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中山大學氣膠中心:室內空品是隱形健康殺手

青年日報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K-12學校及教育場域室內空氣品質改善論壇」昨日舉行,邀請中山大學附設幼兒園約60名學童獻唱《寶島曼波》,象徵下一代對清淨校園環境的期盼。(中山大學提供)

記者孫建屏/高雄報導

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環境工程研究所,攜手臺灣室內環境品質管理協會,昨(25)日共同主辦「第7屆空品週」南區場-「K-12學校及教育場域室內空氣質改善論壇」,邀請產、官、學、研與NGO代表齊聚一堂,從校園出發,描繪改善室內空品的藍圖,讓社會正視「看不見卻影響深遠」的室內空品議題。

論壇中,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特聘教授袁中新分享研究成果,在他分析超過60所K-12校園的教室、辦公室及圖書館空品特性,並結合過去擔任地方環保局長期間,校園室內空氣品質治理的在地推動經驗,提出校園室內空品改善方法。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江哲銘則以「室內空品政策的未來與ESG」為題,介紹會呼吸的綠建築與

永續校園的重要性,涵蓋綠建材源頭管制、健康通風設計到以人本健康為核心的建築科學;高雄市

文府國小教師團隊謝瓊儀、林佩玟、陳慧如分享實務經驗,透過帶領學童擔任空品小志工與設計實

驗,培養學童探究空品學習路徑的認識與能力。

此外,嘉南藥理大學室內空氣品質研究服務中心主任蔡瀛逸則從《室內空氣品質法》推動歷程切入,說明政府在治理室內空品的角色與挑戰,並舉校園導入新風換氣系統改善室內通風的具體實例。

臺灣室內環境品質管理協會榮譽理事長鄭仁雄期許論壇能匯聚產、官、學、研及社會各界力量,共

同關心並推動室內空品政策,確保公共健康,並建立相關產業生態鏈,創造共贏局面。

「我們以為躲進屋子裡比較安全,卻忽略了真正的風險。」中山大學氣膠中心主任王家蓁表示,因

空氣傳播導致的呼吸道病毒傳染病超過9成發生於室內,顯示改善室內空品對守護健康的迫切性。

王家蓁強調,空汙可能影響發育中學童的智力發展、學習認知能力、注意力、記憶力,及情緒管理能力,校園大規模群聚感染的流感可經由空氣傳播,諾羅病毒等腸胃道病毒也可能因嘔吐或排泄物氣膠化而經空氣傳播,相關單位應加強防範。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連假出遊大補帖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捐款仍將流向花蓮縣府?賑災基金會「不交任何單位」:直接撥給災民

三立新聞網
02

急診醫師出走潮1/急診科高壓且難有名醫 一年超過百位醫師出走

鏡週刊
03

最艱困的教師節…光復商工、國中堆滿污泥 校園慘況曝光

太報
04

苗栗晚間爆巨響!通霄電廠120米高煙囪「砍樹」放倒 震撼連環照曝光

自由電子報
05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重大災情 《BBC》分析5大原因

EBC 東森新聞
06

超過3萬「鏟子超人」動身花蓮光復救災 台鐵曝車廂內最暖印記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