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冒1顏色小心「水喝不夠了」
[NOWnews今日新聞] 夏天流汗量增加,身體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就流失大量水分,醫師表示,若不及時補充,還可能傷害到腎臟和泌尿系統。而要知道水到底喝得夠不夠,則可觀察尿液顏色,另外,也提醒民眾,若口渴才喝水其實已經太晚了。
一名大學生在某個暑假的下午,和朋友到操場打了2小時的籃球,滿身大汗;但一時忘了帶水,也覺得忍一下就好,整整2小時沒喝水。到了晚上,個案卻開始感覺渾身肌肉痠痛,甚至走路都覺得腿部無力,尿液顏色變得像「可樂」一樣;緊急到急診檢查,發現是「橫紋肌溶解症」,且出現腎臟功能受損的徵兆。
國泰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傅俊霖說,經過幾天的治療與大量輸液,個案的情況逐漸改善。
水喝太少恐傷腎 醫:慢性病患小心病情加重
傅俊霖提醒,夏天流汗量增加,身體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就流失大量水分;如果不及時補充,不只會感覺口渴、頭暈,還可能傷害到腎臟與泌尿系統。
傅俊霖說明,腎臟就如同一個過濾器,幫助體內的廢物、毒素,透過尿液排出,但過程需要足夠的水分完成。醫師提到,若水喝得太少,尿液變得又濃又少,腎臟的「過濾工作」就會變得吃力,甚至可能造成腎臟臨時失靈,如急性腎損傷等;或是出現橫紋肌溶解,導致腎衰竭。
傅俊霖說,除此之外,當尿液太少,也容易長結石或感染, 包括尿路結石、尿道炎等。醫師表示,慢性病患者也要更為小心,因水分不足對糖尿病患、高血壓或慢性腎臟病人影響更大,病情也可能惡化更快。
至於要如何判斷自己水喝得夠不夠,傅俊霖提到,最簡單的自我觀察就是「尿液顏色」
• 淡黃色:代表水分足夠。
• 濃茶色或深黃色:代表需要趕快補水。
• 顏色像可樂或紅褐色:可能是異常,請就醫檢查。
別等口渴才喝水 醫:15至20分鐘就要補充
傅俊霖也衛教,出門運動時,無論是走路、騎車或登山,身上都應該帶水,因為當口渴再喝時,「已經太晚了。」另外,建議每隔15至20分鐘就喝幾口,會比一次大量喝水更好。
有些人則會認為,飲料就有水分,但傅俊霖說,高糖飲料和含酒精的飲品不只無法補水,反而更容易脫水;且流汗較多的時候,則可適度補充電解質,像是運動飲料等。
傅俊霖建議,要運動應避免正中午高溫時,選擇早上或傍晚時段會較為安全,且要留意穿著排汗、透氣的衣服,幫助身體維持良好體溫,減少水分流失。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