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昌反核變挺核 葉耀元批西瓜偎大邊、為反而反
郭顏慧/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8月23日將舉辦核三延役公投及罷免案7案的投票,外界質疑黃國昌過去與現在的立場大相逕庭,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則發文質疑,黃國昌心中其實沒有什麼挺核跟反核的信仰,而是西瓜偎大邊、「如何在政治這條路上以最快最簡單的方式累積自己的資本」。葉耀元認為昌粉以及小草們是「為反而反」,並直言「政治不是兒戲,我們也不應該讓政治被這些把政治當兒戲的人來把持」。
葉耀元在臉書發文指出,作為一個政治人物,立場可不可以轉變?當然可以,從古至今,有多少政治人物都因為外在環境的不同,與自己政治策略或目標的變換,而進一步改變了自己的立場。但有一些事情的轉變,說實話在邏輯上是站不住腳的。葉耀元直言「對,我就是在說那個曾經反核現在挺核的黃國昌」。
葉耀元強調,他在這件事上面幾乎沒有立場,這也就是為什麼「你從來都沒有看過我討論核能」。葉耀元表示,核能或核電廠的安全問題,跟他的研究相差甚遠,正反方的論述他都看過,但這對於他關注的核心議題,也就是台灣的主權與國家安全,不大具有直接的關係。
葉耀元分析,核子能源的外部條件有沒有改變到可以讓一個政治人物轉變他的政治信仰?他認為「核三重啟這個議題,事實上在效能或是其他相關的效率分析上,都不會對台灣產生利大於弊的效果,頂多是可以減少一點火力發電,讓空汙降低」。
葉耀元也直言,核廢料的問題、核子發電廠的結構安全問題、核三重啟所需要的環境再評估與其後續的影響,這部分都沒有做過充足的研究與討論。所以從客觀的條件來看,其實他不大懂為什麼核三重啟會變成一個公投案,因為如果真的認為核子能源是我們應該走的未來,那蓋一座核五會不會更爲有效率呢(核四是個歷史共業下的大雜燴,這裡就不討論了)。
葉耀元質疑,「除了公投綁罷免選舉,我還真的不知道有什麼的理由要這樣搞」。他也批評,黃國昌在辯論會上,應該要針對他提出的幾個要點,去討論這幾年到底有什麼改變,致使黃的立場從反核變成挺核。如果黃只是在那邊喊口號,講一些「聽起來很有道理的大義,但卻空洞的沒辦法了解細節」的廢言,其實就表示他自己也知道唬爛不出什麼內容。
葉耀元也說,他認為在黃國昌的心目中,本來就沒有什麼挺核跟反核的信仰,黃的信仰是「如何在政治這條路上以最快最簡單的方式累積自己的資本」,然後成就自己的大業。也就是說,如果社會的氛圍是抗中保台,黃就會喊抗中保台;如果社會多數的氛圍是「不能跟國民黨走在一起」,那黃就會說「不要懷疑我要消滅中國國民黨的決心」。
現在的社會氛圍,是批判民進黨執政,是反對民進黨的路線,所以想當然爾,黃國昌的態度就跟國民黨走在一起,以「反綠」作為新的人生志業了。這跟柯文哲其實非常的相似,也就是拔草測風向,西瓜偎大邊,那邊有得蹭就那邊走。而黃所謂的支持者,其實也是用類似的方式來看待政治。
葉耀元指出,很多人都說,昌粉以及小草們都是用信仰在看政治,但葉耀元認為,他們是用「為反而反」的方式來判斷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自己要支持的價值。這些人對於現行的民進黨政府的施政有極差的評價,但他們也覺得國民黨某種程度還是怪怪的,所以首要目標是拉下民進黨,一切政策導向都是以「反綠」為基礎在操作。而跟國民黨的策略聯盟,也是為了要完成反綠的大業,所以這種沒有價值基礎的結盟也是可以被其支持者接受。
葉耀元表示,在反綠的大旗之下,黃國昌只要說的東西跟民進黨支持的價值相左,那就對了。至於外在環境有沒有改變,到底台灣應該以核能為基礎來發電,還是應該採取其他綠能,這都不重要,反正民進黨過去挺綠能,所以我們要找一個挺核的來跟他們對抗。
葉耀元也稱,假設民進黨現在開始大挺核電,你也可能會看到黃國昌瞬間又從挺核變反核。這就是「為反而反」,民眾黨政治人物與其支持者真正的價值。
葉耀元強調,政治不是一個左右搖擺可以解決的事情,因為政策的決策都會造成受益者與受害者,基本上沒有什麼政策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所以選民在投票的時候,是依據自己的價值觀與政策立場來判斷,哪一個政黨最能代表自己的態度。把自己的未來交給一個為反而反的政治人物,跟一個為反而反的政黨,這種心態跟「投降輸一半」或是「只要我爽有什麼不可以」有什麼兩樣呢?
葉耀元在文末也重申,政治不是兒戲,我們也不應該讓政治被這些把政治當兒戲的人來把持。
顯示全部
留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