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川普「手瘀青、腿浮腫」確診慢性靜脈功能不全!醫曝日常3舉動就可預防

早安健康

更新於 07月19日08:00 • 發布於 07月18日08:00 • 新聞中心蔡經謙

79歲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被媒體拍到雙腿浮腫、手背瘀青,引發外界對其健康狀況的揣測。白宮新聞秘書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出面說明,川普本人並無不適,但經心血管與超音波檢查後,發現他罹患「慢性靜脈功能不全」,這是一種常見於70歲以上長者的血管疾病。所幸檢查並未發現血栓、動脈或心臟異常,川普也將照常出訪與辦公,維持總統日常行程。

你可能聽過靜脈曲張,但「慢性靜脈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CVI)是什麼?這個拗口疾病一樣可能悄悄出現在你我身上!它到底是什麼病?該如何診斷、改善與預防?6大Q&A一次幫你搞懂!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是什麼?

一般人可能以為血液都乖乖順著血管跑,但其實從雙腿要回流心臟的路很辛苦,得靠靜脈瓣膜幫忙「逆流而上」。當這些靜脈、瓣膜受損,血液自然難以回流,會滯留在腿部,導致雙腿腫脹、靜脈壓力上升,形成「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對一般人來說,最常聽見的名詞大概就是「靜脈曲張」了,擅長微創靜脈曲張治療的血管外科醫師袁于婷指出,靜脈曲張約影響全體成人的1/3,其中每50位靜脈曲張病人約有1人發展出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尤其50歲以上族群特別容易,年紀越大、風險越高,連久站久坐的上班族也得注意。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有什麼徵兆與症狀?

由於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會讓雙腿血液滯留、甚至讓靜脈壓力增加到足以讓微血管破裂的程度。因此徵兆與症狀多半與腿部不適、微血管破裂造成的傷害有關。

因此靜脈功能不全的症狀不只是「腿部浮腫」而已,從雙腿疲勞、灼熱刺痛、夜間抽筋,到皮膚發癢,甚至出現難癒潰瘍,嚴重時還可能引發感染都有可能。根據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資料,以下都是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常見徵兆:

  • 腿部疼痛或疲勞
  • 腿部灼熱、刺痛或有「針刺感」
  • 晚上常腿部抽筋
  • 皮膚呈現紅棕色
  • 腿部、踝部水腫,尤其久站或晚上特別容易發生
  • 腿部或腳部皮膚脫屑、發癢。
  • 腿部沉重
  • 腿部皮膚看起來像皮革
  • 潰瘍(開放性潰瘍),通常在腳踝附近
  • 靜脈曲張

袁于婷醫師也提醒,微血管因壓力爆裂後,若形成不易癒合的潰瘍,一旦感染就容易擴散,務必及早處理。

為什麼會罹患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高齡者出現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問題,一般最大宗的原因就是老化。根據台大醫院北護分院社區醫療暨長期照護部主任黎家銘的解釋,當血管彈性變差、靜脈瓣膜退化,自然會讓血液較難正常流動。

此外,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常見的疾病原因則是深靜脈血栓(DVT),當血栓破壞靜脈瓣膜後,就會讓血液難以逆流回心臟,因而出現這樣的狀況。

而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療集團資料,以下生活因素也會提高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風險:

  • 體重過重
  • 懷孕
  • 缺乏運動
  • 吸菸
  • 長期久坐或久站

如何判斷是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懷疑自己有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嗎?別光靠直覺猜,醫師會透過「看腿+照超音波」雙重檢查來判斷!

血管超音波:能得知那些靜脈區域受損

腿部理學檢查:觀察是否有皮膚變色、潰瘍或靜脈異常等

此外,由於許多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患者也可能合併有周邊動脈疾病(PAD),醫師也可能進一步透過MRI等檢查,排除其他潛在可能疾病。

如何改善慢性靜脈功能不全、舒緩不適?

除了藥物、手術等專業治療,根據賓州大學與克利夫蘭醫學中心資料,生活中的保養也能幫助舒緩症狀、延緩惡化,例如控制體重、壓力襪輔助。心臟外科醫師袁于婷則指出,包含抬腿、運動,都是生活型態上首要的改變方案。

  • 抬腿:坐下或躺下時,將雙腿抬高至心臟位置以上,幫助血液回流,有助減輕腿部靜脈的壓力。通常依照醫師建議,例如每天至少抬腿三次、每次至少30分鐘。

  • 運動:走路、健走、以及其他形式的運動,有助改善腿部靜脈中的血流。小腿肌肉被稱為第二顆心臟,每走一步,小腿肌肉都會收縮,幫助靜脈將血液泵回心臟,也可以搭配腳部和踝部的伸展運動。

  • 維持適當體重:體重過重可能對靜脈產生壓力並損壞瓣膜,必要時可以請醫師協助評估減肥、體重控制計畫。

  • 穿著壓力襪:幫助雙腿血液回流。

  • 減少久坐不動的時間:盡量不要久坐、久站。例如搭車、搭飛機時,每30分鐘彎曲、伸展雙腿、腳踝,有助血液循環。

  • 腿部傷口護理:若有潰瘍,建議依醫囑定時擦藥,或透過乳液等舒緩皮膚乾燥等不適。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可以預防嗎?3件事打好健康基礎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常是小腿靜脈受損、血液無法回流造成。袁于婷醫師表示,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有時並無法完全預防,但透過生活方式的改變和保養,還是能降低罹患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和其他靜脈問題的風險。黎家銘醫師也推薦靜脈功能較差的族群養成抬腿習慣,下午、傍晚抬腿20分鐘就可以幫助淋巴、血液回流。除了避免腿部腫脹,也有助改善夜尿問題。

簡單來說,平時多留意血管健康,自然有助於預防靜脈功能的問題。綜合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與醫師建議,最好做到以下3件事打好健康基礎:

  • 維持健康體重、健康飲食,尤其注重三高控制、保護心臟血管健康,例如減少鈉攝取量。

  • 每天抬腿幫助血液回流。常常運動、久坐時盡量多站來活動,肌肉收縮可幫助血液循環,像是散步或下肢伸展都有幫助。

  • 避免吸菸,以免血管收縮、血液難以流通。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川普「手瘀青、腿浮腫」確診慢性靜脈功能不全!醫曝日常3舉動就可預防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2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3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04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5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6

他早餐改喝這杯血糖藥減半!醫師一家人也喝綠拿鐵 父親高血脂改善了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