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鹽吃太多竟讓血壓衝高腦細胞發炎打架!專家建議減鹽這樣吃

Heho健康

更新於 4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 楊依嘉
鹽吃太多竟讓血壓衝高腦細胞發炎打架!專家建議減鹽這樣吃

2025 年刊登在《Neuron》神經元期刊的研究發現,高鹽飲食會讓腦裡的小膠細胞跑去吃掉星狀膠細胞的突起。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指出,這些突起平常像安全網一樣,幫忙清除多餘的麩胺酸(興奮性神經傳導物),避免神經元過度興奮。一旦保護網消失,神經元就會像踩了油門煞不住,不斷放電,血壓就一路衝高。

清潔隊變「拆屋隊」 小膠細胞角色大翻轉

小膠細胞平常是腦內清道夫,負責清壞死細胞和廢物。但在吃太鹹的狀況下,它們竟然聚集到血管加壓素神經元旁邊,肥肥短短地進入活化狀態,開始吞掉星狀膠細胞的突起。顯微鏡下,研究人員甚至看到小膠細胞的吞噬小體裡,裝的不是壞死細胞,而是一堆星狀膠細胞的碎片等於腦細胞被強制破壞。

神經元暴衝 血壓一路失控

當星狀膠細胞的突起被吞掉,麩胺酸無法清除,堆積在突觸外,讓原本維持大腦活動穩定的NMDA 受體,不停被刺激。血管加壓素神經元就像踩油門的車,放電停不下來,血壓自然持續飆升,這就是所謂的「鹽敏感性高血壓」。

抑制小膠細胞 血壓真的降得下來

張家銘指出研究進一步證實,只要用藥物抑制小膠細胞,星狀膠細胞突起就能保住,麩胺酸回到正常水平,神經元不會亂放電,血壓也就穩下來。雖然這類藥物還不能用在臨床,但已經揭示了一個新方向,未來治療高血壓,不只要看腎臟和血管,腦的角色同樣關鍵。

減鹽吃最實在

在治療藥物還沒成熟之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少鹽。張家銘建議:

  • 自己下廚時少放鹽,多用蒜頭、胡椒、檸檬等天然香料提味。
  • 外食時主動說「少鹽」或要求醬料分開。
  • 少吃零食、罐頭、醃漬物,因為裡面常藏著驚人的鈉。

另外,壓力與發炎會讓小膠細胞更容易暴走。如果又鹹又壓力大,等於雙重打擊。運動、睡眠、情緒管理,都是防止大腦「細胞內戰」的重要保護。

日常低鈉飲食 8 招小技巧

除了從腦細胞機制認識「為什麼要少鹽」,營養師劉怡里提出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實際的減鹽小撇步:

  • 少喝湯、多喝水
    外食很難控制調味,一般調查發現,只要「不喝湯」,整餐的鈉含量可降低三分之一以上。
  • 燙青菜不加醬,餐桌醬料少用
    常見的調味醬每大匙(15ml)就含超過 600 毫克鈉。若一小碟(50ml)混合醬油、烏醋、豆瓣醬,鈉含量逼近 2000 毫克,快等於一天建議量。
  • 白醋取代烏醋
    同樣一湯匙,烏醋含鈉 236mg,白醋僅 1mg,差了 236 倍!喜歡吃辣,可用「生辣椒+白醋」代替「辣椒醬+烏醋」。
  • 烹調多用天然香料
    蘋果、鳳梨、海帶、洋蔥、胡椒、白醋、八角、香草、薑黃等,能提供甜味或鮮味,取代鹽分。
  • 調味包減量 1/3 起步
    泡麵調味包、杯湯鹽包、番茄醬包都能少用,先從「減三分之一」開始。
  • 小心隱藏版高鹽點心
    鹹甜點、玉米脆片、鹹酥類、夾心餅乾、調味堅果、楊桃汁、酸梅汁,都常是鈉含量黑名單。
  • 避開醃製與加工食物
    像榨菜、筍乾、香腸、肉乾、鹹蛋、肉丸、火鍋餃類;燒烤時盡量少點香腸、熱狗、甜不辣、豬血糕等高鹽製品。
  • 注意高鹽麵類
    麵線、油麵、意麵、雞絲麵等含鈉高,尤其乾麵加醬汁更驚人。可降低頻率,並多搭配一份高鉀綠色蔬菜,幫助排鈉。

家裡挑鹽怎麼選?

高血壓患者:可選「減鈉鹽」(氯化鉀取代部分氯化鈉),但 腎臟病患者不適合

腎臟病患者:不建議使用減鈉鹽(氯化鉀取代氯化鈉)。因為腎臟疾病病人排鉀能力差,容易造成高血鉀,反而有危險。這類族群應選擇一般食鹽即可。

一般家庭:可選「含碘鹽」,避免缺碘影響新陳代謝。購買進口鹽時,注意是否標示「碘酸鉀」或「碘化鉀」。

文/楊依嘉、圖/巫俊郡

諮詢專家: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營養師劉怡里
資料來源:A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 response meta analysis of Omega 3 supplementation on cognitive function

延伸閱讀:

「吃太鹹」讓你更餓、含糖飲料喝更多!3關鍵發現鹽分攝取超標

每日少攝取 1 克鹽可減少 4%心臟病風險!「這幾種」食物其實隱藏高鹽分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女童高燒40℃找不出原因!驗出沙門氏菌 醫師驚:兇手是「生雞蛋」

三立新聞網
02

不是碳水害的!醫揪台人肥胖主因:這東西吃太多

EBC 東森新聞
03

比胖更不健康!「1體型」增心血管風險 醫:亞洲很常見

三立新聞網
04

小心荷包大失血!騎車等紅燈時「做1事」最高罰3000元 申訴也沒用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健康指南:早睡才是真女王

揭示規律作息對健康的關鍵影響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