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公投沒過關 福斯:能源依賴成台灣弱點
[NOWnews今日新聞] 核三延役公投23日舉行,結果為同意票434萬1432票,不同意約151萬1693票,投票率29.53%,同意票佔投票權人總數21.7%,未過25%門檻。外媒《福斯新聞》以「在中國巨大威脅下,台灣能源依賴成『致命弱點』」為題報導,指台灣97%能源需求依賴進口,安全專家做出警告。
《福斯新聞》報導,台灣最後一座核電廠核三廠的機組在今年5月除役,安全專家警告此舉會將台灣的脆弱性暴露在中國面前,因為台灣能源高度依賴進口,嚴重依賴美國、澳洲、沙烏地阿拉伯和卡達等國的液化天然氣和原油進口。
報導引述本月稍早訪問台灣的華府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DD)資深研究員辛格頓(Craig Singleton)的說法,「能源依賴是台灣的阿基里斯腱(致命弱點)」,北京可以不費一槍一彈就利用這個問題,中國可以輕易的利用海上優勢、法律戰和網路工具,來切斷台灣的對外貿易,這考驗台灣的政治韌性。
FDD專家指出,過去十年間,台灣有97%的能源需求依賴進口,主要是進口石化燃料,目前石化燃料佔台灣能源使用的90%以上,再生能源僅佔7%。而在放棄核能之前,核電一直是台灣重要的能源供應來源,在2011年供應12%的發電量,但到2021年下降到9.5%,直到今年完全消失。
《德國之聲》此前也報導,專家分析,若中國實施封鎖,台灣的石油儲備會在幾天到幾週內耗盡,核電是為台灣提供額外能源儲備的解決方案。辛格頓也認同此說法,認為台灣如果保留核能發電,確實可以改變這些狀況,在中國脅迫下能提供了很大的能源韌性,使北京的對台策略變得複雜。
他也建議,台灣需要更好地實現能源需求多元化,以便更好地抵禦潛在的中國封鎖,「美國需要幫助台灣快速實現能源需求多元化,減少對卡達等脆弱供應商的依賴,並做好持久戰的準備」,這正是中國對台灣能源問題的看法,還要考量卡達與中國的關係以及其向北京出口大量液化天然氣。
辛格頓也說,「烏克蘭事件表明,能源是破壞一個國家意志的最快途徑之一。俄羅斯顯然瞄準電力是為了解放城市、破壞凝聚力並迫使其讓步,我認為北京肯定在研究這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