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突破晚期攝護腺癌治療瓶頸! PSMA抗原檢測診療合一

NOW健康

更新於 21小時前 • 發布於 22小時前 • 楊芷晴 報導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74歲的服飾業退休老闆蔡先生,早年健檢發現PSA偏高,誤信只是尋常的發炎,拖了4年,再次因「蛋蛋緊緊的」就醫,檢查已是轉移性攝護腺癌,癌細胞轉移全身,陸續接受手術與荷爾蒙藥物等治療,但治療一段時間後,病症惡化,屬於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幸好後來透過更精準的PSMA正子造影檢查,發現適合接受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第一次治療後便明顯緩解疼痛、精神恢復,不僅重拾日常,更在高爾夫團體賽中奪冠。他以自身經歷呼籲:攝護腺檢查不可忽視,及早發現才能守住健康人生。

攝護腺癌人數增長率居10大男性癌症之冠 初期難察覺晚期確診比例高

全台每年逾9,000人確診攝護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其中一個原因是3成病友確診已晚期合併癌轉移,一旦荷爾蒙療法和化學治療失效,不但常因癌症轉移至骨骼造成劇烈疼痛、影響生活行動力,還可能面臨無藥可用窘境。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接軌國際,在最新版治療指引中針對「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納入新療法,宣告轉移性攝護腺癌正式邁入精準治療新時代,有助延長兼具生活品質的生命。

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22年全台有超過9,000人確診罹患攝護腺癌,高居男性癌症發生率第3名,且成長率高居10大男性癌症之冠,較前一年增加6.3%,是大腸直腸癌的2.3倍。若長遠來看,攝護腺癌過去20年來,每年新確診數更飆升超過3倍以上。此外,攝護腺癌也是國人第5大癌症死因,一年奪走超過1800條寶貴性命。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查岱龍指出,攝護腺癌晚期確診比例高,主因在於初期幾乎沒症狀,許多男性即使有排尿困擾,也容易被視為正常老化且諱疾忌醫,加上「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檢查未列入公費篩檢,導致50歲以上男性往往錯過早期診斷的機會。

轉移性攝護腺癌荷爾蒙治療失效後 5年存活率驟降至15%治療更棘手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院長吳俊德表示,攝護腺癌好發於60歲至75歲高齡男性族群,由於症狀不明顯,往往腫瘤已壓迫到膀胱、尿道或轉移至骨頭產生疼痛時才驚覺有異,約3成癌友確診時已經癌轉移。

吳俊德院長說,早期攝護腺癌患者主要以手術或放射線治療,5年存活率逼近9成。若病程進展至晚期,主要使用荷爾蒙藥物治療,降低體內雄性素(睪固酮)濃度,藉此抑制癌細胞生長,即使是轉移性攝護腺癌,5年存活期也有將近5成。不過,一旦抑制荷爾蒙的手段失效,即屬於「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5年存活率將驟降至15%,治療棘手。

突破晚期攝護腺癌治療瓶頸 5大治療武器皆無效可選擇精準抗癌利器

美國癌症治療指引(NCCN)的新版指引中,已經將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新一代精準放射標靶藥物增列為「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的治療選擇,為患者帶來治療新曙光。吳俊德院長指出,台灣泌尿科醫學會也接軌國際,在最新發表的2024治療指引中加入新療法不僅補足過去治療上的空白,也讓醫界在面對棘手的「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時,有了更精準的治療選擇,助患者走出無藥可用窘境,顯示台灣攝護腺癌邁向精準治療新時代。

吳俊德院長解釋,目前醫界在「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治療上,主要握有5大治療武器,包括化學治療、新一代荷爾蒙治療以及放射標靶鐳-223,倘若這些前線治療都無效,仍可進一步進行檢測,如PSMA陽性表現者可使用「新一代精準放射標靶」;BRCA1/2基因變異者,則可使用過去用來治療乳癌、卵巢癌的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

晚期攝護腺癌透過PSMA抗原檢測 採用精準放射標靶達「診療合一」

當病友進入「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階段,治療選項相對有限,因此事前的檢測,將成為精準治療的關鍵。查岱龍理事長說,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指標之一,只要抽血就能檢測,主要用於評估攝護腺的發炎情況,包含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癌或感染等風險,因此又被稱為「攝護腺發炎指數」。不過,PSA無法判斷腫瘤的位置與轉移程度。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核子醫學科黃玉儀主任表示,相比之下,攝護腺特異膜抗原(PSMA)則是一種高度特異性的標記,主要存在於攝護腺癌細胞膜蛋白上,且惡性程度越高、表現量越高。近年研究發現,超過8成的攝護腺癌細胞都具有PSMA抗原,因此在進行「新一代精準放射標靶」前,會先透過正子掃描等檢查確認病灶是否為PSMA陽性;若為陽性,表示腫瘤具備清楚的攻擊目標,治療效果也更值得期待。

