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雨狂炸中南部!「時雨量破百」啥概念?氣象署:一票人一輩子沒見過
今天(2日)西南風再度增強,天氣相當不穩定,易出現短延時強降雨,嘉義以南地區有陣雨或雷雨,苗栗至雲林地區及東南部山區有短暫陣雨或雷雨,並有大雨或局部豪雨發生,尤其高屏以南山區有局部豪雨等級以上降雨發生的機率。氣象署透露,近日多地時雨量破百,或許部分民眾沒概念,「許多人可能一輩子也不會遇到」。
氣象署在臉書粉專「報天氣-中央氣象署」表示,近期全臺雨勢一波接一波,無論是西南風、西南氣流或是午後雷陣雨,暴雨常來得又急又快,新聞畫面不時出現某地區雨勢驚人、「時雨量破百」等說法,「到底時雨量30、50、100毫米是差在哪?總覺得看著數字還是沒概念,根本分不出來感受差多少?」
氣象署說明,比起日雨量,「時雨量」更能反映降雨強度,同樣是30毫米的雨,在1天內、1小時內或10分鐘內下完,給人的感覺截然不同,可能造成的影響和災害也有天壤之別,「如果是分散在24小時內慢慢下完,大概只是地上濕濕的;但如果是集中在 30分鐘內下完,有些地方就會造成積水!」
氣象署指出,通常時雨量達到30至50 毫米,雨勢已經很激烈,像倒水桶一般,路面會開始明顯大範圍積水;50至80毫米,雨的感受就像瀑布一樣,撐傘已經幾乎沒有用了,開車視野非常差,到了這個程度,通常已經超出一般城市排水系統的負荷。」
至於80毫米以上的時雨量,氣象署直言,其猛烈的程度讓人感受到壓迫感和窒息感,好像天空快掉下來一樣,基本上大多數城市的排水系統都難以負荷,會發生很多災害如大範圍淹水、土石流等。而100 毫米以上則屬於極端等級,極易致災。
氣象署透露,「臺灣相對於世界,是個相當多雨的地方,我們習以為常的時雨量,對很多國家而言,已經是相當可怕的災難。而時雨量破百,就連臺灣,基本上只有在特殊且極端的天氣事件中才會看到這個數字,許多人可能一輩子也不會遇到,可以說是相當極端且可怕的降雨強度」。
延伸閱讀
生活話題:豪雨轟炸中南部
顯示全部
留言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