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拜登害慘民主黨?新書震撼爆料,連川普都說要查

遠見雜誌

更新於 06月06日02:39 • 發布於 06月05日09:16 • 邱祐慶

一本最新出版的書《原罪》(Original Sin)爆料美國前總統拜登在白宮任內身心狀況明顯退化,引發外界對其連任決策的質疑,書中披露,拜登不僅忘記重要幕僚與盟友的名字,體能狀況也讓民主黨內部私下憂心忡忡,卻又噤聲不語,對此,川普也表示將調查幕僚是否有掩蓋拜登健康狀況的事實。

這本《原罪》是由兩名美國記者,《CNN》的塔珀(Jake Tapper)與《Axios》的湯普森(Alex Thompson)共同撰寫,詳述拜登顧問如何壓制關於他年齡相關限制的討論,包括幕僚內部的憂慮、民主黨盟友的外部擔憂,以及媒體的質疑。

作者指出,拜登早已因頻頻口誤而遭受質疑,當他逐漸忘記熟悉的名字與面孔,並顯現出身體虛弱時,幕僚將他包裹在一個「政治保護傘」中。不過,作者高度依賴匿名消息來源,極少引述具名幕僚或民選官員,也顯示拜登支持者在民主黨內仍投下陰影,使黨內難以公開面對眾人私下都知道的事實:拜登的競選與執政能力正逐漸下滑。

這本書並未揭露,足以改變大眾對現年82歲的拜登是否適任總統這個重大爆料,而是彙整了一連串細微事件與觀察,反映他的退化。儘管作者使用「掩蓋」一詞,實際上,書中描繪的拜登核心幕僚圈,與其說是在蓄意隱瞞他的能力退化,不如說是選擇對此視而不見。

以下,《紐約時報》整理了書中的重點摘要:

拜登忘記多年熟識的名字

書中指出,無論是在2020年競選期間還是總統任內,拜登多次忘記長期幕僚與盟友的名字。

他曾忘記自1980年代起便共事的忠誠幕僚多尼倫(Mike Donilon)名字,也認不出好萊塢演員克隆尼(George Clooney)。他甚至忘記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白宮聯絡室主任貝丁菲爾德(Kate Bedingfield),以及他自己任命為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主席的哈里森(Jaime Harrison)。

書中還提到,在一次會議中,拜登將衛生部長貝塞拉(Xavier Becerra)與國土安全部長馬約卡斯(Alejandro Mayorkas)搞混,他也曾將阿拉巴馬州誤認為德州。多位被描述為幕僚與盟友的人士告訴作者,拜登在會議中顯得體弱,他們擔心若連任成功,拜登還可能需要「坐輪椅」。

唯一具名接受訪問的例子之一,是伊利諾州民主黨眾議員奎格利(Mike Quigley),他形容拜登在出訪愛爾蘭時的體能狀態,與他父親罹患帕金森氏症末期時相似。書中並未收錄拜登對這些說法的回應,也缺乏多數幕僚、民主黨人士或相關人物的具名反駁,且由於大量使用匿名消息來源,也使得書中多項說法難以查證其準確性。

拜登發言人米爾(Chris Meagher)則表示,拜登團隊尚未見過本書內容,也未被聯絡進行事實查核。「我們不會對書中每項內容一一回應,沒有證據顯示,拜登當時無法勝任總統的職責,」米爾說。

免費訂閱【國際趨勢報】👉專業主編導讀3篇文章,助您掌握關鍵洞察!

