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快看!重返20歲會選哪科系,黃仁勳秒回「1答案」看好下一波AI浪潮
當全世界都忙著跟著AI浪潮衝浪時,NVIDIA老闆黃仁勳,卻給了大家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如果能重返年輕時光,他說自己可能不會選軟體,而是會投入另一個大家不常討論的領域。這番「如果我年輕20歲」的感性發言,一出場就成為科技圈熱門話題,也讓大家重新思考AI的下一站在哪裡。
「如果我再年輕一次」黃仁勳的選擇讓人驚訝
圖片來源:pexels
日前,全球AI晶片霸主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現身北京「鏈博會」,一襲黑色唐裝帥氣登場,全場焦點瞬間被他收割。期間他用中文發表演講,還不忘與媒體閒聊,當被問到「如果現在剛畢業,會投入哪個領域?」時,黃仁勳毫不猶豫回答:「我會選擇物質科學,而不是軟體。」
一旁的記者立刻追問,如果是2025年剛出社會的年輕人,答案是否一樣?黃仁勳語帶幽默說,自己20歲就大學畢業了,比別人早了兩年,如果能回到當年,確實會考慮物質科學,似乎也為當今年輕人點了一盞方向燈。
從電機到AI巨頭 黃仁勳的「不尋常之路」
圖片來源:pexels
回顧他的學歷,黃仁勳1984年拿下俄勒岡州立大學電機工程學士,1992年又從史丹佛大學碩士畢業。隔年他便與好友在Denny’s餐廳立下創業大計,創立輝達,幾十年後,NVIDIA從繪圖晶片橫掃到AI霸主,市值更一度突破4兆美元大關。
如今黃仁勳回頭看,卻更青睞「物質科學」這個領域。這門學科範圍橫跨物理、化學、天文與地球科學,與生命科學相對,聚焦非生命世界的奧祕。雖然他沒有細講為何會這樣選,但熟悉他的產業人士都知道,這位晶片教父近年大力推廣一個概念:「Physical AI」(物理人工智慧),或許這正是答案的一部分。
解析AI未來藍圖:「物理AI」會是下一場革命?
圖片來源:pexels
黃仁勳向來以洞悉AI趨勢聞名,他提出,AI發展可分為四波浪潮。
- 第一波:感知AI,讓AI有了基礎辨識能力。
- 第二波:生成式AI,像是ChatGPT、Google Gemini,現在火熱發燒中。
- 第三波:推理AI,讓機器不只記憶,更能推理、判斷與自主決策。
但最讓他興奮的,是預言中即將來臨的「第四波」物理AI。這一波的關鍵,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讓AI理解物理世界,具備實際的推理能力。他舉例:未來的AI能判斷球會怎麼滾、拿東西該用多大力氣、或車輛後方是否有人等「人類本能」的常識,進一步應用在機器人領域,讓真正能動手動腳的AI走入生活,甚至成為未來勞動力主力。
從晶片到AI再到機器人,黃仁勳以一己之力改變了科技產業版圖,而他對「物質科學」的好奇心,似乎也預告著另一場變革正在醞釀。如果你正猶豫人生方向,也許黃仁勳的答案能帶來一點靈感,軟體固然重要,但下個改變世界的關鍵,或許就在於「讓AI動起來」,把人工智慧帶入真實世界。畢竟,科技的終點不只是螢幕,而是更聰明的生活。
主圖來源:FB@NVIDIA、pexels
延伸閱讀:
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台北7家美式餐廳推薦:「Hooters」慶城店搶先全球推出早午餐
台灣酒吧再發光!2025「亞洲50大酒吧」揭曉51-100,6間入榜的台灣之光你去過幾家?
留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