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精神科醫師公開6個國人忽略的助眠關鍵,讓身心同步修復、輕鬆一夜好眠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07月08日01:00 • LOVEFU大島樂眠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明明很早就上床,翻來覆去卻睡不著,好不容易入睡了,半夜又醒來,隔天精神一團糟。長期下來,不只白天提不起勁,情緒也容易低落、焦慮,彷彿整個人都失去控制。原來,睡眠不只是休息,更與身體、甚至心理健康環環相扣。

不只睡不著 原來這些狀況都是失眠!

失眠的類型其實比你想的還多:

●難入睡型:躺在床上遲遲無法入眠。
●易醒型:睡到一半醒來,就難再睡著。
●早醒型:清晨過早醒來,無法回籠。
●睡再久也不夠型:表面看似睡了8小時,卻仍感疲憊。

這些通通都屬於「睡眠品質不佳」的範疇,不容忽視。別再認為自己只是壓力大、想太多,撐一撐就過去了,如果當失眠發生頻率變高,例如一週超過三天、持續超過一個月,就該認真思考是否該尋求專業協助了。

失眠不是小事,它正在偷偷影響你的身體與情緒

「睡眠不好,不只身體累,心也會累。」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副主任精神科醫師林群這樣說道。

失眠可能因為感冒、鼻塞、心臟不適等身體因素,也可能與焦慮、憂鬱等心理問題有關。你可能因感冒、鼻塞等身體不適而睡不好,但反過來,長期的睡不好也可能導致身體疾病惡化,例如高血壓、肥胖、免疫力下降,甚至是焦慮與憂鬱的惡性循環。

「你以為失眠只是因為壓力大,但其實可能是焦慮症或憂鬱症的表現。」醫師提醒。失眠本身就是憂鬱症的症狀之一,有些人甚至會提早醒來、難以再入睡,而焦慮症患者則常在夜裡反覆思緒翻湧,難以平靜。

這種「睡不好→焦慮→更睡不好」的迴圈,是慢性失眠患者最常見的狀況。而這個迴圈若未打破,不只會讓人情緒崩潰、生活失序,更可能長期影響整體健康狀況。

睡眠不只是「夜晚的事」,而是24小時的修行

許多人以為調整睡眠只需要改變「晚上」的作息,但其實「睡眠,其實是一整天的累積。」

●白天有無適度運動?
●是否在傍晚攝取過多含咖啡因的茶或咖啡?
●有沒有接觸藍光(手機、電視)過久?
●晚餐吃太飽、太晚?
●核心體溫是否因泡澡、運動而干擾入睡?

這些細節,通通都可能讓你在夜晚「關不了機」。

林醫師比喻睡眠前的狀態,就像是「讓大腦這顆引擎慢慢熄火」。想要讓引擎冷卻,就不能在睡前逼它繼續轉速,例如進行激烈運動、滑手機、焦慮地看時間。反而應該營造一個放鬆的過程,比如洗完澡後等體溫下降、聽舒緩音樂、閱讀紙本書等。

儀式感與睡眠衛生,幫你重拾夜晚的平靜

「睡眠衛生」這個詞,也許你聽來陌生,但它其實是一連串關於「如何打造適合入睡環境」的原則。包含:

●避免睡前使用藍光裝置
●睡前避免劇烈運動
●睡眠環境保持安靜與昏暗
●養成固定上床與起床時間
●建立個人的放鬆儀式(如閱讀、冥想、伸展、香氛)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放鬆儀式」。有人靠白噪音睡得沉,有人需要一盞小夜燈安心,有人靠聞精油進入夢鄉,也有人靠數羊放空。

「找到屬於你的放鬆方式,就是你的睡眠密碼!」

別小看「你躺的地方」對一夜好眠有多重要!

聊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問:「那我該換床了嗎?」

答案是:「也許該考慮一下。」

林醫師曾碰過不少國人躺在床上輾轉難眠,深入了解個案的問題之後才發現,主因居然就是「睡眠環境不佳」、「床不對」與「枕頭導致脖子(頸椎)每天不舒服」這種單純的環境因素。國人的健康概念還停留在傳統階段,對於重要的「睡眠環境」與「寢具」沒有對應的理解,還有不少人認為買進口昂貴的就是好。「最重要的不是執著在哪種床最好、哪種枕頭最貴,而是要理解環境對睡眠、對健康的影響,進一步耐心用自己的身體,挑選出最適合你的身型與睡眠習慣的寢具!」林醫師強調。

林醫師提到,其實即使是身為精神科醫師,過去也曾面臨睡眠困擾。他說:「臨床上我們知道,睡眠品質受很多因素影響,其中『睡姿與頸椎支撐』是常被忽略的一環。我自己也曾嘗試過市面上許多標榜機能性的枕頭,效果都有限。直到後來選擇了可以依照個人需求調整高度,並能在不同睡姿下穩定支撐頸椎的枕頭後,慢慢改善了入睡困難與淺眠的情況。」

他進一步分享,近期也重新選擇適合自己的床墊,發現睡眠的穩定度與放鬆感進一步提升。「對於現代人來說,打造合適的睡眠支撐環境,其實是心理與生理雙方面都很重要的照顧。」

有些品牌主打90天試睡,就是為了讓你找出適合自己的躺感。枕頭更是如此,各種市售枕頭有些適合西方體型但不適合亞洲人,反而造成脖子痠痛,睡醒更累。建議在購買前試躺、了解自己的身形需求與睡姿習慣,才不會花大錢「買名牌」卻反而睡得更糟。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2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3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愛吃「2美食」要注意!台中婦頭暈送醫驚罹大腸癌 醫:小心7徵兆

鏡報
06

「喪屍煙彈」暴增3倍!本世紀最危險毒品肆虐 醫:令人性情大變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