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網傳讓子宮歸位的按摩手法影片?改善產後問題?不實說法!醫師詳解
網傳「產後問題【漏尿、大肚子、子宮下垂、私密鬆弛、假胯寬等】純徒手一次搞定,無效不收錢」影片。但專家表示,傳言說收攏腹直肌、內臟歸位,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說法,想要改善子宮下垂、漏尿等困擾,可多作凱格爾運動、或是尋求醫療協助,以子宮頸托接、或是人工網膜懸吊等方式處理。
網傳讓子宮歸位的按摩手法影片?
原始謠傳版本:
產後問題【漏尿、大肚子、子宮下垂、私密鬆弛、假胯寬等】純徒手一次搞定,無效不收錢全國可預約,留下你的城市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一)產後子宮會自己縮小、復位 回到骨盆腔根本摸不到
傳言說「產後問題漏尿、大肚子、子宮下垂」、「把小房子給復位上去」。MyGoPen 致電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婦女醫學部婦科醫師何欣諭,她表示正常來說不管是自然產還是剖腹產,產後的子宮都會靠著自己持續的收縮而慢慢變小,正常情況下大概產後的 10 到 14 天左右,子宮就會回到骨盆腔之內的原來位置,而這個位置其實摸不太到,而通常產後 6 周左右,子宮的大小就會回復到跟生產前差不多,所以產後幾周之後再去做按摩、推子宮,其實是沒有什麼幫助的,想要對子宮恢復有幫助的話,像是產後哺乳,會因為身體分泌「催產素」而幫助子宮好好地收縮。
醫:收攏腹直肌、內臟歸位「沒有科學根據」
有些孕婦在懷孕後期肚子比較大、會使用束腹帶幫忙托住下墜的肚子,產後也有束腹帶幫助復原,但何欣喻表示,束腹帶其實並不是絕對必要,子宮本來就會自己縮小、回位,產後束腹帶通常是剖腹產的產婦移動時, 為了避免拉扯傷口,才會使用束腹帶幫助固定剖腹產的傷口,束腹帶跟子宮縮小、復位並沒有什麼關係,傳言說「收復腹直肌」、「內臟歸位」,何欣喻也強調「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說法」。
(二)「肌瘤、肌腺症」凸出於骨盆腔才可能摸到
傳言說「感覺到了嗎?手掌底下有個硬硬的,這就是你的小房子」。何欣諭指出,比較大的「子宮肌瘤」、比較嚴重的「肌腺症」有可能從腹部正上方摸到,產後 2 周左右子宮就已經回到骨盆腔,但是如果肌瘤、肌腺症比較凸出、甚至凸出骨盆腔,這樣就有可能被摸到,產前就有肌瘤的孕婦有可能在懷孕過程中導致肌瘤跟著變大,產後會覺得怎麼子宮一直都還是很大、縮小的不夠,這時候就要用超音波追蹤肌瘤大小、位置。傳言說「摸到硬硬的」、摸到稱為「小房子」的子宮,為錯誤說法。
(三)子宮下垂危險因子多 凱格爾運動有幫助
傳言提到「子宮下垂」、「輕輕一碰就漏尿」,「推上去之後,不會擠壓到下面的小水袋」。何欣諭強調,子宮脫垂主要是因為子宮韌帶、骨盆底的肌肉鬆弛所造成,子宮脫垂的危險因子很多,包括自然生產是最大的危險因子,以及生產次數較多、胎兒的體重較重、生產的時間比較久、或是有用產鉗來幫助生產等等,這些族群的骨盆底組織可能因此受損,此外隨著年紀增長、停經與荷爾蒙的變化,長期咳嗽、便秘、比較肥胖、常提重物等等,這些慢性危險因子會讓病人腹內的壓力增加、使骨盆底的肌肉鬆弛。
臨床上子宮脫垂的嚴重度是依 POP-Q 分為 0 至 4 期共 5 個等級,是否需要治療、怎樣治療主要依脫垂的嚴重程度、以及有沒有影響生活做判斷,嚴重度通常以脫垂的骨盆腔器官有沒有超過陰道口、掉出來一點點、或是完全掉出來等區分,生活影響層面則有下垂感、想尿卻尿不乾淨、反覆的尿道感染、性生活不適等,治療的方式若病人屬於輕微的、還沒有超過陰道口,可以用骨盆底的訓練、像是凱格爾運動,而如果嚴重脫垂、超出陰道口,則可以考慮手術,例如用人工網膜將子宮頸或子宮懸吊固定在骨盆的結構上,但是如果不想要手術、或是不適合手術的人,也可以用子宮托接(Pessary)的方式,在子宮頸放一個環狀的矽膠等等材質的支撐,幫忙子宮不要掉下去、掉出來。
結論
總結而言,不管是剖腹產或是自然產,產後大約 10 到 14 天左右,子宮就會回到骨盆腔之內的原來位置,從肚子表面是無法摸到、按摩到、推到的,而傳言說「身體復位師」幫「內臟歸位」,則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說法,傳言違背醫學學理、傳言說法錯誤。
衛教資源:
國泰新竹健康園區 - 骨盆底鬆弛怎麼辦?媽媽的修復指南
屏東榮總 - 骨盆腔器官脫垂
尿失禁防治協會 - 骨盆腔器官脫垂的手術治療
諮詢專家:
國泰綜合醫院 婦女醫學部 婦科醫師 - 何欣諭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