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婚內出軌》親密還是越界?心理師籲「界限VS底線」情侶先溝通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10月31日06:40 • Uho編輯部

日前,藝人邱勝翊(王子)遭男星范姜彥豐控訴介入家庭,男方表示手上握有其妻粿粿與王子的關鍵證據,事件引發熱議。此外,王子在道歉聲明中提到自己「超過了朋友間應有的界線」,也引起網友對後續發展的關注。《優活健康網》摘錄諮商心理師呂宜芳所撰此文,建議情侶或夫妻應找時間討論彼此的界限與底線,有助於維持穩固而長久的關係。

面對你的伴侶,不管是在愛情裡、關係裡、婚姻裡,你們知道彼此的界限跟底線嗎?

  • 界限:是哪些事情做了,會讓對方感到生氣。
  • 底線:是如果做了哪些事情,會讓關係無法繼續下去。

如果你不清楚、不知道,也沒詳細跟對方討論過彼此在關係中的界限跟底線,那麼有可能會出現下列的狀況。

小彥跟薇薇結婚5年了,有個3歲大的孩子,但是在薇薇發現小彥在工作上利用出差的時候,跟同事一起去性交易,對於這件事情無法接受,事後又發現小彥跟其他女同事搞曖昧,讓薇薇再也無法忍受,於是想要離婚。

誤以為大家的界限都一樣

面對這件事情,小彥覺得嫖妓花錢交易又沒有什麼,每個男生都會這樣,又沒有投入感情,不算真的出軌,不懂薇薇為什麼要這麼在意。關於女同事的部分,小彥覺得只是同事間的關心跟聊聊天,又沒有發生關係,就不算出軌,所以對於薇薇在意的部分,完全無法理解,覺得薇薇太小題大作了。
薇薇在聽了小彥的說法以後更是氣得火冒三丈,覺得如果早知道小彥是這樣的想法跟價值觀的話,根本就不會跟他結婚⋯⋯
在薇薇的世界裡,他覺得嫖妓、性交易、跟異性搞曖昧,這些行為都是對婚姻的不忠,本來就都是不行的,這不是很正常的認知嗎,所以薇薇才覺得,如果早知道小彥的界限跟價值關與自己如此不同,根本就不會因此而選擇進入婚姻。

每個人的界限與底線都不同

不管是小彥跟薇薇的經歷,我也看過很多伴侶或夫妻,在交往或是進入婚姻前,根本從未曾跟對方好好的去溝通,討論兩個人在面對關係時的界限跟底線分別是什麼。也因為這樣,當事情發生以後,其中一方根本就不知道,原來另一方不能接受這些行為。
然而進一步瞭解,卻發現有些伴侶覺得,這些界限不是理所當然的應該被知道嗎?所以就從來沒有去討論過,通常需要討論時,都已經是界限被踩被侵犯的時候了,也為關係帶來了無法抹滅的傷害。

為什麼要討論界限跟底線?

於是為了避免上述的狀況發生,在兩個人進入一段關係以後,當然最好在剛交往時,當然如果在交往前就能去談論到又更好。
兩個人好好的討論彼此在關係中的界限跟底線,可以讓我們知道,雙方可以接受跟不能接受的行為是什麼,因為有些我們以為可以被接受跟不能被接受的行為,在對方可能是跟我們認知不相同的,所以如果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去聊聊背後的原因,也幫助我們更加了解彼此,而這樣的了解也才能夠幫助我們長久的維持關係。

  • 知道彼此的界限避免侵犯:當我們知道彼此的界限跟底線在哪裡的時候,我們就能避免做出傷害關係的行為。
  • 增加關係中的安全感與信任感:當我們知道彼此的界限與底線並能遵守時,那麼我們在關係中會感到安全,因為我們在意的事情不會被破壞,而這也幫助我們增加關係的信任感。
  • 避免造成對關係無法挽回的傷害:避免因為不清楚彼此在意跟無法接受的事情,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做出了傷害關係的行為,而造成關係無法挽回的傷害。
  • 增加對彼此的了解:有時候我們在意的事情,對方可能不覺得有什麼,因此需要去對話與討論,才能增加彼此的了解與達成共識。
  • 減少認知上的落差:透過討論來幫助我們減少認知上的落差,像是避免肢體上的接觸,那麼是什麼樣程度的接觸,兩個人的認知可能不同,而這個不同可能就會引發彼此的介意,所以討論清楚才能減少認知上的落差。

因此,如果你不知道你的伴侶有哪些界限跟底線,或是現在想起來好像有點模稜兩可,不太肯定的話,那麼建議你,找個時間先把自己的界限與底線列清楚,並思考背後讓你在意、以及無法接受的原因。

想清楚之後,找時間與你的伴侶聊聊,來幫助你們清楚彼此的界限與底線在哪裡,也增加兩人對彼此的了解,讓你們的關係可以更加穩固與長遠。

(本文獲諮商心理師呂宜芳授權轉載,原文為:【關係中的界限與底線】事先討論說清楚,才能讓關係走的更遠)(首圖來源:Meigo粿粿臉書粉絲頁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2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3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4

男子「尿尿分岔」慌了 醫:40歲以上注意!有癌變可能

鏡報
05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健康2.0
06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