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小腿水腫、單側腳麻是血栓警訊?解析靜脈栓塞的高危警訊與處理對策

有醫靠

發布於 07月21日02:27 • 有醫靠衛教健康 編輯部報導

一名28歲年輕女性是位上班族,長時間久坐辦公,加上服用口服避孕藥已有一年。某日她發現左腳似乎比右腳腫脹,起初未放在心上,但數日後竟出現單側腳麻與壓腳背會痛的症狀。經醫師評估後發現,她罹患了深部靜脈栓塞(DVT),一種可能引發致命肺栓塞的血栓疾病。

在門診中,「小腿水腫」、「單腳麻木」、「壓腳背會痛」常被誤認為是單純疲勞,但其實這些都可能是靜脈栓塞的警訊。

什麼是深部靜脈栓塞(DVT)?

深部靜脈栓塞,俗稱「經濟艙症候群」,是指血液在深層靜脈內形成血栓,最常見於下肢。血栓一旦鬆脫,便有機會隨血液流向肺部,形成肺栓塞,導致呼吸困難、休克,甚至死亡。

這種情況並不僅限於長途飛行。久坐辦公、術後臥床、荷爾蒙補充、口服避孕藥(例如悅姿錠、悅己膜衣錠)等,都可能提高靜脈血栓的風險。

靜脈栓塞與靜脈曲張的差別

許多人會將靜脈栓塞與靜脈曲張混淆,但兩者其實截然不同。

  • 靜脈曲張:屬於慢性問題,常見於皮膚表面,可見如蜘蛛網般的青筋。

  • 深部靜脈栓塞:通常沒有明顯外觀變化,早期症狀可能僅是單側小腿腫脹、壓腳背會痛,或腳部皮膚顏色變深,甚至單側腳麻。

初期症狀往往不明顯,因此容易被忽略。若持續惡化,可能出現下肢劇痛、發熱、嚴重腫脹,甚至導致局部組織缺血壞死。

誰是高風險族群?避孕藥與血栓風險有關嗎?

引發深部靜脈栓塞的因素主要來自「三大機轉」:

  • 靜脈血流緩慢:常見於長期臥床、手術後恢復期、久坐久站的上班族。

  • 凝血傾向提高:如懷孕、分娩、癌症、脫水、大手術、家族性凝血異常,以及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或荷爾蒙補充劑者。

  • 靜脈壁損傷:包括注射高滲溶液、抗腫瘤藥物、靜脈導管留置等。

尤其是服用避孕藥的女性,因其內含的荷爾蒙會提高體內凝血因子的濃度。根據研究指出,口服避孕藥可能讓血栓風險增加四倍,若本身又有家族病史,風險將進一步升高。

如何診斷深部靜脈栓塞?

若懷疑患有靜脈栓塞,醫師通常會安排以下檢查:

  • 血管超音波:檢查靜脈是否有血流中斷或血栓形成。

  • 電腦斷層掃描(CT):協助確認血栓位置與範圍。

  • D-dimer 檢測:抽血檢查體內是否有活躍的血栓形成反應。

若出現小腿水腫、壓腳背會痛、單側腳麻,請盡快就醫排除可能的血栓風險。

靜脈栓塞怎麼治療?分輕重程度處理

靜脈栓塞的治療方式,視病情輕重而定:

一、抗凝治療(多數病患首選)

  • 輕症者:口服抗凝血藥物即可控制。

  • 重症者:可能需住院注射抗凝血劑,再過渡至口服藥。

二、侵入性治療(針對重症或血栓大量者)

  • 外科手術取栓:直接剖開血管清除血栓。

  • 導管溶栓術:將溶栓藥物注入栓塞血管內。

  • 超音波導管溶栓術:配合震盪技術加速血栓分解。

  • 機械性血栓去除術:以導管吸除血栓,快速清除阻塞。

如合併靜脈結構異常,也可能需置放血管支架,以改善血液回流。

血栓發作後,可以按摩或運動嗎?

這類問題在診間經常被問到,我們整理常見問答如下:

Q1:靜脈栓塞可以按摩嗎?

A:急性期絕對不建議按摩患肢,也不宜熱敷或冷敷,避免引發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

Q2:可以運動嗎?

A:若為慢性栓塞,建議進行溫和運動,每次約30分鐘。若運動後出現腳腫,請立即休息並抬高雙腿。

小腿水腫、壓腳背痛怎麼預防?

