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66歲男眼白泛黃、茶色尿,電腦斷層一照「肝已佈滿腫瘤」…黃疸是肝膽癌症前兆,5警訊要注意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更新於 17小時前 • 發布於 17小時前

作者 : 數位內容部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黃疸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症狀,而非單一疾病,當皮膚、眼白、甚至尿液出現明顯發黃時,可能是肝炎、膽結石、肝硬化所引起,也可能是肝癌、膽管癌、甚至「癌王」胰臟癌的前兆!醫師提醒,黃疸初期不易察覺,但出現眼白泛黃、皮膚變黃、尿色深如紅茶、糞便顏色變淡、皮膚癢等5項症狀,應提高警覺。

每年7/28為世界肝炎日,而當肝臟發炎厲害的時候,即會出現黃疸表徵。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王璞表示,黃疸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症狀,而非單一疾病。當皮膚、眼白、甚至尿液出現明顯發黃時,這不僅僅是皮膚顏色的改變,更可能是身體健康亮起紅燈!

黃疸通常是因體內膽紅素過多而引起的。膽紅素是紅血球分解後產生的一種黃色色素,正常情況下會經由肝臟代謝後排出體外。當肝臟代謝系統出現異常,或膽紅素排出不順暢時,就會導致血中膽紅素累積,引發黃疸。

雖然黃疸常被認為是肝炎的表徵,但其實膽管結石或腫瘤也可能導致黃疸。如苗栗一名66歲男子一週內出現眼白發黃、皮膚發黃發癢、尿液呈深褐色等黃疸症狀,加上近半年體重突然下降4公斤,胃口變差、精神不濟,前往急診就醫。

為其診治的大千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吳家慶表示,患者抽血檢查發現肝功能和黃疸指數嚴重升高,進一步安排腹部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肝臟佈滿腫瘤」、肝內膽管與總膽管異常擴張、肺部也疑似轉移腫瘤,最後確認為膽管癌。

黃疸依照發生位置與機轉可分3大類

一、溶血性黃疸(肝前性)

1. 原因:紅血球大量破壞,產生過多膽紅素,超過肝臟處理能力。

2. 常見疾病:地中海型貧血、新生兒黃疸、自體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二、肝細胞性黃疸(肝性)

1. 原因:肝細胞受損,無法有效代謝與排出膽紅素。

2. 常見疾病:肝炎(B型、C型)、肝硬化、肝癌、酒精性肝病、藥物性肝炎。

三、阻塞性黃疸(肝後性)

1. 原因:膽汁排出通道受阻,膽紅素無法排出,反而倒流至血液。

2. 常見疾病:膽結石、膽管癌、胰臟癌、膽道狹窄。

初期症狀不明顯,出現5症狀需提高警覺

黃疸初期可能不易察覺,但王璞提醒,若出現以下5項症狀,應提高警覺:

1. 眼白泛黃:通常比皮膚變黃更早出現。

2. 皮膚變黃:從臉部、軀幹、四肢逐漸明顯。

3. 尿色深如紅茶:可能是膽紅素經尿液排出所致。

4. 糞便顏色變淡:膽汁無法排入腸道所造成。

5. 皮膚癢:特別是阻塞性黃疸,膽鹽累積刺激神經末梢。

當出現黃疸症狀時,醫師會進行以下檢查:

● 血液檢查:總膽紅素、直接與間接膽紅素、肝功能、膽鹼酯酶、凝血功能等。

● 影像檢查: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以了解是否有膽道阻塞或腫瘤。

● 病毒檢測:如B型或C型肝炎病毒。

● 特殊檢查:必要時做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或肝臟穿刺切片。

不只是肝炎!膽管結石或腫瘤也會導致黃疸

王璞提到,大眾對黃疸常抱持幾個常見的迷思,包括黃疸雖然肝炎是常見原因之一,但膽管結石或腫瘤也可能導致黃疸。此外,黃疸不只出現在大人,新生兒的生理性黃疸也很常見,若是持續或指數過高也需警覺。因此若出現以下任一情形,請即刻就醫:

1、黃疸迅速惡化或合併高燒

2、意識改變或嗜睡

3、持續腹痛、體重急遽下降

4、黑便或吐血(可能與肝硬化有關)

5、癌症家族史或近期檢查異常

黃疸雖是表象,但背後可能藏著重大健康警訊。王璞說,日常應落實健康生活習慣,包括避免酗酒與不當藥物使用、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特別是肝功能與B型、C型肝炎篩檢)、維持良好衛生習慣以防病毒感染,並注意均衡飲食、控制體重,預防脂肪肝等,都是保肝護膽的重要方法。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夫代癌妻辦離職養病,卻讓她秒丟「國家級保障」!99%台灣勞工忽略的保命鐵則:「這期間」千萬別退保

