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台灣人口「生不如死」持續負成長 醫師、立委齊聲籲:放寬人工生殖、凍卵補助勢在必行

潮健康

更新於 09月01日10:32 • 發布於 09月01日10:32

潮健康/編輯部

▲ 圖說:台灣凍卵協會曾琬婷理事長表示,凍卵是保留機會,政策若能擴大支持,將幫助更多女性圓夢。

台灣人口負成長「生不如死」 放寬人工生殖、凍卵補助勢在必行

台灣人口已連續多年處於負成長狀態,「生不如死」狀況已被視為國安危機。內政部統計顯示,2024 年全國新生兒數跌破 13.5 萬人,創下歷史新低;同時,高齡化加速進展,65 歲以上人口已達總人口 19.64%,預估年底將突破 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雙重壓力下,生育政策成為我國重要且迫切需要解決的隱患。

台灣生殖醫學會發布《我國少子女化對策——擴大人工生殖補助》建言書,偕同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黃貞瑜、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嚴必文、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台灣凍卵協會理事長曾琬婷及立法委員王正旭、陳菁徽與會出席,除了感謝政府推出生育補助政策造福民眾外,也期待政府持續擴大人工生殖補助、放寬醫療性凍卵條件,守護女性生育力

2024 年全國出生數創歷史新低,且已連續超過 10 年呈現下降趨勢。與此同時,台灣也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人口結構正面臨壓力。生育力保護將成國力重要關鍵,其中不孕症是主要成因之一。為緩解少子化挑戰,政府自 2021 年推動人工生殖補助政策至今,成功迎來 24,653 名新生兒,為兩萬多個家庭帶來希望。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黃貞瑜表示,試管嬰兒補助是「國家級投資」,已實際幫助許多夫妻成家,避免因經濟壓力錯失生育機會。

▲ 圖說:台灣生殖醫學會蔡英美理事長提出,建議比照國際趨勢,逐步放寬凍卵補助對象,有助台灣邁向生育政策「完美國家」。

借鑑歐洲「完美國家」生育政策 各路專家齊聲發表9大建言

台灣生殖醫學會蔡英美理事長也表示,學會長期關注國內少子化政策,特別感謝行政院少子化辦公室、國健署長期大力支持,陸續推動諸多新政幫助不孕家庭。為持續協力政府政策優化,學會參照臨床現況及國際政策趨勢提出9大建言,包括強化衛教知識宣傳、人工生殖補助方案調整、提高生育保存及凍卵可及性、人工生殖資料庫優化、友善生育環境推動、中央/地方協作、孕產家庭心理支持、人工生殖適用對象擴大、商業保險資源導入等,期待與政府攜手並進。

在生育力保存議題上,蔡英美理事長引用歐洲生育聯盟( Fertility Europe)在 2024 年評比歐洲各國生育政策的指標,提出的完美國家(perfect country)評比,其中法國、荷蘭、比利時、以色列被列為完美國家。醫學會也特別跨海向以色列生育司司長 Dr. Geva 請教相關政策規劃,發現政府除癌症患者外,亦將卵巢功能下降、需接受卵巢手術或提前更年期高風險女性,納入補助範圍,確保女性的生育自主權

蔡英美建議,可比照國際趨勢,逐步放寬補助對象,借鏡歐盟生育政策指標,邁向「完美國家」之路。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賴宗炫醫師也表示,像是卵巢開刀、紅斑性狼瘡,或是兒童癌症的病患,都可視為下一階段的努力目標

台灣凍卵協會理事長曾琬婷則觀察到,多數選擇凍卵的女性多數經濟自主、生活穩定、也期待未來能夠成家,凍卵對這類族群並非排斥生育,而是保留機會政策上可思考擴大補助有高度生育意願的凍卵女性,並搭配獎勵配套,提升「轉化率」。另外也可以思考開放單身女性使用人工生殖,納入少子化政策核心