黃玉儀主任進一步說明,新一代精準放射標靶有「診療合一」的特性,可將放射性同位素結合在能辨識PSMA的藥物分子上,就像為藥物裝上導航系統,靜脈注射進入身體後,藥物分子會自我導航標靶癌細胞並與之結合,接著由放射性同位素殺死癌細胞,有如魔術子彈ADC藥物一般,可精準攻擊腫瘤,避開正常組織、減少副作用。研究顯示,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病友接受新一代精準放射標靶鎦-177治療,疾病惡化風險降6成、整體死亡風險降低近4成,不僅能緩解疼痛、減少骨骼相關併發症,更有助於改善癌友生活品質。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最新國人10大死因! 癌症連續43年蟬聯10大死因榜首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

NOW健康:FBIGThreadsYT官方LINE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血管疾病,下肢腫脹、浮青筋都是常見症狀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多種「癌細胞套餐」一堆人每天吃 醫師揭恐怖菜單:8成患者都沒症狀

鏡週刊
02

46歲健身網紅睡夢中去世!年輕健身網紅多人傳意外 醫提出警示

健康2.0
03

男肚子脹得像青蛙!醫手術幫卸載 20公斤糞便「洪水潰堤」狂噴

CTWANT
04

氣色差不一定是老化!醫:「吃這些」有效補鐵 恢復紅潤氣色

健康醫療網
05

「喝1款咖啡」黃斑部病變!風險激增7倍 惡化害銀髮族失明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護髮染(半永久性染髮)解析:低傷害染髮的新選擇

常春月刊

骨質疏鬆最怕骨折,早補鈣與負重運動助強健骨骼

常春月刊

萊克多巴胺是什麼? 為什麼要在動物飼料中加入瘦肉精?

信傳媒

賴床5分鐘更累?醫師教你5招起床秒清醒!

常春月刊

營養豐富又多用途!海藻類食物的保存與料理秘訣

常春月刊

洗臉不是隨便洗!正確步驟與膚質對應,做好基礎保養肌膚才會美

常春月刊

關節炎=動太多?科學揭密!「4動作」讓膝蓋不卡卡還減重

三立新聞網

1水果很油卻降血脂 他吃3個月大降膽固醇!醫讚:護心的水果霸主

三立新聞網

健康網》2類人鋅攝取不足!生蠔、牡蠣6食物最補鋅

自由電子報

多種「癌細胞套餐」一堆人每天吃 醫師揭恐怖菜單:8成患者都沒症狀

鏡週刊

2025亞洲生技展新秀!傳太醫攜「代謝、油切」好物登場,引爆女性保健新話題

姊妹淘

減重快把握三伏天! 伊能靜曝「1調2戒3改」瘦身法:跟著節氣管理更有效

姊妹淘

高麗菜輸了!四季豆纖維高2倍 1吃法補膠原蛋白

健康2.0

菠菜雞肉球/降三高不麻煩!菠菜雞胸肉這樣吃 遠離失能危機

健康2.0

46歲健身網紅睡夢中去世!年輕健身網紅多人傳意外 醫提出警示

健康2.0

加熱食物錯誤害你變「塑膠腦」恐失智! 顏宗海和譚敦慈說「4材質」容器不能進微波

健康2.0

好吃到噴汁的水蜜桃怎麼挑?專家揭5個祕訣 快來學!

健康2.0

喜劇男星「墜樓身亡」享年43歲!醫授3招可救人自保

健康2.0

726罷免結果不如預期恐情緒波動大 注意3警訊!醫給調適方法

CTWANT

正前開髖關節置換 不再跛行

中華日報

無壓脈帶智慧血管監測 全球首創

中華日報

達文西+劍突下入路 完整切除胸腺瘤

中華日報

高溫比你想的更致命!醫師曝夏季心臟病警訊 8成民眾都忽略了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中重度失智 針灸輔療改善生活品質

中華日報

冷凍莓果曾驗出A型肝炎病毒!營養專家授「2招」:仍可放心吃

TVBS

掌握3大黃金法則 吃飽又能瘦

中華日報

改善原民代謝疾病 高市開運動班

中華日報
影音

【下班經濟學精華集】1分鐘學會低GI水果碗! 抗發炎又降升糖指數!

風傳媒影音

氣色差不一定是老化!醫:「吃這些」有效補鐵 恢復紅潤氣色

健康醫療網

夜貓子注意!研究揭「這時間入睡」慘了:害憂鬱、焦慮

三立新聞網

4大NG美食組合恐成「腸道毒藥」! 醫師警告:大腸癌風險激增

姊妹淘

便祕困擾不再!營養師公開7類排便好食物+4招日常改善術,打造順暢腸道力!

潮健康

停經7年出血以為回春 竟是子宮內膜癌上身

健康醫療網

一到下午腿就浮腫?3招改善靜脈循環 多喝水也有用

中天電視台

帶狀疱疹發病率攀升!醫:神經痛後遺症恐持續數年

中天電視台

夏天要吃瓜! 營養師推「冬瓜、絲瓜」能補水、消暑解熱

中天電視台

不只雞蛋!微波爐加熱「小紅蘿蔔、加工肉品」恐引發爆炸

中天電視台

男肚子脹得像青蛙!醫手術幫卸載 20公斤糞便「洪水潰堤」狂噴

CTWANT

工研院與4大醫療體系 打造MedBobi 2.0智慧決策系統

NOW健康

別再亂微波!專家點名「8種食物」是大地雷 雞蛋、蘿蔔一加熱恐釀災

三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