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英國「有沒有變得更好」?脫歐後經濟與民意的真實答案

科技新報

更新於 17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英國到底有沒有因為脫歐而「變得更好」?最直觀的證據,還是放在新一季的經濟成績單與民意變化──2025 年第二季英國 GDP 季增 0.3%,雖低於第一季的 0.7%,但仍優於英國央行與多數經濟學家原先預估的 0.1%,6 月單月更是月增 0.4%,帶動本季「勉強正成長」;不過同一時間,企業投資季減 4%,顯示景氣動能脆弱、企業對前景保守。

有些人認為僅用一季GDP或一張民調難下定論,但把視野拉長到英國官方獨立機構OBR(預算責任辦公室)對脫歐影響的長期估計,就能看見結構性問題:英國進出口量相對留歐情境將長期低15%,貿易強度下降帶來潛在生產力約4%的持久拖累。OBR在2024年更新並在2025年持續引用的分析認為,這些假設「大致正在兌現」。

與此同時,輿論已經持續兩年呈現「後悔脫歐」的狀態。YouGov在2025年初與年中的調查先後指出,55至56%的受訪者認為離開歐盟是錯誤;Ipsos在2025年初的調查也顯示54%的英國人認為脫歐決定不正確。

這樣的趨勢並非偶然發生,而是逐步累積的民意逆轉。

民意「悔脫歐」:想靠近歐洲,但也清楚重返不容易

如果只看月度與季度走勢,2025年英國經濟並非沒有亮點:6月GDP月增0.4%,讓第二季最終以0.3%的季增作收,略勝預期;但路透社也強調,企業投資季減4%、就業市場轉冷,提醒這波回溫缺乏紮實投資支撐。這代表疫情後的補庫存、提前發貨與公共部門支出等一次性因素逐步消退,結構性問題(生產力、貿易成本、技術投資不足)仍在。

貨幣政策端,英國央行在2025年8月把基準利率從4.25%下調至4%,且以5票對4票的分裂表決通過,央行亦警告通膨仍高、就業降溫未定,後續降息速度恐放緩──代表目前應該要注意經濟增長大幅趨緩、景氣並沒有走向復甦。貿易結構方面,英國2024年的總出口為8,730億英鎊、總進口9,060億英鎊,整體逆差約320億英鎊。歐盟仍占英國41%的出口與50%的進口;服務業出口相對強勁,對歐盟與非歐盟市場分別較2019年實質增加約19%與23%,但貨品貿易逆差仍龐大,服務業盈餘無法完全抵消貨品赤字。服務業是英國的護城河,但貨品貿易成本與邊境摩擦,仍是脫歐後的結構性傷口。

根據YouGov的年度調查指出,且多數人雖不滿脫歐結果,卻也不把「立刻重返」視為短期優先。理解這個「矛盾」很重要:它代表英國社會希望修補對歐關係(減少邊境摩擦、簽署獸醫協議、技術標準互認等),但對「重入歐盟、放棄例外條款」仍是一個現實考量點。

進一步來看「英國重返歐盟」的接受度:同樣由YouGov在2025年中的調查顯示,法、德、義、西四國民眾多數支持英國重回歐盟;但若英國保留過去的「特例」(不採用歐元、不加入申根),支持度明顯下滑──英國國內也一樣:54%贊成重返,但若要放棄過去豁免,支持度降到36%。這說明「重返」若發生,政治代價與政策整合成本都很高。

川普第二任期,對英國到底有什麼影響?

而美國的關稅政策,也讓這件事情變得更加複雜:美英於2025年中宣布一組有限的關稅安排:美方把英國製汽車輸美的稅率對配額10萬台降到10%(之前一般稅率高得多),另對鋼鋁設定配額制避開25%的懲罰性關稅。這些措施在政治上可被解讀為「關係穩定」,但在經濟上屬小而有限,因為汽車出口的配額規模本來就接近英國對美的年出口量上限,而且鋼鋁仍在高關稅的框架下以「豁免配額」方式管理。

再者是英國對歐策略的相對權重上升──即便英美有象徵性的降稅與配額安排,但在英國整體貿易版圖中,歐盟仍為大宗貿易夥伴,且貨品通關、標準互認、農食檢疫(SPS)這些「非關稅障礙」才是英國企業想解決的當務之急。換言之,英國與歐盟修補技術性協議的邊際效益,可能遠大於任何短期的英美貿易安排。

也因此,我們很容易理解為何2025年的英國輿論與企業社群,多把焦點放在「英歐貿易與監管的細節修補」,例如前述的醫療協議、化學品法規、專業資格互認、資料跨境傳輸的適法性等。當前的「微調路線」更貼近現實,能否降低邊境摩擦與合規成本,決定英國中小企業的出口意願與投資循環;而這些都不是英美關稅協議能解的題──美國不可能取代歐盟的重要地位。

英國沒有比脫歐前更好,但正在修正路線

以目前的所有狀況整合來看,英國在脫歐後「沒有變得更好」:目前的成長都是屬於短期的景氣反彈,而企業投資轉弱、就業放緩、央行的保守降息都說明狀況仍不牢靠。

而從川普第二任期對英國的影響來看:英美之間只達成有限、短暫的降稅安排,對經濟成長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美歐、美中之間的「暫緩升溫」只能算止血,全球關稅不確定性仍高。這些外生變數使英國更須把修補英歐經貿關係擺在前面。這不是口號,而是讓服務業優勢跑得更快、讓中小製造業有意願回到歐陸市場的現實工程。正如路透分析脫歐的專欄所言:「忘了川普,英國真正的大獎在歐盟。」

