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芭蕾教我的事:摔倒,是為了更優雅地站起!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更新於 7小時前 • 發布於 08月04日01:20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文/申藝莉;譯/葛瑞絲

spotting 定點法:打算坐在那裡到什麼時候?

在芭蕾中轉圈時,即使身體轉動,也要盡可能固定頭部,在最後一刻再快速轉動。這是盡可能固定視線來欺騙大腦、防止頭暈的技巧。在 pirouette(旋轉)、soutenu(支撐)、chainés(連鎖旋轉)等多種轉身動作中都需要。

我有「樓梯恐懼症」,上樓梯沒問題,但要下樓梯時,我總會盡量貼著牆走,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邁開腳步。我之所以會對樓梯感到恐懼,是因為我在1990年代中期經歷過一次驚險的事故。在如今已消失的西小門(按:位於首爾市中區)東側廣場入口處,曾經有一段長長的樓梯,某次我跟人約了午餐,卻因為遲到而匆忙趕路,一不小心被褲腳絆到,整個人滾下樓梯。可能是因為發揮了求生本能,在手腳慌亂保護之中,頭部安然無恙,只是膝蓋破皮出血、全身多處瘀青。雖然沒有受重傷,不過這次意外仍讓我在許多人面前出盡洋相,那羞愧不已的記憶至今仍歷歷在目。

儘管已經是將近30年前的事,但那一次重摔的回憶,還是讓我每次站在樓梯前都畏畏縮縮。但又能怎麼辦?如果沒有電梯或手扶梯,我仍必須克服恐懼、邁出步伐。然而,在跳芭蕾舞時,我也經歷了這樣的時刻,在做 pirouette 這個原地旋轉動作時,我不只摔過一次,而是重摔了兩次。

當時我上課剛滿一個月,第一次學 pirouette,畢竟是這輩子第一次學轉圈的動作,當然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到好。原本應該要在單腳腳尖站立的狀態下轉圈,卻因為失去平衡而摔倒在地。當時,我不僅害怕,又感到頭暈目眩,呆坐在地上好一陣子。

後來,老師走過來關心。我說,多虧是肉多的大腿和臀部著地,雖然有點痛,但似乎沒有大礙。老師一聽,說句「太好了」,便接著說:「本來就是要先摔倒,才能再站起來。如果沒什麼大礙的話,現在就慢慢站起來吧!你打算坐在那裡到什麼時候?」

聽到這句話,我胸口沒來由地一陣發熱,過去人生中那些跌倒、摔跤的瞬間一幕幕浮現在腦海裡。「是啊,當時真的很辛苦,但我還是站起來了,正是因此,才能堅持到現在……。」這次也是因為有老師嚴厲的鼓勵,我才能甩開羞愧感,重新再站起來。

摔過一次就算了,我實在不想再摔第二次,之後幾個月,我反覆練習 pirouette。雖然一開始怎樣都做不成,但不知哪天開始竟突然成功了,但問題是,我做不到在 pirouette 和所有轉身動作中需要的 spotting(定點法)。

跳芭蕾時,身體必須要熟悉 spotting,這樣旋轉時才能快速轉動且不頭暈,甚至能轉超過一圈,最後達到兩圈、三圈。不過,我連嘗試 spotting 的勇氣都沒有。好不容易能轉圈了,萬一為了嘗試新技巧又摔倒怎麼辦?光是這個念頭就讓我不敢輕舉妄動。

於是,儘管老師質問我「什麼時候要開始 spotting」,我還是假裝沒聽見,停留在頭和身體一起慢慢轉動的程度。但是,不能因為害怕就永遠逃避。在進入基礎班的第六個月,原本生疏的動作我都已經相當熟悉,只有 spotting 依然沒有進步。我想,要是無法克服這道難關,就絕對無法再進步,於是那天我鼓起勇氣,在上課時嘗試在 pirouette 的過程中做 spotting。

