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多種「癌細胞套餐」一堆人每天吃 醫師揭恐怖菜單:8成患者都沒症狀

鏡週刊

更新於 9小時前 • 發布於 10小時前 • 鏡週刊 Mirror Media
謝依蒨醫師提醒民眾要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能及時發現腸道病變,避免惡化成大腸癌。(示意圖,photoAC)

台灣每年大腸癌新診斷病例突破1萬7千人,驚人的數字令人憂心。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謝依蒨指出,我們平常愛吃的許多東西,搞不好就是讓腸道出問題的元凶,她特別點名像是早餐的火腿蛋配奶茶、豐盛的焢肉便當加珍珠奶茶、牛肉火鍋搭配沙茶,或是燒烤牛肉配啤酒,這些日常美食都可能成為滋養癌細胞的「毒藥」。因此,謝依蒨建議民眾務必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能及早發現腸道病變。

謝依蒨在臉書粉專「謝依蒨醫師的大腸經 痔瘡乳房外科女醫」發文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加工紅肉列為與吸菸同等級的致癌物,如果民眾常常吃過多高脂肪、缺乏膳食纖維、以及經過高溫烹調的食物,都可能讓民眾的腸道發炎,進而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謝依蒨警告,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美食,其實是腸道健康的隱形殺手,她也點出生活常見的「套餐」組合,很可能正在滋養癌細胞。首先,早餐的火腿蛋搭配奶茶,是亞硝酸鹽與反式脂肪的危險組合,不如改選酪梨蛋吐司配無糖豆漿;第二,焢肉便當加上珍珠奶茶,則暗藏高鹽、亞硝胺與反式脂肪,建議改吃蒜泥白肉、燙青菜與無糖茶;第三,牛肉火鍋佐沙茶醬,因結合紅肉、加工食品與重口味沾醬,建議替換成魚或豆腐,沾醬改用蔥薑蒜醋更佳;第四,燒烤牛肉配啤酒是高溫烤紅肉與酒精的雙重危害,建議替換成烤魚、雞肉串、毛豆,並以氣泡水取代啤酒。

謝依蒨建議若想外食族維護腸道健康,可優先選擇魚肉、豆腐、雞肉,並將紅肉攝取量控制在每週不超過2次(每次約手掌大小)。她強調纖維是腸道的最佳守護者,因此務必每天吃足2種蔬菜和2種水果,料理方式也盡量採用蒸、煮、燉、烤,少碰油炸和燒烤類食物。

謝依蒨提醒,很多人以為身體沒異狀就代表健康,但千萬別因為沒有症狀就掉以輕心,八成的大腸癌來自毫無症狀的腺瘤性息肉,這些息肉最快五年內就可能癌變,因此,她強調務必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能提早揪出潛藏的腸道病變。

加鏡LINE新聞不漏接
廁所4物品恐「掩蓋健康警訊」 日專家:能有效提早發現疾病徵兆
3個月甩肉10kg!營養師傳授「涮涮鍋減肥法」 不餓也能瘦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血管疾病,下肢腫脹、浮青筋都是常見症狀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6歲健身網紅睡夢中去世!年輕健身網紅多人傳意外 醫提出警示

健康2.0
02

夜貓子注意!研究揭「這時間入睡」慘了:害憂鬱、焦慮

三立新聞網
03

男肚子脹得像青蛙!醫手術幫卸載 20公斤糞便「洪水潰堤」狂噴

CTWANT
04

40歲後一半女性中鏢!醫點名「子宮肌瘤3大徵兆」 頻尿、便秘別忽略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7

LineGod
好了啦,吃土最健康
5小時前
Thomas
一堆吃素得大腸癌的
6小時前
🐈 小青 🐆
哪有一般早餐店在賣酪梨蛋吐司的?講些容易普及入手的比較實際吧
3小時前
linfwtw
哪裡有癌細胞! 只有病源體導致的變異細胞。 持續大量的酸性食物攝取是病源體大量複制、繁殖的溫床。
3小時前
linfwtw
拒打疫苗先! 吃進嘴裡的都有毒。 病是吃出來的。 均衡偏鹼性的飲食習慣 輕食 間歇性斷食
3小時前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台大團隊打造全方位醫學級減重計畫 助你建立易瘦體質