拜登盟友至今仍鮮少公開談論他的退化

儘管民主黨人幾乎在一年前迫使拜登退出選戰,但書中顯示,民主黨至今仍不願正視當初決定長期支持拜登的政治後果。

即使敗選嚴重,多數黨內領袖與核心人士仍不願具名批評拜登,顯示他們對發聲仍心存畏懼,這也反映出,一旦現在承認拜登當初不應參選,就會引發為何當時不公開表態的質疑。書中寫道:「無論是白宮的民主黨人,還是國會山莊的領袖,從未私下或公開對拜登參選連任表示疑慮。」

作者指出,前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曾婉轉詢問拜登是否準備好尋求連任,但拜登保證他沒問題。前白宮幕僚長克萊因(Ron Klain)也曾在幕僚間談論總統是否應該再選一次,但並未更進一步。

民主黨幕僚試圖推卸責任

這本書特別之處在於,作者訪問了多達200人,幾乎所有人都將問題歸咎於拜登本人,以及他身邊那小圈子的高層幕僚。書中將這群控制拜登資訊流與決策的核心幕僚稱為「政治局」(Politburo),暗諷他們如同共產時代的蘇聯高層。

極少數具名受訪者之一是歐巴馬前競選總幹事普拉夫(David Plouffe),他被描述為,在拜登退選後重新出馬,協助副總統賀錦麗競選。書中引述普拉夫的話:「我們被拜登搞慘了!」他甚至還用了更粗俗的字眼,來形容拜登對賀錦麗選戰造成的影響。

然而,普拉夫的說法,也試圖替自己與其他民主黨高層卸責。

《原罪》引述普拉夫的話:「我們被拜登搞慘了!」甚至用更粗俗的字眼,形容拜登(右)對賀錦麗(左)選戰造成的影響。取自X@POTUS

《原罪》引述普拉夫的話:「我們被拜登搞慘了!」甚至用更粗俗的字眼,形容拜登(右)對賀錦麗(左)選戰造成的影響。取自X@POTUS

「他只剩一副骨架」

書中一個貫穿主題是:許久未與拜登見面的人,在親眼見到他時,都對他的狀態感到震驚。

紐約州前民主黨眾議員希金斯(Brian Higgins)在書中表示,拜登可能的認知退化,「對大多數觀察他的人來說都很明顯」。前民主黨幕僚摩爾豪斯(David Morehouse)甚至還形容,拜登在費城的合照會上「只剩一副骨架」。

知名民主黨金主克隆尼與拜登互動後也感到震驚,甚至撰寫《紐約時報》評論,呼籲拜登退選。好萊塢經紀人伊曼紐(Ari Emanuel)也曾在2023年與克萊因激烈爭吵,主張拜登應該停止競選。

民主黨人曾私下試圖推動黨內初選挑戰

回顧去年選戰,民主黨人最大遺憾之一,是未能推動實質性的黨內初選,但書中指出,至少有一位民主黨人曾私下行動。

書中指出,歐巴馬時期白宮幕僚長達利(Bill Daley)曾在2023年,試圖說服伊利諾州州長普里茨克(JB Pritzker)、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與肯塔基州州長貝希爾(Andy Beshear)出馬挑戰拜登,但無人願意接受。

如今,民主黨預期2028年的提名戰將競爭激烈,並將面對「世代交替」的強烈呼聲。而當初2024年力挺拜登的潛在候選人,也將承受外界壓力,針對他們過去對拜登能力的評估作出回應。

第一夫人與親信掌控白宮封殺拜登健康疑雲

除了拜登本人外,書中對拜登家族親信幕僚的批評也最為尖銳,其中第一夫人吉兒(Jill Biden)的核心幕僚伯納爾(Anthony Bernal),成為書中攻擊的對象之一。

作者指出,伯納爾只要一句「吉兒不會喜歡這個說法」,就能封殺所有關於拜登年齡與認知能力的討論。書中形容吉兒是丈夫拜登的強力捍衛者,她不願聽到任何對拜登能力與政治判斷的批評,並隨著拜登年齡增長,愈來愈積極參與他的決策。

當一位金主曾在2022年建議拜登不應尋求連任時,吉兒沉默未語,之後她後悔沒出聲捍衛丈夫,並發誓下次絕不重蹈覆轍。「我簡直不敢相信我沒替拜登辯護!」她事後這樣對幕僚說。