J老師告訴我一個隱藏祕訣:「就像把橡皮筋拉到極限後『啪』地彈出去一樣,像那樣轉頭看看。」我照做之後,好像終於抓到感覺了。為了表現出橡皮筋彈開的感覺,我練習了很多次,甚至聽到「差不多快成功了」這樣的稱讚。然而,最後在我想要一次做到完美時,身體突然傾斜,重重地摔到地上。可能是因為太心急了,導致頭部用力過猛,破壞了身體的平衡。

雖然這次也是比較有肉的部位落地,但第二次並沒有比較不痛,再加上我在基礎班年紀最大,所以比第一次摔倒時更丟臉。我忍著痛、咬牙站了起來,J老師故作鎮定地壓下驚訝神情,用輕描淡寫的語氣安慰我:「轉身本來就是要邊摔邊學。以前我練 pirouette 的時候也摔了不知道幾次,往前、往後都摔過。」為了減輕我的尷尬感,她貼心地替我解圍,讓我不爭氣地鼻酸起來。

隔天沒有芭蕾課,我跟往常一樣到社區健身俱樂部的團體教室,獨自練習前一天做得不太順的動作。我順過各種動作,最後只剩下 spotting 及 pirouette,但前一天疼痛的記憶卻讓我猶豫不決。「萬一嘗試後又摔倒怎麼辦?還是不要做好了!」「不,如果因為害怕而逃避,那我永遠做不到,一定要試試看。」經歷一番掙扎後,最終我選擇了後者,我不希望自己因為害怕而就此一蹶不振。

我努力穩住情緒、小心翼翼地轉身,一次、兩次、三次……當我發現轉了好幾圈也沒有摔倒後,就盡我所能開始加上 spotting。雖然完成程度還說不上令人滿意,但我至少克服了恐懼。「沒錯!你真棒!」我在心裡大力稱讚自己。
***
第一次把自己在學芭蕾的消息寫到臉書(Facebook)上時,我不只收到「為你加油」的留言,也有同樣多條留言告訴我:「你已經有年紀了,小心不要受傷。」看著那些字句,我不禁苦笑,心想「看來我年紀真的不小了」,或許我在某些人眼中,是那種做些新嘗試就很容易受傷的人。

當我跟高中同學提起轉圈摔倒的事情時,也收到了類似的指責:「欸,你年紀也不小了,就不能把芭蕾當興趣、挑簡單的動作做就好嗎?做你能做的就好,太難的動作直接說做不到。何必為了出風頭,把自己搞到跌倒?」我們已經很熟了,她才能這麼直言不諱地說出內心話,但我堅決地告訴她我無法那麼做,既然開始學芭蕾,我就想盡力做到最好,況且,說不定未來我即使想做也做不了,所以在那個日子到來之前,我都會一直魯莽地衝撞。

在過去33年,我在工作崗位上也是抱著同樣的決心,即使摔倒,也會馬上拍掉身上的灰塵,重新站起來,這是來自我不服輸的性格,我不希望等到以後想做也做不到時才後悔,所以不管怎麼樣,能做的時候就要去做。

在2020年年底,我傾注多年熱情、擔任主持人的深夜談話性節目《通宵討論》,因公司狀況不得不結束,那時我也抱著同樣的想法。

《通宵討論》在韓國電視臺的所有談話性節目中,直播時間最長,使得此節目從一開始就相當具有話題性,因為其他競爭節目的直播時間是70分鐘或100分鐘,但我們的節目長度超過3個小時,從週五晚上12點開始,到週六凌晨才結束。真可說是極限節目,甚至在第100集特別節目時,製作組一致表示「我們真的通宵一次看看」,結果創下直播時間5小時31分鐘的最長紀錄。仔細想想,那時到底是哪來的精力能撐下去,連我自己都忍不住搖頭。

