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波罷免投票落幕 外媒:賴總統施政難度升高
台灣「大罷免」投票落幕,國民黨保住掌握立法院多數席次地位。美國財經媒體彭博資訊報導,這場投票結果對總統賴清德領導的民進黨是一大打擊,選民壓倒性拒絕罷免24名立委的嘗試。
美聯社則指出,開票結果沖淡民進黨翻轉權力平衡的希望,賴總統施政難度將進一步上升。
紐時指出,對支持者而言,大罷免行動反映台灣民主充滿活力,反對陣營則認為這場行動濫用罷免權。
路透也報導,罷免支持者原本希望透過這場投票向大陸發出訊息,大罷免投票結果讓民進黨受挫。英國金融時報(FT)則指出,投票結果可能加劇台灣政局癱瘓局面。
大罷免投票結果意味「朝小野大」狀態將持續下去,可能直到2028年局勢才再次變動。國際危機組織北亞資深分析師楊晧暐向彭博資訊表示,投票結果顯示較多台灣人支持延續當前權力平衡狀態,讓在野黨掌握立法院多數席次制衡政府。
楊晧暐和其他分析師認為,民進黨不能只聚焦於大眾對中國大陸的恐懼來吸引選民。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峻豪說:「民進黨必須認清不能每場選舉都仰賴抗中政見,選民可能較關心經濟與民生議題。」
26日投票結束後,國民黨還有七名立委8月23日將面臨罷免投票。美聯社指出,如果8月投票結果也對民進黨不利,2028年選舉前賴清德政府施政可能持續在立法院面臨強大阻力。
台灣大學政治學教授、台灣選舉專家南樂(Lev Nachman)說:「從目前情況看,除試圖想出其他有創意方法吸引大眾,賴清德能做的不多。」
國民黨已連續三次輸掉總統大選,但在2018及2022年地方選舉表現亮眼。紐約時報報導,大罷免以失敗落幕,可能強化藍營對明年地方選舉和2028年總統大選的信心,但部分罷免支持者認為,能有這麼多人支持罷免,對國民黨政治人物而言仍可能是警訊。
一名罷免志工說:「如果今天投票結果是這樣,我們會滿懷敬意接受,但我們這群公民不會放棄,我們會繼續監督這些立委。」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