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別再喝錯了!3款消腫飲品與體質搭配大解析,看哪一杯最適合你?

姊妹淘

更新於 09月02日17:56 • 發布於 09月02日19:00 • 李帟緽 綜合報導
圖/freepik

生活中,不少人常被水腫困擾。無論是因為久站久坐、熬夜,還是飲食口味偏重,一早醒來發現臉腫或雙腳發脹,幾乎成了現代人的日常小煩惱。網路上流傳的消腫飲品種類繁多,其中最常見的莫過於紅豆水、薏仁水與玉米鬚茶。不過,你知道嗎?若喝法不正確,不僅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還可能適得其反。

紅豆 (圖/傳太醫)

紅豆水:溫和親民的利水選擇

紅豆水其實指的是「赤小豆」煮出來的清湯,而不是一般甜湯的「大紅豆」。赤小豆性質平和,能幫助利水消腫,對身體幾乎沒有刺激性,適合多數人日常飲用。

建議的煮法是將赤小豆以清水熬煮30到40分鐘,不需添加糖或鹽,取湯飲用即可。最佳飲用時段是白天,每天約300到500毫升。許多人以為紅豆湯等於紅豆水,其實加糖反而可能導致身體更容易水腫。對於久坐辦公、熬夜,或喜歡重口味飲食的人來說,紅豆水是不錯的輕養生選擇。

薏仁水:有效但帶寒性要留意

薏仁向來是「消水腫方劑」裡的常見角色,對於下半身浮腫尤其有效。不過,它的性質偏寒,因此體質較虛寒、手腳冰冷或腸胃功能較弱的人不宜過量飲用,女性在生理期也建議避免。

薏仁水的煮法很簡單,可以用生薏仁或熟薏仁,熬煮出淡淡甘味即可。特別適合在夏天濕氣重的時候飲用,對體質偏熱、容易積濕的人來說最合適。

玉米鬚 (圖/freepik)

玉米鬚茶:輕盈清爽的利水飲品

玉米鬚看似不起眼,但在中醫裡性質甘平,有利尿消腫、清肝利膽的功效。將乾燥玉米鬚煮水20到30分鐘,呈現金黃色澤時即可飲用,味道清香淡雅,適合日常取代白開水來喝。

雖然玉米鬚茶性質溫和,但還是建議適量即可。尤其對腎功能異常的人,飲用前最好遵循醫師指導。外食族、喝水不足或經常覺得臉部與下半身腫脹的人,都能從玉米鬚茶獲得輕盈感。更特別的是,傳統漢方會將紅豆與玉米鬚搭配,兩者作用不同,合併起來卻有加乘效果。

加分小技巧,讓效果更明顯

除了選對飲品,還有幾個小祕訣能讓消腫效果加乘:

  • 搭配高鉀食材:像香蕉、奇異果、菠菜,都能幫助身體排鈉利水。
  • 避免高鈉陷阱:火鍋湯底、滷味、泡麵等食物,會抵消消腫效果。
  • 配合運動:邊喝邊做抬腿或腳踝運動,更能促進循環。
  • 複合搭配:常見的養生茶方會將紅豆、玉米鬚、決明子、荷葉一起熬煮,比單一食材更全面。

茶飲比一比,關鍵在於喝對

總結來說,紅豆水適合久坐熬夜者,薏仁水適合濕氣重且體質偏熱的人,玉米鬚茶則適合外食族或想要日常保養的人。每種飲品都有不同的屬性與禁忌,唯有選對食材、掌握正確喝法並符合自身體質,才能真正達到消腫效果。

在快節奏的生活裡,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熬煮,因此市面上才會出現複合型的調理飲品,將紅豆、玉米鬚等成分濃縮在一起,讓忙碌的上班族或家庭主婦,也能方便把養生融入日常生活。

原文出自傳太醫:https://taiyi.care/QcaVI

延伸閱讀

「本宮微恙,快傳太醫」飛機值勤也要擁有好氣色,OL空姐靠這帖紅豆漢方保持紅潤美肌!

40+開始臉暗沉、泛油光?想當亮麗美魔女,先從紅豆+玉米鬚排濕養氣!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保健食品迷思

保健品越吃越健康?專家告訴你真相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健檢紅字...醫認沒事「40歲女堅持檢查」 結果竟揪出癌王!

中天電視台
02

咳嗽以為是小感冒!醫:逾7成確診已癌症末期 示警「5大異常」快就醫

三立新聞網
03

每天喝3000毫升水!養生女精神反變差 醫揭關鍵:會生病

CTWANT
04

偏方不可信!老翁吃左手香 釀神經中毒!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自由電子報
05

胃癌9成是「1原因」造成

NOWNEWS今日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