這節目的起點是2013年的夏天,我隨口向當時的社長孫石熙提出了一個企劃點子。那時韓國政治對立的狀況就跟現在一樣,使得社會嚴重分裂。我問:「一、兩個小時的對談根本無法得出結論,讓雙方代表通宵討論怎麼樣?如果彼此都能說出所有想說的話,是不是更容易獲得共識?」沒想到社長回我一句「誰提誰負責」,因此,我一肩扛起企劃、製作人兼主持人的責任,長達七年兩個月。

雖然是我提出來的,但實際在一個地方一動不動、坐3個小時以上並不容易,更別說還得在大聲講話、立場完全相反的辯論嘉賓之間斡旋協調,我一刻也不能鬆懈。在直播過程中,也有很多令人冷汗直流、衝突一觸即發的瞬間,某次有個立委討論到一半,情緒激動到離開攝影棚,許久都沒有回來,讓所有人焦急不已;還有一位來賓在直播前幾個小時,以「上級指示」為由,臨時取消出演,各種令人頭痛的突發情況,幾乎沒完沒了。

遇到這種情況,也只能勉強一關關撐過去,一邊解決問題,一邊累積製作節目和主持的實力。

除了來賓的狀況之外,我也有個說不出口的困擾。由於節目沒有休息時間,我得長時間守在主持人的位置上,所以連一杯水也無法放心地喝。如果是來賓,偶爾離席去解決緊急的生理需求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只要把畫面聚焦在其他正在發言的來賓身上就行了;但是主持人不能任意離席,所以就算咳嗽、口乾舌燥,還是只能吞著口水忍耐。

有一次,我的腰突然劇烈疼痛,完全無法挺直、甚至走不動,讓製作組非常擔心,但是真的坐上主持人的位置後,我竟然能表現出一副沒事的樣子,彷彿腰痛的人不是我。直播必須順利進行的責任感和緊張感,讓我瞬間忘了嚴重的腰痛,這件事也讓我感受到人體的奧祕。

這麼多年來,我傾注一切到這個節目,實在無法輕易道別。聽說主持節目的人一旦離開鏡頭,就會出現嚴重的戒斷反應,但是對我來說,比起無法再上電視的遺憾,更令人惋惜的是,我在製作長時間談話性節目的過程中累積的技巧和人脈,失去了用武之地。雖然我無論如何都想找辦法再次用上這些軟實力,可是我和同事都長期處於非常疲憊的狀態,所以決定先充電一段時間。當我擺脫定期熬夜的生活後,終於能好好睡覺,也透過規律運動恢復健康,而且在逃離直播的壓力後,頭腦也感到輕鬆許多。

就這樣休息一個多月後,我決定與想要大展身手的製作人晚輩,合作進行新的挑戰,但這時公司經濟狀況窘迫,無法期待得到經費支援;因此,我們反覆思考該如何在幾乎零成本的情況下製作內容,結果就推出了 YouTube 版的《通宵討論》。

與電視上播出的談話性節目相比,YouTube 版的製作環境簡直惡劣至極,拍攝地點不是正規攝影棚,只是在公司內部的休息空間,找一個角落架了幾臺攝影機;我則在沒有寫手的情況下,自己準備腳本,再加上沒有預算聘請攝影師,每次都是有空的製作人輪流掌鏡,其中也有人是大學畢業後第一次拿起攝影機,並問:「欸,這要怎麼用啊?」晚輩們一邊努力回想使用方式、一邊學習操作,那畫面令我印象深刻,既讓人心疼又逗趣。就這樣,所有人都是硬著頭皮在不熟練的狀態下先做再說。

就算不提經費的問題,離開熟悉的電視畫面、轉戰陌生的 YouTube,這本身就是超乎想像的艱難挑戰。為了迎合受眾偏好的簡潔與快速節奏,製作人需要重新學習剪接方法,馬上進入重點,我也得習慣以輕鬆自在的方式主持。光是討論字幕該上得多直接,意見就已經嚴重分歧,持續一、兩天僵持不下。

