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總疾呼政府施政四大當務之急 過半產業面臨缺工等五大挑戰
工總於今 (2) 日發表 2025 建言政策白皮書,據工總調查,目前有過半產業界認為,產業面臨最大挑戰是缺工、減碳政策、國際經貿、能源政策及產業轉型等 5 項議題。工總建議政府可從「推動危老都更,擴大內需」、「協助業者因應新局下進出口的挑戰」、「務實解決全面缺工問題」及「檢討能源政策,並穩定工業電價」四大當務之急施政,以振興經濟,發展民生。
工總今年白皮書以「新局-立足台灣的全球經濟戰略」為題,向政府發表建言,以「產業發展」、「能源暨環境」等七大建言,35 個議題,138 項政策建議。
工總理事長潘俊榮表示,為充分掌握台灣製造業面臨的挑戰及各個不同產業在政策需求的取向與優先順序,針對所屬 160 個產業會員公會進行調查,發現缺工 (70.5%) 占最大挑戰、減碳政策 (59%)、國際經貿 (55.2%)、能源政策 (52.4%) 及產業轉型 (50.5%) 等 5 項議題,超過半數產業公會認為是產業目前面臨挑戰最大、最關切的議題。
盱衡當前時勢,工總建議政府可從四大當務之急做為施政重點:
一,推動危老都更,擴大內需: 潘俊榮強調,現在國際局勢不穩定,有必要由政府帶動擴大內需確保經濟增長,目前台灣屋齡超過 30 年以上的住宅有 400 萬戶,老舊房屋抗災與防震的能力都不足,建議加速危老都更能帶動營建、製造、服務等相關產業鏈的活絡,同時改善居住安全、提升生活品質。
潘俊榮表示,面對全球經貿新局,政府一方面應協助產業佈建新型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另一方面,面對各國過剩貨物傾銷來台的威脅,政府應強化貿易救濟等進口管理機制,降低國內業者衝擊。
二、協助業者因應新局下進出口的挑戰: 潘俊榮指出,在美國重啟高關稅與強調「再工業化」的環境下,台灣企業赴美投資逐漸成為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核心布局之一,政府應協助企業解決投資美國時所遇到的問題,另為了避免企業所得稅與股利稅遭到美台兩地重複課徵,政府應積極推動與美國洽簽避免雙重課稅協定。
三、務實解決全面缺工問題: 工總副理事長詹正田表示,台灣產業缺乏勞動力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非台灣獨有的問題,但政府採取的勞動力政策,對於解決急迫的產業缺工問題,太慢了。
詹正田認為,政府應更務實解決產業全面缺工,包括: 擴大開放工業部門引進移工,解決產業缺工危機,建議政府應彈性開放引進移工的行業,不再侷限於 3K 製程及其相關行業的製造業者,才能有效解決產業缺工問題。
四、檢討能源政策,並穩定工業電價: 工總表示,隨 AI 產業及應用蓬勃發展,台灣電力需求持續增加,8 月公投結果顯示台灣社會並不排斥核電,在核三延役公投結束後,應盡速推動核電廠完成安檢,並邀集各界研商延役併聯供電的可行性,在安全無虞前提下重啟核電。另為因應高額關稅帶來的嚴峻挑戰,建議緩徵碳費 2 年,並呼籲台版 CBAM 應對齊我國碳費徵收之標準與施行日期。
更多鉅亨報導
•工總白皮書提七大建言 支持漲工資、反對漲電價 籲政府支援產業度過難關
•工總:支持政院特別條例撥補台電千億 籲朝野共同協商助產業克服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