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持接任「少林寺變天」 功德箱拆光、撤高價香「明星接待室封起來」
河南嵩山少林寺在新任住持印樂法師上任後,短短數日內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寺內多年來飽受爭議的高價香、平安香、全家福香等商業化項目全面撤除,原先需掃碼布施才能取得的資料如今免費提供,甚至連接待明星與企業家的方丈室都用鐵皮圍了起來。曾經在山門、殿堂隨處可見的捐款機、功德箱與香火攤位,一夜之間被清空,取而代之的是免費三支香的香龕,簡單的木製香台與「文明禮佛」提示取代了高價買賣的氛圍。
根據《環球時報》報導,這場大刀闊斧的整頓與7月27日釋永信因涉嫌經濟與戒律問題被查有直接關係。釋永信長期以來主導少林寺的商業化經營,構建龐大的經濟網絡,但其模式引發外界批評,認為佛門清淨地變成牟利場所。中國佛教協會在兩日內註銷其出家資格,並於7月29日由印樂法師接任。
印樂出身河南,曾任洛陽白馬寺方丈二十餘年,以嚴整寺風、減少商業化聞名,並推行財務公開,使白馬寺成為清修樣板。
少林寺的轉變並非孤例。自2017年中國多部門聯合發布整治佛教道教商業化的政策後,已有寺院開始回歸非營利模式,如浙江國清寺、海城大悲寺等實行免費開放,依靠信眾布施與政府補助維持運作;南普陀寺取消門票後改以素餅義賣、慈善基金平衡收支。這些案例顯示,減少過度商業元素可吸引更專注於信仰的參拜者。
在管理層面,中國正完善《宗教活動場所財務管理辦法》,要求宗教場所設立獨立帳戶、定期公示收支、接受第三方審計。普陀山佛教協會每年公開年度財務報告即是示範。少林寺未來也計畫以「公益+文創」取代功利化經營,例如義賣禪茶、素餅、書畫,並開展佛教文化體驗,以維持必要營運成本。
這場改革還延伸到文化層面。印樂法師宣布恢復「少林禪堂夜話」,並計畫將武術表演回歸修行本源,而非純粹的商業演出。他直言「香火可以標價,但佛心無價」,強調來寺院禮佛的本意並非消費。河南省宗教局則明確表示,宗教場所必須堅守公益與宗教本色,不得以營利為首要目的。
儘管如此,挑戰仍在。撤除商業項目後,寺院資金來源與可持續營運成為壓力,相關利益群體的阻力不容小覷。同時,社會也對過往的善款流向與財務透明度提出質疑。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改革後少林寺不再高調販售香火,7月30日遊客量仍與以往持平,顯示清淨莊嚴的氛圍並未減損其吸引力。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