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健康台灣 5癌症篩檢免費
身體健不健康只有自己才知道,政府不斷提醒民眾定期做篩檢,就是為了能搞早期發現異狀,就早點做治療,提升治癒力。尤其是癌症的篩檢,癌症作為台灣十大死因之首,目前已經有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和口腔癌和肺癌等5大癌症篩檢,而今年也開始推動胃癌的定期篩檢,研究就指出,如果有定期做篩檢,可以大幅降低死亡率、提升平均餘命,甚至降低不健康餘命的比例。
醫院人來人往,這些可不見得都是生病的人。臺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對於健康餘命也逐漸重視,大家開始注意到,定期篩檢才是健康關鍵。
台灣篩檢學會理事長 許辰陽:「在早期的時候,或者是病患不自覺,或者是並沒有症狀,我們只能透過這樣子的,這些敏感的工具,才能達到早期偵測,一旦偵測我們才可以,達到後面治療的目的,所以篩檢跟臨床治療,他是具有加乘的效果。」
每2年一次乳房X光,可以降低乳癌死亡率百分之41;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可以降低大腸癌百分之40;每3年一次子宮頸抹片,可降低子宮頸癌百分之70;每2年一次的口腔黏膜檢查,則可降低口腔癌百分之26。而不止這四大篩檢,目前還有更多的癌症正在推動。
台灣篩檢學會理事長 許辰陽:「包括肺癌這第五癌,今年其實也開始試辦胃癌的篩檢,明年會擴大舉行,我們之所以台灣會選擇,一開始是從四癌篩檢開始,現在往外推展,其實是基於實證,主要需要看我們有沒有適當的工具,以及民眾的可接受性,另外當然是資源的考量。」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希望2030年,我國的平均餘命,能夠再上升到82歲以上,不健康餘命能夠下降20%,這是我們要一起共同努力的。」
據衛福部最新統計,2022年癌症新個案有13萬多人,2024年癌症死亡人數則達到5萬多人,長居台灣十大死因之首。不過和以往不同的是,比起續命,現今癌症講求治癒,所以篩檢的重要在於,越早發現才能越早處理。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