我在 YouTube 界是個新手主持人,對於晚輩製作人提出「再放開一點」的要求,一開始也很難接受,就連大部分 YouTuber 都能撒嬌似地說出的臺詞:「記得按讚加訂閱哦!」也讓我感到很難為情。第一次拍攝時,製作人反覆地說:「氣氛要再開心一點,我們再拍一次。」也一直建議我改變姿勢和表情,不知道重拍了多少次。

幸運的是,後來我們越拍越起勁,也開始有了變化。當我們關注到 YouTube 的命脈在於點閱率和觀看次數後,便拓展了來賓的類型。初期主要訪談對象是我在談話性節目中認識的政治人物,後來逐漸朝著擁有廣大粉絲群的藝文人士進攻;同時,我覺得採訪方式應該要有所改變。我得到的結論是:訪問政治人物的重點,在於提出尖銳且意想不到的問題,藉此獲得獨家新聞;相反地,採訪藝文人士時,要做深度的討論,甚至問到粉絲會很好奇的細節之處,這樣才有競爭力。

因此,邀約來賓後,我總會抱著要成為鐵粉的心情,像做研究一般準備許多非常細的問題。多虧有這麼做,每次上傳新採訪影片後,都會有人留言說:「這位主持人肯定也是○○○○(該來賓的粉絲名)。」讓我不禁莞爾一笑。

也許是這樣的策略奏效,後來節目知名度增加,被譽為「值得一看的節目」,也接連約到許多話題度高的來賓。其中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們搶在所有電視節目和 YouTube 頻道之前,採訪到當時因韓劇《我的出走日記》和電影《犯罪都市2》而獲得超高人氣的演員孫錫久。他上的那集節目觀看數爆漲,衝上 YouTube 發燒影片第一名。在數不清的留言中看到「孫錫久一定要把這集節目放入個人簡介」這樣的誇讚時,真不知有多欣慰!

如果我和同事們因跌倒而受挫,一直沒再重新站起來,絕對無法做到這樣的事。當時我們竭盡全力製作的談話性節目被收掉,其實沒有人批評我們,或建議我們再嘗試什麼,但我們知道,如果就此打住,以後一步也無法前進,所以我們撢掉身上的灰塵,自己站起來,做了沒有任何人吩咐的事。在沒有一毛錢的情況下,我們離開了熟悉的電視節目,挑戰製作能適應陌生 YouTube 環境的內容,而這樣的決定,讓我和同事因而變得更堅強,也更柔軟。

即使再次摔倒,我也不會耽溺於恐懼中,因為要摔倒才能重新站起來,也是因為只有拍拍身子再站起來,才能變得更堅強。

※ 本文摘自 《五十歲後的優雅》,原篇名為〈spotting 打算坐在那裡到什麼時候?〉,立即前往試讀►►►

五十歲後的優雅:縮得越深,便能跳得越高,優雅而堅韌地穿越人生。來自一名中年的芭蕾初學者。 - 申藝莉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五十歲後的優雅》電子書 -   ★Yes24 9.8星、韓國阿拉丁9.6星、教保文庫9.1星  韓國三大書店強力好評推薦!  「芭蕾教會了我,縮得越深,便能跳得越高。」  韓國JTBC首位...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松山機場等地傳跳電! 台電:新北捷運局挖損輸電線路釀電壓壓降

台視
02

長榮BR271掛「7700」緊急代碼!起飛「空中卸油」10秒Mayday對話流出

三立新聞網
03

10天2病患術後亡 高市網紅減重醫師遭勒令停業2個月

自由電子報
04

7月底熄燈!旅客到機場才知「航空公司倒了」:解鎖人生

三立新聞網
05

台灣人洗腎位居第1名 台大名醫揭真相:全世界沒有健康食品

壹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一群人的善念延續 雲林志善環保行善協會成立 守護環境、關懷弱勢

觀傳媒

寶媽推嬰兒車搭捷運!「輾到路人的腳」遭瞪 怒開噴:又不嚴重

TVBS

集氣!棕熊「小喬」疑腫瘤復發 北市動物園啟動安寧照護評估

CTWANT

女兒讀私小遇「嚴格」老師變得愛哭失眠,醫師媽果斷轉學:嚴格不是兇,尊重才是教育的起點!

