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鼻孔流血、吞嚥像刀割!營養師親身插管,揭鼻胃管的真相:不是放了就沒事!

造咖

發布於 23小時前

「我不是病人,只是想知道,每天照顧的長輩,到底在經歷什麼。」蘇哲勇營養師在8年前剛進醫院,為了更深刻了解鼻胃管對病患的影響,主動請醫師為自己插上鼻胃管,親身體驗長輩面對這項醫療處置時的痛苦。

近日他在社群媒體分享這段經歷,引發大量網友共鳴與討論,也再次掀起對「鼻胃管安置」的省思。

蘇哲勇營養師在貼文中提到,當年剛進醫院時,許多病人家屬常常會質疑:「不放鼻胃管,要怎麼吃飯?」「放根管子有那麼嚴重嗎?」為了解答自己的疑問,他決定以自己的身體作為試驗對象。

他回憶當時醫師站在面前、戴上手套,將一條細細的管子從鼻腔一路深入,「像一根吸管一樣往裡塞,每一下都像有東西卡住呼吸與吞嚥的地方」,讓他幾度想吐,但又強忍著不敢失敗,因為「吐了就要重來」。第一次因為健保提供的管子太硬甚至流鼻血,最後改以自費購買的矽膠管才成功完成插管。

Nasogastric tube

圖片來源:醫學紀實

然而,他強調,真正的痛苦是插入之後才開始。喉嚨如同卡著筷子,吞嚥困難,每一口口水都是「硬仗」;想嘗試進食卻因壓力太大一口也吞不下,最後只好學習灌食。但每次反抽時胃部像是被攪動、劇烈痙攣,讓他幾近崩潰,終於忍不住請醫師拔除管子。

蘇哲勇營養師坦言,有過這次經驗後,他從此就對鼻胃管產生了「敬畏之心」,也更能體會那些無法言語、長期臥床的長輩,在插管後所面臨的巨大壓力與不適。

3

圖片來源:canva

鼻胃管真正的醫療使用方式

這篇貼文曝光後,引起超過萬人按讚、分享與留言。不過也引出更多質疑:「放了就不能拆嗎?」、「到底什麼情況才需要放鼻胃管?」

根據醫療規範,當病人因中風、昏迷、手術後無法吞嚥等急性情況,醫療團隊可依專業判斷直接安置鼻胃管,無須先徵詢本人同意。但若病人神智清醒,仍應以「本人意願」為優先,若無法表達,則須由家屬代為決定。

一旦插入鼻胃管,並不代表無限期保留。當病況穩定,病人恢復吞嚥能力,且無其他插管或併發症時,應盡早評估移除,建議不超過4至6週,並搭配吞嚥復健,才能提高拔除機會。

2

圖片來源:canva

這位護理師坦言,自己親身體驗之後,不僅對病人多了一份同理,也深刻體會「所謂延續生命,並不等於提升生活品質」。

蘇哲勇營養師最後寫道:「放,或不放,只要能和『患者本人』有共識,那就是最好的決定。」一句看似簡單的話,卻道出無數臥床者無法表達的心聲,也讓人重新思考,在醫療技術與人性尊嚴之間,我們該如何做出真正善良的選擇。

延伸閱讀:

退休門檻出爐,你存夠了嗎?調查顯示:「退休焦慮」升溫
妻罹水腦症長期臥床!73歲老翁顧到崩潰「抱起她從14樓丟下致死」,依殺人起訴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血管疾病,下肢腫脹、浮青筋都是常見症狀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多種「癌細胞套餐」一堆人每天吃 醫師揭恐怖菜單:8成患者都沒症狀

鏡週刊
02

46歲健身網紅睡夢中去世!年輕健身網紅多人傳意外 醫提出警示

健康2.0
03

男肚子脹得像青蛙!醫手術幫卸載 20公斤糞便「洪水潰堤」狂噴

CTWANT
04

氣色差不一定是老化!醫:「吃這些」有效補鐵 恢復紅潤氣色

健康醫療網
05

出現黃疸是肝病上身? 醫:皮膚還沒黃「這裡」就看出跡象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1

cindy
有些貼心的護理師醫療人員真的會親身去感受插管的感覺,甚至包含了被抽痰等,這體驗讓她們能更共情體諒被照顧患者的不適,若能遇到了這樣有心的服務,能被服務個案無疑是幸運的,很多真的是親身感受最深最快,培養一個照護醫療人員不容易,生病誰都不想,彼此互相配合體諒,為身體健康努力不好嗎?
17小時前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護髮染(半永久性染髮)解析:低傷害染髮的新選擇

常春月刊

骨質疏鬆最怕骨折,早補鈣與負重運動助強健骨骼

常春月刊

萊克多巴胺是什麼? 為什麼要在動物飼料中加入瘦肉精?