專家:拜登健康惡化助川普重返白宮

《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撰文表示,他這本《原罪》揭露了拜登健康與決策圈的真相,顯示白宮幕僚為了掩蓋拜登身心狀況惡化,而構成系統性的包庇行為。「這種領導力缺位,對美國外交政策帶來了深遠影響,特別是在當前國際局勢愈發險峻的時代,」米德說。

他強調,正當中俄聯手構成新的戰略威脅、美國盟邦對拜登在國際場合上的表現感到困惑之際,國家卻缺乏一位能夠統籌大局、提出清晰願景的領袖。他批評拜登即便在狀況尚可的時候,也難以清楚闡述為何美國應該關注台灣、如何面對全球局勢惡化的現實,更遑論在健康惡化的情況下。

「普丁與習近平從不需要擔心,拜登會做出令他們意外的反制行動。」米德提到,因為拜登的外交策略既沒有出奇不意,也缺乏力度,這種「可預期性」削弱了美國作為全球領導者的威懾力。

米德表示,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並非因其團隊失能,而是因為總統本人無力領導,他也批評民主黨與媒體長期否認拜登的健康狀況,最終造就了川普重返白宮的局勢。

拜登回嗆:我可以痛扁他們

「雖然我身體虛弱,但我可以痛扁這兩位作者!」拜登5月底出席公開活動時表示:「如果大家都認為我不該參選,那為什麼當初沒人出來跟我競爭?」

談到對總統任期的回顧,拜登直言:「我對自己的任期感到非常驕傲,我的施政成績可與任何總統相比。」他還提到歷史學者評比時對其任期給予高度評價,而川普則名列最後。

儘管當時退出2024年總統選舉,拜登仍強調當初的參選決定沒有後悔,他表示當前美國與全球都處在「歷史轉折點」,這也是他當時堅持參選的重要原因之一。

川普下令調查!質疑幕僚掩蓋認知衰退事實

而拜登當時是否能勝任總統的職責,川普4日表示,將對當時的決策進行調查。

他指控拜登幕僚「密謀欺騙公眾」,隱瞞拜登的認知能力衰退,並將矛頭指向過去常被歷任總統使用的自動簽名機,質疑該設備在拜登任期內是否被用來掩飾其無法實際執行總統職責。

「這場陰謀可說是美國歷史上最危險、最令人憂心的醜聞之一!」川普認為拜登時期的一些重大政策轉變,可能並非出自拜登本人的決策,而是由他人操控,對此必須追查清楚。眾議院由共和黨主導的小組,已要求拜登前任幕僚長等人出面作證,說明拜登在任時的身心狀況。

面對這波質疑,拜登則迅速反擊。他表示:「我任內的每一項赦免、行政命令與法案決策,都是我本人做出的,任何暗示我並未參與決策的說法,都是荒謬且錯誤的!」拜登也抨擊川普此舉是「轉移焦點」,意在掩蓋其政府持續為富人延長減稅的事實。

隨著《原罪》的出版與拜登健康細節曝光,民主黨內部勢必面臨反思與路線重整,2026年國會期中選舉即將來臨,雖然川普不受歡迎的形象可能助民主黨重奪眾議院,但若不處理這場「自殘式危機」,恐難重建民主黨的白宮之路。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她要離婚」成殺機!76歲公公婚宴尾聲掏槍爆頭媳婦 眾人目睹行刑崩潰尖叫

鏡週刊
02

川普稱台積電將赴美投資3000億美元 設全球最大晶圓廠

中央通訊社
03

綁架「鋼鐵大王」勒索上億狠撕票! 中國主嫌戴3D面具逃亡落網

自由電子報
04

美股開盤台積電ADR下挫!川普又幫台灣加碼

NOWNEWS今日新聞
05

普丁私生女公開了! 震撼發聲:「他奪走數百萬生命,也毀了我的人生」

新頭殼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殺4人後將「嬰兒」遺棄院子草坪 美田納西州28歲男恐判死刑

