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綠色醫療與永續健康 大林慈院25週年國際研討會

TCnews 慈善新聞網

更新於 14小時前 • 發布於 16小時前
參與盛會的專家及關注綠色環保學者來自北中南等多個醫學中心,以及許多公私立學術、醫療單位共襄盛舉,活動現場及線上近四百人參與。

為紀念服務雲嘉地區25週年,由大林慈濟醫院主辦,嘉義縣衛生局指導「慈愛永續-25年綠色醫療新里程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亞太地區專家學者探討綠色醫療與永續健康照護未來藍圖。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嘉義縣衛生局局長趙紋華、醫福會林名男副執行長也親臨醫院現場。參與盛會的專家及關注綠色環保學者來自北中南等多個醫學中心,以及許多公私立學術、醫療單位共襄盛舉,活動近四百人參與。下午並安排實地參訪,與醫界同儕分享該院在節能減碳、精實醫療、高齡友善及多元文化共融等永續醫療成果。

大林慈濟醫院今日盛大舉辦「慈愛永續-25年綠色醫療新里程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亞太地區專家學者探討綠色醫療與永續健康照護未來藍圖。

大林慈濟醫院25年來致力健康促進與綠色醫院發展,在賴寧生院長帶領下,榮獲2023年國際醫院聯盟健康職場金獎及2024年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等多項國內外大獎。本次研討會聚焦四大核心主題,分別為「以植物為主的飲食」、「醫療機構推動淨零排放政策與展望」、「實踐永續醫療」、「永續健康照護」,內容橫跨臨床實務、政策制定與社區健康等面向,展現該院深化綠色醫療及永續發展的決心。

研討會特別邀請劉越萍司長及衛生局長趙紋華蒞臨致辭,為活動揭開序幕。來自各地的學者與專家們也紛紛分享他們在學術研究,及臨床實務上的寶貴經驗與成果,為現場專業交流注入豐富知識與實務洞見,促進跨領域的合作與創新。

新加坡邱德拔醫院資深首席營養師Gladys Wong,分享「以植物為主的飲食:通往個人、群體與地球健康之路」。

新加坡邱德拔醫院資深首席營養師Gladys Wong,分享「以植物為主的飲食:通往個人、群體與地球健康之路」。她強調,健康飲食應以原型食物取代高度加工食品,因為後者往往含有過多油脂與添加物。建議減少肉類攝取、增加蔬菜與植物性食材的比例,不僅有助於個人健康,也能促進社會與環境永續發展。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以「醫療機構推動淨零排放政策與展望」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分享衛福部在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議題上的政策方向。

為了展現臺灣身為國際ㄧ份子所該盡的永續責任,近年來,衛福部也宣示健康臺灣,社會責任醫療永續的範疇。因此大會特別邀請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以「醫療機構推動淨零排放政策與展望」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分享衛福部在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議題上的政策方向。她指出,大林慈濟醫院已成為由下而上推動永續發展的醫院典範,藉由此次研討會,希望進一步推動「全員參與」的永續行動,期許更多醫療機構能以此為借鏡,共同打造更具韌性與永續性的健康照護系統。

現場實地參訪運用精實醫療手法設置改造的病房。

澳大利亞墨爾本醫院麻醉科與重症醫學專科醫師Forbes Mc Gain以視訊與會,以「實踐永續醫療:減少臨床照護中的碳足跡」為題,分享在臨床實務中推動環境永續經驗。他指出,研究顯示,儘量以口服藥替代靜脈注射可有效減少醫療耗材與相關排放,從臨床照護中每一個選擇都可能影響環境足跡,只要透過系統性檢視與創新實踐,既可減少醫療資源耗損,又可促進民眾健康。

醫福會林名男副執行長分享「永續健康照護-中國際到在地」,介紹大林慈濟醫院如何實踐人本醫療與環境永續。

醫福會林名男副執行長分享「永續健康照護-中國際到在地」,介紹大林慈濟醫院如何實踐人本醫療與環境永續。醫院秉持「衛護生命、健康與愛」理念,推動無塑吸管、植基飲食及水資源回收等綠色措施,2016至2018年間透過提供植基餐點減少大量碳排放,不僅榮獲多項國際獎項,也展現從在地行動到全球視野的永續承諾。

研討會後,主辦單位贈與每位參與人員小盆栽,象徵綠色行動從個人做起。

撰文/江珮如;攝影/張菊芬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血管疾病,下肢腫脹、浮青筋都是常見症狀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多種「癌細胞套餐」一堆人每天吃 醫師揭恐怖菜單:8成患者都沒症狀

