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麗明專欄|為什麼XY世代期望Z世代「吃苦當吃補」,終究是夢一場?
當前職場處於「六世代共處」的新常態,從四年級生到九年級生,橫跨近半世紀的成長背景與價值觀,彼此認知差異大,若想用XY世代的管理邏輯來要求Z世代員工,只會造成衝突,絕對是一場互相敵視、彼此對立的災難。
看完這篇文章,你可以學到的三件事:
了解Z世代年輕人的成長背景及對職涯與工作的認知與價值觀。
企業主管如何發揮同理心,與不同世代的員工相處與共事。
HR扮演世代融合的潤滑劑,肩負世代傳承、打造企業人才密度的重責大任。
對企業HR來說,當今的挑戰早已不只是「人才難找」,更關鍵的是——世代之間如何好好相處?
許多企業主管對年輕人頗有微詞:不配合、不吃苦、愛講話、沒忠誠度,還動不動就想離職。但這樣的批評背後,往往藏著一個關鍵盲點——這些主管其實並不瞭解年輕人的想法。
我觀察到,近年「世代衝突」造成團隊人際緊張與營運內耗,根本問題出在管理者缺乏同理Z世代成長的背景及價值觀,導致磨擦不斷,甚至認為Z世代年輕人不受教。
職場老鳥看不慣Z世代年輕人,認為他們我行我素、態度消極、無法全心投入工作、沒有忠誠度、意見多又不務實;「草莓族、玻璃心、躺平族」等批判性標籤不斷貼在年輕世代身上。
我身邊有位X世代的女性主管坦承,自己在家庭裡尊重孩子的自主、鼓勵他們表達意見,但到了職場,她會下意識地要求年輕員工「服從命令」、「少說多做」。直到某天她反思:「我們教育孩子勇敢做自己,卻給他們一個無法做自己的工作環境,這合理嗎?」
從客觀角度看,Z世代循著時代長出新的價值觀,企業仍提供一成不變的管理模式跟工作環境,會不會其實是一種XY世代的自我矛盾?
事實上,Z世代並非「狀況外」,他們也清楚組織規則,但更在意是否能參與決策、是否有成長空間、是否被當成獨立的「人」對待。當這些都沒有,當然只會留下無力感與疏離感……
繼續閱讀全文👉🏻晉麗明專欄|為什麼XY世代期望Z世代「吃苦當吃補」,終究是夢一場?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買的不只是可愛,還有安慰:Z世代為何甘願為「情緒價值」愈花愈多錢?
2025上半年新書暢銷榜背後的社會現象?3個關鍵字:科技大老、Z世代、漫畫書爆量成長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