TVBS

羅馬尼亞前總統伊列斯古辭世 享壽95歲

中央通訊社

打電動保家衛國,英軍將成立國際防衛電競聯賽

科技新報

川普警告印度!「24小時內」漲關稅

NOWNEWS今日新聞

美烏敲定無人機合作草案 北歐3國繼荷蘭供5億軍援

中央通訊社

川普:若美中沒達成貿易協議 就不會和習近平會面

中央通訊社

晶片關稅估下週出爐! 川普點名「台積電」對美投資3000億美元

台視

半導體關稅下週開獎 川普要台積電:投資3千億美元

鏡新聞

男子墜樓亡!警冒暴雨尋失蹤頭顱 最後在「身體裡」找到

TVBS

影/印度村莊遭「土石流淹沒」畫面曝!逾50人下落不明

民視新聞網

二戰結束80年!日軍遺物流入網拍「超過2萬筆」 1物開價近10萬

CTWANT

川普稱台積電將赴美投資3000億美元 設全球最大晶圓廠

中央通訊社

川普揚言大幅提高對印度關稅 進口藥品稅率將達250%

中央通訊社

美18歲少年把玩真槍走火 「射穿地板」擊斃10歲表妹

CTWANT

川普表示台積電將投資美國3000億美元 下週將宣布晶片稅

太報

路透:英特爾18A製程良率極低 10%的良率可能要賠錢賣CPU

太報

廣島原爆80週年前夕 李逸洋在慰靈碑前獻花致意(圖)

中央通訊社

廣島原爆80週年 李逸洋等駐日大使慰靈碑前獻花(圖)

中央通訊社

廣島原爆80週年 以被爆鋼琴樂聲祈求和平(圖)

中央通訊社

廣島「原爆之子」雕像 民眾摺紙鶴祈求世界和平(圖)

中央通訊社

廣島原爆80週年前夕 藉篝火儀式為罹難者祈冥福(圖)

中央通訊社

美股開盤台積電ADR下挫!川普又幫台灣加碼

NOWNEWS今日新聞

廣島原爆80週年前夕 駐日代表在慰靈碑前獻花致意

中央通訊社

中國印度持續助俄攻烏克蘭 美國與歐盟擬祭制裁

中央通訊社

降低對中國永磁體依賴 德經濟部推出路線圖

德國之聲

德語媒體:中美夾縫中的歐洲必須奮起反擊

德國之聲

活到老住到老! 法國以房養老制度「拿命賭」

台視

川普點名台積電「投資3000億美元」! 鬆口:晶片稅一週內公布

鏡週刊

川普稱台積電將投資3000億美元 最快下週公布半導體關稅

中央通訊社

全球塑膠公約談判登場 180國致力弭歧見解全球危機

中央通訊社

3年9次家暴通報!紐約同志情侶檔反目竟出人命 丈夫「全身刀傷」死在馬桶上

CTWANT

下周揭半導體關稅!川普喊台積電投資3000億

NOWNEWS今日新聞

怪獸暴雨轟香港!破141年以來8月最高紀錄 8天連發4次「黑雨警告」

台視

菲律賓與印度簽署安全協議 強化戰略關係聯手制中

中央通訊社

快訊/半導體關稅即將出爐!川普:最快下週揭曉

三立新聞網

砸千億狂買輝達、台積電股票 軟銀背後盤算曝光

上報

川普接見白宮實習生 問「有誰想要當總統?」結局爆笑

鏡週刊

胸大不行?丹麥「大美人魚」雕像要拆了 創作者喊冤:很多人喜歡

CTWANT

北京觀察》達賴轉世誰說了算?西藏60周年湧暗潮,中共與藏人政府再現神祕角力

風傳媒

北印度暴洪沖毀喜馬拉雅山村 至少4死恐數十人失蹤

中央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