想遠離靜脈栓塞,平時應:

  • 避免久坐或久站,至少每小時起身活動一次。

  • 控制體重、規律運動、保持水分充足。

  • 長時間旅行可穿醫療等級彈性襪,促進靜脈回流。

  • 若有血栓家族史或避孕藥使用史者,應定期健康檢查。

腳腫未必只是累,可能暗藏健康警訊

靜脈栓塞是可預防、可治療的疾病,但若延誤診斷與治療,後果可能嚴重。尤其對長期服用避孕藥、有靜脈病史或下肢回流不佳者而言,更應提高警覺。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血管疾病,下肢腫脹、浮青筋都是常見症狀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多種「癌細胞套餐」一堆人每天吃 醫師揭恐怖菜單:8成患者都沒症狀

鏡週刊
02

46歲健身網紅睡夢中去世!年輕健身網紅多人傳意外 醫提出警示

健康2.0
03

男肚子脹得像青蛙!醫手術幫卸載 20公斤糞便「洪水潰堤」狂噴

CTWANT
04

氣色差不一定是老化!醫:「吃這些」有效補鐵 恢復紅潤氣色

健康醫療網
05

出現黃疸是肝病上身? 醫:皮膚還沒黃「這裡」就看出跡象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1

Amy
門診要掛哪科?
1天前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賴床5分鐘更累?醫師教你5招起床秒清醒!

常春月刊

營養豐富又多用途!海藻類食物的保存與料理秘訣

常春月刊

洗臉不是隨便洗!正確步驟與膚質對應,做好基礎保養肌膚才會美

常春月刊

1水果很油卻降血脂 他吃3個月大降膽固醇!醫讚:護心的水果霸主

三立新聞網

健康網》2類人鋅攝取不足!生蠔、牡蠣6食物最補鋅

自由電子報

多種「癌細胞套餐」一堆人每天吃 醫師揭恐怖菜單:8成患者都沒症狀

鏡週刊

2025亞洲生技展新秀!傳太醫攜「代謝、油切」好物登場,引爆女性保健新話題

姊妹淘

減重快把握三伏天! 伊能靜曝「1調2戒3改」瘦身法:跟著節氣管理更有效

姊妹淘

高麗菜輸了!四季豆纖維高2倍 1吃法補膠原蛋白

健康2.0

菠菜雞肉球/降三高不麻煩!菠菜雞胸肉這樣吃 遠離失能危機

健康2.0

46歲健身網紅睡夢中去世!年輕健身網紅多人傳意外 醫提出警示

健康2.0

好吃到噴汁的水蜜桃怎麼挑?專家揭5個祕訣 快來學!

健康2.0

加熱食物錯誤害你變「塑膠腦」恐失智! 顏宗海和譚敦慈說「4材質」容器不能進微波

健康2.0

喜劇男星「墜樓身亡」享年43歲!醫授3招可救人自保

健康2.0

726罷免結果不如預期恐情緒波動大 注意3警訊!醫給調適方法

CTWANT

正前開髖關節置換 不再跛行

中華日報

無壓脈帶智慧血管監測 全球首創

中華日報

達文西+劍突下入路 完整切除胸腺瘤

中華日報

高溫比你想的更致命!醫師曝夏季心臟病警訊 8成民眾都忽略了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中重度失智 針灸輔療改善生活品質

中華日報

冷凍莓果曾驗出A型肝炎病毒!營養專家授「2招」:仍可放心吃

TVBS

掌握3大黃金法則 吃飽又能瘦

中華日報

改善原民代謝疾病 高市開運動班

中華日報
影音

【下班經濟學精華集】1分鐘學會低GI水果碗! 抗發炎又降升糖指數!

風傳媒影音

氣色差不一定是老化!醫:「吃這些」有效補鐵 恢復紅潤氣色

健康醫療網

夜貓子注意!研究揭「這時間入睡」慘了:害憂鬱、焦慮

三立新聞網

4大NG美食組合恐成「腸道毒藥」! 醫師警告:大腸癌風險激增

姊妹淘

便祕困擾不再!營養師公開7類排便好食物+4招日常改善術,打造順暢腸道力!

潮健康

停經7年出血以為回春 竟是子宮內膜癌上身

健康醫療網

一到下午腿就浮腫?3招改善靜脈循環 多喝水也有用

中天電視台

帶狀疱疹發病率攀升!醫:神經痛後遺症恐持續數年

中天電視台

夏天要吃瓜! 營養師推「冬瓜、絲瓜」能補水、消暑解熱

中天電視台

不只雞蛋!微波爐加熱「小紅蘿蔔、加工肉品」恐引發爆炸

中天電視台

男肚子脹得像青蛙!醫手術幫卸載 20公斤糞便「洪水潰堤」狂噴

CTWANT

工研院與4大醫療體系 打造MedBobi 2.0智慧決策系統

NOW健康

別再亂微波!專家點名「8種食物」是大地雷 雞蛋、蘿蔔一加熱恐釀災

三立新聞網

綠色醫療與永續健康 大林慈院25週年國際研討會

TCnews 慈善新聞網

看中醫拿中藥想針灸需自費? 健保署澄清不當收費可罰

NOW健康

「這1色太陽眼鏡」恐害黃斑部病變!醫示警 戴上睫毛會碰到鏡片也NG

常春月刊

產後頭痛小心腦血管痙攣!醫揭「誘發因子」 嚴重恐中風、死亡

常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