若未來兩年年英國能把「英歐技術性協議的修補」制度化、把服務出口的優勢用數位貿易與資料跨境規則固化,加上英國央行漸進降息帶來的融資成本緩解,英國有機會把眼前的「弱增長」變成可持續的成長。但若企業投資持續轉弱、貨品關卡摩擦不減,或全球關稅戰火再起,英國可能又回到「低成長、低投資、低生產力」的迴圈。

脫歐不是一場能用一次公投定出勝負的比賽,而是一個長期的政治經濟工程。要把「沒有變得更好」修正為「還可以變好」,關鍵不是再辦一次公投,而是把每一個降低摩擦的細節協議,好好重新跟歐盟談回來。

民意面同樣呈現這種拉扯:多數人已認為脫歐是錯誤,但也不急著辦「重返公投」;英國國內對「要不要放棄過去的豁免優勢」缺乏共識,而歐陸主要國家對英國回歸不願再給特殊待遇。換句話說,即便「想回頭」的人變多了,但如何「回得去、回得好」是一連串更難回應的問題。

(首圖來源:Unsplash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和泰車16.5萬輛年銷售目標不變,如何做到逆勢成長? 看美國車零關稅,車市龍頭這麼說

今周刊
02

快訊/全球央行總裁評比出爐 楊金龍重回A級總裁

三立新聞網
03

誰賣的?台積電最後一盤爆5668張賣單下殺15元 終場收1160元重挫30元

經濟日報
04

房市慘澹!有錢人也不買單「200萬俱樂部」掰了…他揭賣不動真相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最新消息

關稅戰下怎投資?2專家給答案:留意3風向球

NOWNEWS今日新聞

歐洲市場成營收黑馬 雄獅賴一青:不做「短打價殺」價格收在最好

CTWANT

民眾買房申貸困難?董座凌忠嫄:台銀的水龍頭已經開很大了

信傳媒

別再送娃娃、巧克力了 七夕禮物NG排行出爐

NOWNEWS今日新聞

謊稱波士頓動力,台北市導入中國宇樹科技機器狗被踢爆緊急喊停

科技新報

演唱會經濟崛起 帶動高雄觀光起飛

工商時報

13家融資租賃業9/15納管 違法最重罰千萬

NOWNEWS今日新聞

IDC 大幅上調今年智慧手機市場預測:iOS 成長加速帶動反彈

科技新報

市場靜待美通膨數據 新台幣連3貶收在30.588元

中央通訊社

股神再加碼三菱商事、激勵市場情緒!日股收紅

新頭殼

從機場直連迪士尼樂園!上汽集團Level 4無人駕駛計程車渡假區專線已開始營運,可免費體驗!

CarStuff人車事

AI淪犯罪頭頭?Anthropic報告揭駭客勒索新手法:「Vibe hacking」是什麼?

數位時代

德淵:印度2廠今年量產 越南擬再建新廠(圖)

中央通訊社

「14檔基金」領先大盤創高!群益馬拉松績效2113.4%

民視新聞網

印地安Indian Chieftain與Challenger雙雄並峙,性能與自由的極致共鳴!

SiCAR愛車酷

7月景氣燈號持續亮綠燈 民間消費成長但國際因素影響大

民視新聞網

MIDO瑞士美度表Prime-Time Event 2025盛大揭幕全球首發 Multifort TV Chronograph 計時碼錶系列泰國首次亮相

SiCAR愛車酷

7月景氣燈號連3綠(2)(圖)

中央通訊社

7月景氣燈號連3綠(1)(圖)

中央通訊社

【最新消息】台美加速無人機合作,「7檔概念股」強勢上攻!

CMoney

新應材、南寶、信紘科合資5億 成立新公司

NOWNEWS今日新聞

外資賣超96億元 砍0050逾1.6萬張最多

中央通訊社

信邦認購Swobbee無擔保轉換公司債 持股低於1%

工商時報

外資熱錢匯出 新台幣連十日收3字頭

工商時報

不知道怎麼買車?跟著趨勢走就對了!2024年全球最暢銷10款汽車

SiCAR愛車酷

BMW集團已交出第300萬輛新能源車,誰說沒有純電宣言賣不好車?

SiCAR愛車酷

柏林愛樂攜首席指揮 Kirill Petrenko 首度獻演台灣Mercedes-Benz 與牛耳藝術共同呈獻殿堂級藝術盛事

SiCAR愛車酷

台積電美國新廠最新動態:開始建造全新工業再生水廠 每滴水都再利用

經濟日報

LEXUS ELECTRIFIED 全球350萬台榮耀限量主題活動,邀您探索電動化的無限可能

SiCAR愛車酷

即將卸下台積電董事身分 劉鏡清:這家公司集結台灣最聰明的人!

太報

雄獅:歐洲市場擔綱營運黑馬(圖)

中央通訊社

國發會啟動「創業大聯盟競賽」 單隊最高可獲1,000萬

中央廣播電臺

台積電衝刺1.4奈米製程 投資上看1.5兆元、穩固龍頭地位

商傳媒

卓揆要金融貸款「水龍頭開大點」 公股銀紛表態

中央廣播電臺

鉅亨買幣速報 - 以太幣(ETH)24小時成交量超過24.35億美元,BETA(BETA)24小時漲幅達64%

anue鉅亨網

台灣諾基亞劉明達:接洽緊急救難、醫院合作

NOWNEWS今日新聞

衛福部次長呂建德喊話蔣萬安:希望每一分錢都能花在刀口上

新頭殼

BTCC 贊助紅鷹傳奇高爾夫日,愛華頓主帥莫耶斯出席

Knowing

GoPro 對決 DJI?運動相機 GoPro 傳出將在 2026 年推出 Vlog 專用相機

三嘻行動哇 Yipee!

中央大學攜手英特爾、華碩成立AI PC創新實驗室 合作群聯推動AI教育

anue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