鏡週刊
02

46歲健身網紅睡夢中去世!年輕健身網紅多人傳意外 醫提出警示

健康2.0
03

男肚子脹得像青蛙!醫手術幫卸載 20公斤糞便「洪水潰堤」狂噴

CTWANT
04

氣色差不一定是老化!醫:「吃這些」有效補鐵 恢復紅潤氣色

健康醫療網
05

出現黃疸是肝病上身? 醫:皮膚還沒黃「這裡」就看出跡象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1水果很油卻降血脂 他吃3個月大降膽固醇!醫讚:護心的水果霸主

三立新聞網

健康網》2類人鋅攝取不足!生蠔、牡蠣6食物最補鋅

自由電子報

多種「癌細胞套餐」一堆人每天吃 醫師揭恐怖菜單:8成患者都沒症狀

鏡週刊

2025亞洲生技展新秀!傳太醫攜「代謝、油切」好物登場,引爆女性保健新話題

姊妹淘

減重快把握三伏天! 伊能靜曝「1調2戒3改」瘦身法:跟著節氣管理更有效

姊妹淘

高麗菜輸了!四季豆纖維高2倍 1吃法補膠原蛋白

健康2.0

菠菜雞肉球/降三高不麻煩!菠菜雞胸肉這樣吃 遠離失能危機

健康2.0

46歲健身網紅睡夢中去世!年輕健身網紅多人傳意外 醫提出警示

健康2.0

好吃到噴汁的水蜜桃怎麼挑?專家揭5個祕訣 快來學!

健康2.0

加熱食物錯誤害你變「塑膠腦」恐失智! 顏宗海和譚敦慈說「4材質」容器不能進微波

健康2.0

喜劇男星「墜樓身亡」享年43歲!醫授3招可救人自保

健康2.0

726罷免結果不如預期恐情緒波動大 注意3警訊!醫給調適方法

CTWANT

正前開髖關節置換 不再跛行

中華日報

無壓脈帶智慧血管監測 全球首創

中華日報

達文西+劍突下入路 完整切除胸腺瘤

中華日報

高溫比你想的更致命!醫師曝夏季心臟病警訊 8成民眾都忽略了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中重度失智 針灸輔療改善生活品質

中華日報

冷凍莓果曾驗出A型肝炎病毒!營養專家授「2招」:仍可放心吃

TVBS

掌握3大黃金法則 吃飽又能瘦

中華日報

改善原民代謝疾病 高市開運動班

中華日報
影音

【下班經濟學精華集】1分鐘學會低GI水果碗! 抗發炎又降升糖指數!

風傳媒影音

氣色差不一定是老化!醫:「吃這些」有效補鐵 恢復紅潤氣色

健康醫療網

夜貓子注意!研究揭「這時間入睡」慘了:害憂鬱、焦慮

三立新聞網

4大NG美食組合恐成「腸道毒藥」! 醫師警告:大腸癌風險激增

姊妹淘

便祕困擾不再!營養師公開7類排便好食物+4招日常改善術,打造順暢腸道力!

潮健康

停經7年出血以為回春 竟是子宮內膜癌上身

健康醫療網

一到下午腿就浮腫?3招改善靜脈循環 多喝水也有用

中天電視台

帶狀疱疹發病率攀升!醫:神經痛後遺症恐持續數年

中天電視台

夏天要吃瓜! 營養師推「冬瓜、絲瓜」能補水、消暑解熱

中天電視台

不只雞蛋!微波爐加熱「小紅蘿蔔、加工肉品」恐引發爆炸

中天電視台

男肚子脹得像青蛙!醫手術幫卸載 20公斤糞便「洪水潰堤」狂噴

CTWANT

工研院與4大醫療體系 打造MedBobi 2.0智慧決策系統

NOW健康

別再亂微波!專家點名「8種食物」是大地雷 雞蛋、蘿蔔一加熱恐釀災

三立新聞網

看中醫拿中藥想針灸需自費? 健保署澄清不當收費可罰

NOW健康

「這1色太陽眼鏡」恐害黃斑部病變!醫示警 戴上睫毛會碰到鏡片也NG

常春月刊

產後頭痛小心腦血管痙攣!醫揭「誘發因子」 嚴重恐中風、死亡

常春月刊

出現黃疸是肝病上身? 醫:皮膚還沒黃「這裡」就看出跡象

健康醫療網

66歲男眼白泛黃、茶色尿,電腦斷層一照「肝已佈滿腫瘤」…黃疸是肝膽癌症前兆,5警訊要注意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脂肪肝年輕化!13歲童日滑手機10小時 驚見中度脂肪肝

中天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