阿嬤因細心問診流淚,想送禮卻怕被看不起,醫生:我必帶回家,讓妻兒知道我從醫以來收到最棒禮物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靜脈血栓是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血管疾病,下肢腫脹、浮青筋都是常見症狀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多種「癌細胞套餐」一堆人每天吃 醫師揭恐怖菜單:8成患者都沒症狀

鏡週刊
02

46歲健身網紅睡夢中去世!年輕健身網紅多人傳意外 醫提出警示

健康2.0
03

男肚子脹得像青蛙!醫手術幫卸載 20公斤糞便「洪水潰堤」狂噴

CTWANT
04

氣色差不一定是老化!醫:「吃這些」有效補鐵 恢復紅潤氣色

健康醫療網
05

「喝1款咖啡」黃斑部病變!風險激增7倍 惡化害銀髮族失明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護髮染(半永久性染髮)解析:低傷害染髮的新選擇

常春月刊

骨質疏鬆最怕骨折,早補鈣與負重運動助強健骨骼

常春月刊

萊克多巴胺是什麼? 為什麼要在動物飼料中加入瘦肉精?

信傳媒

賴床5分鐘更累?醫師教你5招起床秒清醒!

常春月刊

營養豐富又多用途!海藻類食物的保存與料理秘訣

常春月刊

洗臉不是隨便洗!正確步驟與膚質對應,做好基礎保養肌膚才會美

常春月刊

關節炎=動太多?科學揭密!「4動作」讓膝蓋不卡卡還減重

三立新聞網

1水果很油卻降血脂 他吃3個月大降膽固醇!醫讚:護心的水果霸主

三立新聞網

健康網》2類人鋅攝取不足!生蠔、牡蠣6食物最補鋅

自由電子報

多種「癌細胞套餐」一堆人每天吃 醫師揭恐怖菜單:8成患者都沒症狀

鏡週刊

2025亞洲生技展新秀!傳太醫攜「代謝、油切」好物登場,引爆女性保健新話題

姊妹淘

減重快把握三伏天! 伊能靜曝「1調2戒3改」瘦身法:跟著節氣管理更有效

姊妹淘

高麗菜輸了!四季豆纖維高2倍 1吃法補膠原蛋白

健康2.0

菠菜雞肉球/降三高不麻煩!菠菜雞胸肉這樣吃 遠離失能危機

健康2.0

46歲健身網紅睡夢中去世!年輕健身網紅多人傳意外 醫提出警示

健康2.0

加熱食物錯誤害你變「塑膠腦」恐失智! 顏宗海和譚敦慈說「4材質」容器不能進微波

健康2.0

好吃到噴汁的水蜜桃怎麼挑?專家揭5個祕訣 快來學!

健康2.0

喜劇男星「墜樓身亡」享年43歲!醫授3招可救人自保

健康2.0

726罷免結果不如預期恐情緒波動大 注意3警訊!醫給調適方法

CTWANT

正前開髖關節置換 不再跛行

中華日報

無壓脈帶智慧血管監測 全球首創

中華日報

達文西+劍突下入路 完整切除胸腺瘤

中華日報

高溫比你想的更致命!醫師曝夏季心臟病警訊 8成民眾都忽略了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中重度失智 針灸輔療改善生活品質

中華日報

冷凍莓果曾驗出A型肝炎病毒!營養專家授「2招」:仍可放心吃

TVBS

掌握3大黃金法則 吃飽又能瘦

中華日報

改善原民代謝疾病 高市開運動班

中華日報
影音

【下班經濟學精華集】1分鐘學會低GI水果碗! 抗發炎又降升糖指數!

風傳媒影音

氣色差不一定是老化!醫:「吃這些」有效補鐵 恢復紅潤氣色

健康醫療網

夜貓子注意!研究揭「這時間入睡」慘了:害憂鬱、焦慮

三立新聞網

4大NG美食組合恐成「腸道毒藥」! 醫師警告:大腸癌風險激增

姊妹淘

便祕困擾不再!營養師公開7類排便好食物+4招日常改善術,打造順暢腸道力!

潮健康

停經7年出血以為回春 竟是子宮內膜癌上身

健康醫療網

一到下午腿就浮腫?3招改善靜脈循環 多喝水也有用

中天電視台

帶狀疱疹發病率攀升!醫:神經痛後遺症恐持續數年

中天電視台

夏天要吃瓜! 營養師推「冬瓜、絲瓜」能補水、消暑解熱

中天電視台

不只雞蛋!微波爐加熱「小紅蘿蔔、加工肉品」恐引發爆炸

中天電視台

男肚子脹得像青蛙!醫手術幫卸載 20公斤糞便「洪水潰堤」狂噴

CTWANT

工研院與4大醫療體系 打造MedBobi 2.0智慧決策系統

NOW健康

別再亂微波!專家點名「8種食物」是大地雷 雞蛋、蘿蔔一加熱恐釀災

三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