信傳媒

賴床5分鐘更累?醫師教你5招起床秒清醒!

常春月刊

營養豐富又多用途!海藻類食物的保存與料理秘訣

常春月刊

洗臉不是隨便洗!正確步驟與膚質對應,做好基礎保養肌膚才會美

常春月刊

關節炎=動太多?科學揭密!「4動作」讓膝蓋不卡卡還減重

三立新聞網

1水果很油卻降血脂 他吃3個月大降膽固醇!醫讚:護心的水果霸主

三立新聞網

健康網》2類人鋅攝取不足!生蠔、牡蠣6食物最補鋅

自由電子報

多種「癌細胞套餐」一堆人每天吃 醫師揭恐怖菜單:8成患者都沒症狀

鏡週刊

2025亞洲生技展新秀!傳太醫攜「代謝、油切」好物登場,引爆女性保健新話題

姊妹淘

減重快把握三伏天! 伊能靜曝「1調2戒3改」瘦身法:跟著節氣管理更有效

姊妹淘

高麗菜輸了!四季豆纖維高2倍 1吃法補膠原蛋白

健康2.0

菠菜雞肉球/降三高不麻煩!菠菜雞胸肉這樣吃 遠離失能危機

健康2.0

46歲健身網紅睡夢中去世!年輕健身網紅多人傳意外 醫提出警示

健康2.0

加熱食物錯誤害你變「塑膠腦」恐失智! 顏宗海和譚敦慈說「4材質」容器不能進微波

健康2.0

好吃到噴汁的水蜜桃怎麼挑?專家揭5個祕訣 快來學!

健康2.0

喜劇男星「墜樓身亡」享年43歲!醫授3招可救人自保

健康2.0

726罷免結果不如預期恐情緒波動大 注意3警訊!醫給調適方法

CTWANT

正前開髖關節置換 不再跛行

中華日報

無壓脈帶智慧血管監測 全球首創

中華日報

達文西+劍突下入路 完整切除胸腺瘤

中華日報

高溫比你想的更致命!醫師曝夏季心臟病警訊 8成民眾都忽略了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中重度失智 針灸輔療改善生活品質

中華日報

冷凍莓果曾驗出A型肝炎病毒!營養專家授「2招」:仍可放心吃

TVBS

掌握3大黃金法則 吃飽又能瘦

中華日報

改善原民代謝疾病 高市開運動班

中華日報
影音

【下班經濟學精華集】1分鐘學會低GI水果碗! 抗發炎又降升糖指數!

風傳媒影音

氣色差不一定是老化!醫:「吃這些」有效補鐵 恢復紅潤氣色

健康醫療網

夜貓子注意!研究揭「這時間入睡」慘了:害憂鬱、焦慮

三立新聞網

4大NG美食組合恐成「腸道毒藥」! 醫師警告:大腸癌風險激增

姊妹淘

便祕困擾不再!營養師公開7類排便好食物+4招日常改善術,打造順暢腸道力!

潮健康

停經7年出血以為回春 竟是子宮內膜癌上身

健康醫療網

一到下午腿就浮腫?3招改善靜脈循環 多喝水也有用

中天電視台

帶狀疱疹發病率攀升!醫:神經痛後遺症恐持續數年

中天電視台

夏天要吃瓜! 營養師推「冬瓜、絲瓜」能補水、消暑解熱

中天電視台

不只雞蛋!微波爐加熱「小紅蘿蔔、加工肉品」恐引發爆炸

中天電視台

男肚子脹得像青蛙!醫手術幫卸載 20公斤糞便「洪水潰堤」狂噴

CTWANT

工研院與4大醫療體系 打造MedBobi 2.0智慧決策系統

NOW健康

別再亂微波!專家點名「8種食物」是大地雷 雞蛋、蘿蔔一加熱恐釀災

三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