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衝破每公斤112元歷史新高 農業部祭休市增供穩價
國內豬價飆破每公斤110元大關,創下史上新高,農業部官員說,13日增加休市1天,並且調配台糖650頭毛豬及冷凍工廠等協助穩定價格。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表示,受到氣候、疫病等因素導致豬隻育成率不佳,「預估可能要中秋節過後國內豬價才會回穩」,呼籲消費者共體時艱。
據中央畜產會統計,毛豬交易頭數多日未達2萬頭、難滿足國人日常所需,8日豬價均價達每公斤112.44元、續破歷史新高,且近1周以來毛豬價格更是皆在每公斤110元,由於豬肉價格偏高,截至今年6月為止,進口豬肉也達6萬2630噸、創下史上同期新高。
雲林肉品市場總經理黃加安表示,8日豬肉拍賣價每公斤約110元,主要是去年底至今年初母豬出現下痢等疾病,導致不少仔豬也染病,豬隻出貨量減少,近日雲林肉品市場每天拍賣頭數約2100頭,與之前相比減少約100頭,因此價格居高不下。
黃加安說,進口豬肉量也不少,但國際豬價目前同樣處於高檔,因此進口豬肉的價格也維持在高價。加上天熱豬隻換肉率低,種種因素,導致國內豬價飆天價,估計要到9月後天氣轉涼,換肉率有所提升,豬價才有下跌空間。
雲林縣養豬協會理事林明彥指出,除了母豬下痢,還有又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症的藍耳病,這些疾病導致育成率僅5成左右,加上一些舊豬場離牧,申請新豬場法規愈來愈嚴格,都是豬隻供應量不足的原因,預估要等今年底豬隻從各種疾病中復原,豬價才可能回穩。
豬農蔡坤憲提到,目前養豬大環境不佳,若要吃到便宜豬肉,必須等大環境好轉才有可能。潘連周表示,民眾環保意識抬頭、環保法規加嚴等,讓越來越多豬農離牧,呼籲消費者共體時艱。
農業部畜牧司長李宜謙說,為增加供給,13日再祭毛豬拍賣市場休市1天,並請台糖多供應650頭毛豬供調配,中長期則會請冷凍廠減少加工以穩定生鮮豬肉供應。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