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策衝擊南韓美容產業 美國消費者陷兩難「零售商訂單激增」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對南韓商品徵收15%進口關稅的政策落地,南韓美容產業正面臨一場嚴峻考驗。雖然汽車與智慧型手機仍是南韓對美出口的主力,但韓妝產品憑藉其品質、創新配方與文化影響力,已成為許多美國消費者生活中的必需品。
根據《BBC》的報導,來自美國的27歲平面設計師Pearl Mak就是韓妝的忠實擁護者。她告訴BBC「相比一些刺激性較大的西方品牌,韓國精華液更適合我的膚質。現在我的護膚品中有95%都是韓國產品。」她的例子凸顯了韓妝在美國的滲透力與品牌忠誠度。
根據業界估計,2024年美國人對韓國美容產品的消費將達到17億美元,年增超過50%。不僅價格具競爭力,韓妝產品中如心葉萃取物、蝸牛黏蛋白等創新成分也吸引了大量消費者。
然而川普的15%關稅正讓這個快速成長的市場面臨挑戰,雖然此稅率低於他先前威脅的25%,但仍引發市場不安。韓妝零售商Santé Brand在關稅消息公布後,四月訂單量激增近30%。創辦人Cheyenne Ware表示:「客戶們開始制定應對策略,大家都在為不確定的未來做準備。」
另一家零售商Senti Senti的經理Winnie Zhong則指出,公司近期已積極追加訂單以囤貨。供應商也向她發出提醒,敦促在關稅正式實施前加速進貨。業者普遍預期,關稅將使成本上升,進而推高消費端價格。Cheyenne Ware直言:「任何人若說未來兩年價格會維持穩定,那實在太天真了。」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經濟學家李文燮(Munseob Lee)分析指出,特別是亞馬遜等平台上的小型賣家,將因利潤空間壓縮而首當其衝。他認為,儘管價格上升可能使部分普通消費者卻步,但深受韓流文化吸引的鐵粉們仍難以找到替代品。
Zhong表示,未來消費者可能會減少購買數量,但需求依然存在。Pearl Mak則坦言,她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以繼續使用熟悉的產品:「沒有簡單的替代品,這些產品對我來說效果無可取代。」
韓國商業顧問Eyal Victor Mamou指出,大型韓妝品牌擁有較高的利潤率,因此較有能力吸收部分關稅成本。但對於規模較小的韓國製造商而言,則可能無法負擔額外壓力,「短期內許多產品仍以舊成本生產,但市場反應很快就會顯現。」
此外,川普近期與日本與歐盟達成協議,也對來自這些地區的美容產品徵收相同的15%關稅,顯示這場貿易戰不僅針對韓國,也正波及全球化妝品產業。
川普強調,其貿易政策核心目的是促使更多商品回流美國製造。但對於消費者來說,美製產品是否足以取代韓妝仍待觀察。Mak表示,她曾嘗試尋找美國品牌作為替代,但尚未找到效果相當的產品。面對高關稅壓力,業界與消費者正共同適應變局,但韓妝在美市場的影響力,恐怕不是一紙關稅即可輕易改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