NOW健康

不是甜點配角!「它」是大腦專屬超級水果 營養師大讚:補腦又顧代謝

三立新聞網

醫起看/30歲男入珠一圈化膿!醫師嘆:像黃金流沙包

EBC 東森新聞

搭機時有發作機率!「這疾病」是靜脈殺手 醫曝「6危險因子」嚴重恐猝死

三立新聞網

看平板、滑手機「傷身」?他13歲竟中度脂肪肝 醫曝研究:風險暴增2.1倍

三立新聞網

OL「尿液全是泡泡」竟腎功能嚴重衰退 醫揭「3大風險」恐心梗、中風

三立新聞網

單單肥胖就能引發心衰竭! 專家給「四大護心措施」建議

健康醫療網

無糖也一樣!夏天喝「這飲料」消暑 醫師示警:恐引發蛀牙

TVBS

健康網》放寬申請移工資格 80歲以上長輩免巴氏量表

自由電子報

天氣太熱情緒也會中暑! 研究顯示每升1°C「憂鬱風險增7%」

CTWANT

30歲男入珠一圈「突腫痛急問GPT」 醫驚:像黃金流沙包

CTWANT

因應永續發展環境 北榮舉辦健保改革暨智慧醫療研討會

NOW健康

氣色差不一定是老化!吃「黑芝麻、深綠色蔬菜」有效補鐵

中天電視台

中風後疼痛不可忽視!醫師分享疼痛成因與最新治療攻略!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13歲童有脂肪肝?原因竟是暑假「狂做這事」 醫曝脂肪肝高風險族群

壹蘋新聞網

看似健康卻傷身!「5食物」是血糖炸彈 全麥吐司也上榜

三立新聞網

不是手搖飲!養生男日喝2杯「這飲品」 慘洗腎維生

三立新聞網

檳榔+菸不是法力無邊!口腔癌風險飆123倍 49歲男臉變「這樣」才就醫

壹蘋新聞網

挺罷方情緒低落 醫建議暫離政治訊息:選舉的影響才剛開始

ETtoday新聞雲

情緒也會中暑!醫曝研究:每升1度「憂鬱風險增7%」

ETtoday新聞雲

以為補鈣很健康?醫警告:小魚乾、吻仔魚膽固醇高需節制

中天電視台

週末戰士vs規律運動?研究揭「驚人發現」:它更能保命

三立新聞網

買菜回家先洗水果還是肉?無毒教母:錯誤順序恐食物中毒

中天電視台

牛奶營養豐富 但不是人人都適合多喝!有「3成分」腎友飲用要謹慎

健康醫療網

夏天食物腐敗風險增!醫揭「2舉動」是大忌

NOWnews 今日新聞

高溫工作當心熱危害! 熱危害預防勞資雙方需做好防護

NOW健康

每日3杯綠茶助預防失智!新研究:腦部白質病變少6%

中天電視台

父母生病時最擔心什麼?7旬婦看病只怕這件事:只求生病別拖累子女

優活健康網

關節炎=多休息?科學揭密!「4動作」讓膝蓋不卡卡還減重

三立新聞網

坐骨神經痛愈休息恐愈糟!醫破解「5大迷思」 這1招才有助加速復原

常春月刊

眼袋手術效果能維持多久?醫揭真相 做好這1件事撐更久

常春月刊

40歲後一半女性中鏢!醫點名「子宮肌瘤3大徵兆」 頻尿、便秘別忽略

常春月刊

改善血脂天然利器!醫揭1水果吃3個月大降膽固醇:控制效果顯著

CTWANT

女星敷面膜過敏險毀容! 她嘆「連防曬都不能塗」:臉上像十級火災

CTWANT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ETtoday新聞雲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ETtoday新聞雲

護髮染(半永久性染髮)解析:低傷害染髮的新選擇

常春月刊

骨質疏鬆最怕骨折,早補鈣與負重運動助強健骨骼

常春月刊

萊克多巴胺是什麼? 為什麼要在動物飼料中加入瘦肉精?

信傳媒

賴床5分鐘更累?醫師教你5招起床秒清醒!

常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