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英加相繼承認巴勒斯坦 以色列強烈反彈
加拿大近日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國,與法國、英國並列成為最新一批公開支持巴勒斯坦建國的西方主要國家,使該理念的國際支持度突破140國。但這一舉動雖被巴勒斯坦方面視為鼓舞人心,卻遭以色列政府強烈反對,批評此舉等同獎勵恐怖主義。
根據《CNN》報導,加拿大的立場轉變,反映了國際社會對以色列在加薩行動的不滿正在升溫。從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政策的失望,到國內政治壓力,以及全球對加薩飢荒影像的震驚,種種因素推動了這波承認潮。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期也對納坦雅胡處理加薩局勢的方式顯露不耐,尤其在飢荒問題上雙方分歧明顯。川普渴望在中東達成和平,以奪取包括諾貝爾和平獎在內的國際榮譽,並推動沙烏地阿拉伯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但利雅德已表明,若沒有一條不可逆轉的巴勒斯坦建國路線,正常化談判無從進行。
這場衝突自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Hamas)對以色列發動襲擊、造成約1,200人喪生後,已在加薩造成超過60,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雖然巴勒斯坦建國被視為結束戰爭、釋放人質的可能途徑,但最大挑戰在於未來國家的實際樣貌與治理模式。現代的巴勒斯坦國從未存在,最接近的構想源自1990年代的《奧斯陸協議》(Oslo Accords),當時雙方談判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配合有限度的土地交換。
但以色列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Six Day War)中奪取東耶路撒冷、約旦河西岸及加薩,之後定居點持續擴張,如今已大幅削弱建立連貫巴勒斯坦國的可能性。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目前管轄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但在許多巴勒斯坦人眼中形象軟弱且貪腐,缺乏足夠信任。而納坦雅胡與其內閣核心成員則明確拒絕獨立國家方案,有人甚至主張直接吞併約旦河西岸,並揚言若政府對國際壓力做出讓步,將立即推翻執政聯盟。這些官員曾公開表示,寧可讓加薩居民陷入飢餓,也不願提供糧食援助。
在此背景下,法國、英國與加拿大的承認舉措雖然多為象徵性,但卻讓美國在支持以色列立場上日益孤立。若以色列政府持續缺乏談判意願,這些承認可能不但無助於推進和平,反而促使納坦雅胡更加強硬。然而,隨著更多昔日盟友態度轉向,對川普改變立場的壓力也可能逐漸增強,使以色列在國際外交上陷入更被動的局面。
留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