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與4大醫療體系 打造MedBobi 2.0智慧決策系統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全台醫護人力吃緊,工研院宣布攜手亞東醫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高雄榮總、奇美醫院等4家醫學中心,共同啟動「MedBobi 2.0 整合平台」,打造台灣第一個以「臨床語料(臨床上常用的溝通術語)與AI模型訓練」為核心的智慧醫療共創平台。
「MedBobi」讓護理人員處理護理紀錄作業時間 從30分鐘縮短至3分鐘
許多患者常抱怨進到診間,自己講述病情時,醫師耳朵聽著,低頭看著電腦打字,很少抬頭與病人面對面,不受尊重。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表示,在引進「MedBobi 2.0 整合平台」後,醫師看診時的病情詢問、病歷紀錄,均採取語音模式輸入電腦中,大幅改善的醫病關係。
邱冠明指出,在現行看診模式中,醫師因擔心輸入錯誤病歷,因此必須看著電腦螢幕,而「MedBobi 2.0 整合平台」應用到醫療場域,進一步收集語料,形成摘要,同時還能給予病人醫囑用藥建議,減輕醫師、護理師等壓力,達到減勞、除錯、加值、成效等效果。
「期望醫療成為護國神山的第2產業。」邱冠明說,該院執行「MedBobi」,成果顯著,不僅讓護理人員處理護理紀錄作業時間,從30分鐘縮短至3分鐘,更有助降低醫護人員離職率約50%至70%,開創智慧醫療AI落地的新模式與可擴散的商業生態系。
▲工研院「MedBobi 2.0 整合平台」以實際臨床需求為核心,導入AI技術,並結合4家臨床醫院提供的高品質語音資料,涵蓋醫療術語、語調語氣與臨床情境,藉此有效提升AI對醫護語言的理解與回應能力。(圖/工研院提供)
升級版「MedBobi 2.0」導入多模態生成式AI等技術 全面提升照護品質
工研院副總暨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表示,此為全球首款專為華語醫療體系設計的AI醫療助理系統,如今升級為「MedBobi 2.0」,透過導入多模態生成式AI、華語語音辨識技術,協助醫護人員執行臨床判斷。
莊曜宇說,在既有基礎上再進化,「MedBobi 2.0」整合4家智慧醫療機構的臨床語音資料,建構更貼近現場需求的智慧醫護助理系統,不僅有效減輕醫護人員文書與行政負擔,更能協助提供精準決策,全面提升照護品質。
中山附醫總院院長蔡明哲指出,中部4家醫學中心均將AI導入醫療場域,但每家醫院各有各團隊,加上北中南語言體系不盡相同,說話腔調也不同,期望人工智慧整合臨床語音、語意資料之後,有助提升醫療決策效率。未來如能導入臨床流程,就可打造即時、準確等智慧照護模式。
# 首圖來源/工研院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UCC如何緩解急診壅塞? 假日急症中心輕症分流助改善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
NOW健康:FB│ IG│ Threads│ YT│ 官方LINE│ 醫級邦│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