▲ 圖說:癌症希望基金會嚴必文副執行長表示,感謝政府啟動補助保障癌症病友,期待政策再更新,保障更多病友的生育希望。

「育兒比化療更辛苦」 凍卵試辦計畫盼減輕年輕癌友負擔

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嚴必文表示,感謝政府關注血癌與乳癌患者的生育需求,不過也觀察到癌症病友在就醫時,僅有不到25%的癌症病友在接受相關治療前被轉介到生育的科別,在生育力保存的諮詢上,仍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期待未來政策能夠以試辦計畫為基礎,持續擴大推動、充分保障病友知情選擇權益,另外也推動發展「癌症病人生育利保護跨科指引」,讓民眾有底氣、勇氣邁向生育之路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潘怡伶理事長則表示,過去常看到許多病友在育齡期得到癌症的問題,人生要做決策的階段就碰上疾病,人生軌跡因此改變,很感謝政府看見病友需求提出凍卵試辦計劃。針對養育問題,潘怡伶理事長也表示,補助不只是支出,更是國家級的長遠投資,年輕的病友往往因經濟壓力而生育卻步,「育兒比化療辛苦」,未來的育兒政策若能加強補助支持,更能減輕病友的負擔。

▲ 圖說:王正旭立法委員指出,每投資人工生殖1元,可以保障21.87元的投資報酬率,對國家來說是相當高的報酬;陳菁徽立法委員則呼籲,醫療補助需與職場友善並行,讓雙親都有育兒責任。

生育補助是「國家級投資」! 立委:政策需與職場友善並行

立法委員王正旭表示,從台大醫院的研究的人工生殖投資報酬率研究,每投資1元,可以保障21.87元的投資報酬率。對國家來說是相當高的報酬,政府應加速推動,搭配數據成效作為資源配置依據。王正旭也強調,試辦計劃如能順利推展,也期待能夠擴大到非癌症、重大傷病造成的不孕症病友,都能得到國家的支援。

立法委員陳菁徽則指出,醫療補助必須與職場友善並行,包括治療請假、彈性工時與隱私保護,接下來在立法院除了人工生殖法修法外,接下來也會參考北歐模式,針對職場育兒政策,持續來做跨黨派溝通,讓雙親都有育兒的責任,在職場發展上讓民眾能夠兼顧。

▲ 圖說:國民健康署沈靜芬署長表示,未來相關政策將將持續調整,盼與各界合作創造希望,共同推進少子化對策。

相關生育政策陸續落地 補助對象有望擴大至「3族群」

台灣約三成不孕夫妻與卵巢功能相關,一旦卵巢功能下降即無法逆轉,錯失保存最佳時機將降低治療成功率。蔡英美理事長表示,補助對象可再考量擴增因自體免疫疾病需接受卵巢毒性治療者、患損害卵巢儲備的良性卵巢疾病患者(如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症、反覆卵巢手術者)、具有遺傳性卵巢早衰風險者三大族群。台灣生殖醫學會強調,將持續以專業協助國健署優化政策,期盼與政府攜手,讓行政院所設定的「2030 年總生育率提升至 1.4」願景逐步落實。

國健署沈靜芬署長樂見民間共同努力推進少子化政策,她也強調,政策上會持續參考各方意見持續滾動性調整,同時她也鼓勵民眾,將生育計劃放到人生規劃,倘諾在規劃上面臨不孕問題,政府也願意陪伴民眾一起走、一起圓夢。國健署會從不同面向給予民眾支持,同時與教育部做跨部會整合,提升國民的健康識能。

延伸閱讀:

橫跨29年緣分! 接生、凍卵皆由同一醫師操刀,她吐真實心聲:像被捧在手心上照顧

幾歲前「凍卵」最適合? 年齡愈大卵子愈差? 還要檢查「卵巢庫存量」?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2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3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4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05

偏方不可信!老翁吃左手香 釀神經中毒!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自由電子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