媽媽寶寶

温貞菱、丁寧《倒數回擊》入圍亞洲影視內容大獎

青年日報

(有影片)/國道清潔工被撞好險!彰化醫院施微創手術重獲自由呼吸

觀傳媒

螢火蟲航太拿下NASA 新合約,執行 2029 年月球南極多探測器任務

科技新報

王義川嘲諷女性外貌挨批 民眾黨彰化黨部:停止嘲笑女性外貌

觀傳媒

彰化縣田尾鄉第二、三選區合併 明年地方選舉實施

觀傳媒

員林諾貝爾幼兒園舉辦第31屆畢典 劉美蘭園長感恩謝幕譜下完美休止符

觀傳媒

書法學會拜會本報 宣傳南書盃

中華日報

仁愛基金會攜手仁愛長庚醫院 父親節前夕關懷獨老送物資

台灣好新聞

OSAMU GOODS快閃店活動南美館二館登場

中華日報

修復才兩年 三山國王廟漏水

中華日報

整修未全部完成 廟方盼集水槽與神房彩繪一併審議

中華日報

丹娜絲颱風重創臺南 議員林冠維要求市府爭取電桿地下化工程經費

中華日報

台中在地人激推!惹鍋后里店成旅客必訪名店,鄰近麗寶樂園的高CP值人氣鍋物

姊妹淘

【戀愛小教室怎麼紅?】Anna欸娜用內容逆轉人生

CTWANT

天赦立秋雙吉日 天壇湧人潮

中華日報

颱風「楊柳」醞釀中! 吳聖宇:恐走巴士海峽接近台灣

自由電子報

玉皇宮義賣補運金 籌設口腔中心

中華日報

領50萬做裝潢? 警銀聯手揭穿假投資陷阱

中華日報
影音

咖哩究竟拌不拌? 中信兄弟王威晨「偏激不拌派」

華視影音

咖哩究竟拌不拌? 中信兄弟王威晨「偏激不拌派」

華視新聞

搶「鮮」一步!鍋烤節首納「蔬食組」不葷主義上榜 中市經發局長親自貼紅榜

觀傳媒

強烈西南氣流重創彰化 多處排水系統與防汛設施嚴重損毀

觀傳媒

(有影片)/彰化榮家剪紙迎父親節 百歲長輩巧手創作傳遞滿滿祝福

觀傳媒

7月底豪雨致災 中市水利局積極啟動災後重建 全力修復市民家園

觀傳媒

還在煩沒地方創業?彰化「圓林園青創基地」熱烈招募中

觀傳媒

農村領航獎 溪口台部落主席獲肯定

中華日報

(有影片)/雲科大青創設計聯展在彰美館 73件作品展現青創設計力!

觀傳媒

桃園會展中心迎國際生醫盛會 ISOMRM與BIOMED-X共築生醫科技新紀元

觀傳媒

(有影片)/夏日英語不打烊 福德國小英語農場體驗課 翻轉暑期學習模式

觀傳媒

心臟功能剩不到兩成 中榮醫:植入式長效型左心室輔助器神救援

觀傳媒

東方美人茶評鑑 銅鑼曾郁芳奪特等獎

中華日報

松山機場大跳電「傳班機延後」 北捷手扶梯停擺!台電親曝原因

CTWANT

嘉基深耕泰國大谷地 推動醫療公衛建置診所年底啟用

觀傳媒

快來對獎!威力彩頭獎上看2.1億 最新獎號出爐

台視

張麗善訪花蓮 徐榛蔚導覽七星潭疊石藝術

中華日報

苗栗海洋觀光季 放流11萬尾魚苗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