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校學生籲速立《新聞議價法》
[NOWnews今日新聞] 由台大、政大、師大與輔大四校新聞與傳播科系學生組成的「新聞議價法倡議行動小組」今(7)日共同呼籲立法院,儘速通過《新聞議價法》,並設立新聞基金,為優質新聞與民主價值爭一口氣。
大型數位平台如Google與Meta,免費擷取媒體產製的新聞內容,卻掌握龐大廣告收入。媒體在財源萎縮的壓力下,只能依賴業配、政府標案甚至大量製作「農場文」維生,導致新聞品質與公信力雙雙滑落,也迫使許多記者在理想與現實間痛苦掙扎。
台大新聞所學生黃家安指出,現在許多新聞讓人難以分辨是否為業配,記者為了點閱率寫出誇張標題與內容。「如果新聞沒價值,我們就無法堅守原則。」她強調,《新聞議價法》應強制平台付費使用新聞,並搭配由獨立機關管理的「新聞基金」,支持真正服務公共利益的內容與媒體。
輔大新聞系學生郭思嫺表示,平台剝削新聞價值已非個別媒體的問題,而是整體產業的危機。「當新聞業沒錢、沒人,就無法生產高品質報導。」她認為,唯有建立新聞基金,特別是照顧小型與獨立媒體,才能讓新聞回歸專業、不受資本操控。
政大新聞系學生程心也直言:「媒體是民主的第四權,但現在卻逐漸成為政商的傳聲筒。」她呼籲立法者正視此問題,「讓記者不用再為了生計妥協、讓新聞能夠真正監督權力。」
師大大傳所學生詹蕙瑜感嘆,愈接近畢業愈發感受到新聞業的現實與所學的落差。「熱情撐不過制度的冷漠。」她指出,演算法偏好聳動內容,真正有深度的報導反而被邊緣化,青年投入新聞行業的意願也逐年下降。
詹蕙瑜強調:「若我們想讓下一代記者繼續說真話,就必須打造一個可長可久的新聞環境。」她相信,立法通過新聞議價制度,才是挽救產業與留住人才的關鍵。
四校學生共同強調,這不僅是新聞人的生存戰,更是民主社會的保衛戰。他們呼籲立法院各黨團,在《新聞議價法》即將進入協商階段之際,應積極回應社會與青年的訴求,立法保障新聞有價,並透過新聞基金制度性支持優質內容與小型媒體。
顯示全部
留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