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將掀牌!應對衝擊行政院備「930億元」救產業
美國對等關稅新政策8月1號上路,但台美尚未達成協議,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28號還在華府磋商,就有學者分析,台美關稅要有好結果,要看我方是否開放市場的紅線、願意加大投資多少給美國,以及有沒有解決洗產地的問題。同時行政院考量關稅公布後可能衝擊產業,已經準備好930億元能夠立即應對。
抓緊時間,就是希望關稅能有好結果,這也讓鄭麗君被美方形容為很難纏的談判對手,代表我方固守原則,又積極爭取有利條件。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還在談表示其實雙方,可能都對達成這個協議,具有高度的期待,如果我們願意開放,比較多的市場,當然也有機會,可以降低到15%左右,但是如果我們在開放市場上面,如果紅線畫得比較深,也許到20%,或是再稍微高一點。」
台美關稅要有好結果,有學者認為開放市場程度是關鍵,再來就看是否願意投資美國,以及有沒解決洗產地問題。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肉品的內臟,是不是可以開放進口,你的能源是不是願意,跟美國多買一點天然氣,如果我們希望低關稅的話,大概某種程度的,市場開放是免不了的,那政府怎麼樣有一個,好的論述來跟人民溝通。」
畢竟就怕我方談判結果不如預期,行政院也早已備妥930億元,規劃利息、薪資補貼及轉型升級補助等等,來支持農工產業,穩住就業市場。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如果你採取利息補貼,或者是對一些,廠商的優惠措施,會不會很容易又被指控為,一種不公平貿易的來源,是不是我們在整個產業的,分布上面將來更朝一些,包含AI應用這些,比較不會面對關稅阻礙的,這些產業來發展。」
既然難掌握關稅衝擊,有學者建議政府調整產業結構布局,甚至考量擴大內需發展,只是目前婚育宅都更、觀光發展等政策,全因關稅議題暫緩,就連卓揆的重要政績,經發會也臨時停開,先專心應對關稅衝擊,就看最終川普公布結果能否符合台灣期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