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生豬肉未防護釀禍 72歲養豬翁感染豬鏈球菌腦膜炎失聰
大陸廣東陽江一名72歲從事養豬業數十年的明叔(化名),日前突發高燒、語言混亂,送醫後確診為「豬鏈球菌腦膜炎」(Streptococcus suis),不僅一度昏迷,最終更永久喪失聽力,令人痛心。
根據《極目新聞》與《廣州日報》報導,明叔家人指出,他一向身體硬朗,目前仍飼養約30頭豬。然而不久前,他突然感到身體不適,說話含糊、語意不清。家人緊急送他至鎮上醫院,最初還能簡單對話,但病情迅速惡化,意識模糊、聽力喪失。轉院至廣州後,醫師從其腦脊液中檢出豬鏈球菌,確診為急性腦膜炎。
廣州收治醫師解釋,豬鏈球菌為豬隻常見病原體,感染途徑多為皮膚傷口接觸生豬肉、宰殺病豬或食用未煮熟的豬肉等。醫師強調:「該病起病迅速,病死率高,若不及時治療,恐危及生命。」本案中,病菌已侵犯大腦聽覺區域,導致明叔雙耳永久失聰。
據悉,明叔接受對症治療後,其他身體狀況逐步恢復,但聽力難以挽回。醫師進一步呼籲,養豬戶、肉品處理人員等高風險群,在接觸生豬或豬肉時應加強防護,手部有傷口時務必戴手套,避免病菌經由破皮感染人體。
豬鏈球菌腦膜炎潛伏期通常為1至3天,感染後會出現頭痛、高燒、頸項僵硬、意識障礙等症狀,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出現耳鳴或聽力永久性受損。預防方式包括:避免食用未熟豬肉、正確處理廚具、分開生熟食材及強化個人衛生。
根據我國疾管署資料,台灣2018至2019年間共通報少數案例,包括一名從事小吃業者一側耳聾,另一位退休者則罹患雙耳失聰的腦膜炎個案。此腦膜炎併發聽力喪失是最常見後遺症,約有54%至80%患者出現高頻感覺神經性聽力障礙,且多為雙耳失聰,且多數為永久性。醫師提醒,豬鏈球菌不耐高溫,食材只要徹底煮熟,即可有效殺菌。針對從業人員,更應在操作前後徹底洗手消毒,降低潛在風險。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