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雙手用人哲學」 王品集團從銀髮力找缺工解方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9日電)午後的斜陽灑進餐廳的落地窗內,一場與眾不同的「新生說明會」正在進行,主講人是名63歲的「銀髮學姊」,她正以溫婉堅定的語氣,分享重返職場、站穩腳步的親生經歷,台下聆聽的「新鮮人」,不是剛離開校園的年輕臉孔,而是一群已邁入中年的轉職者。
「我現在是外場人員,送餐都有推車和托盤,店長會顧慮到我們的膝蓋和腰,叮嚀我不要拿太重,大家不用太擔心」,在中高齡職場體驗活動中,來自西堤的「前輩」陳湘玲,正為台下徬徨的「新鮮人」解惑,化解他們的擔憂。
陳湘玲進入王品前,在日商公司擔任業務助理超過30年,中高齡年紀重返職場背後藏有家庭牽絆,她有個27歲但有點特殊的孩子,還沒有工作能力,於是在白天孩子去日照中心時,她就去門市工作,下午3時30分下班後,回家煮飯、陪伴孩子,這樣的生活節奏令她滿意,可以算是第二段人生的開始。
王品開發銀髮勞動潛力 沒有大絕招只看要不要做
近幾年,王品集團的門市裡,會看到幾名頭髮斑白卻身手俐落的「姐姐」,穿著制服、步伐穩健,在內場洗菜切菜,或在外場遞送檸檬水和甜點。
為什麼會引進中高齡員工,王品集團人資發展部副理林祐立直言,就是為了解決結構性缺工,缺工不只是現象,而是一道逼近企業營運本體的結構性海嘯,當高科技產業持續吸納大量勞力資源、少子化陰影籠罩整體人力供給,服務業經常性缺工。
林祐立說,王品的缺口大概有1成,長期都是「9個人在做10個人的工作」,但對王品而言,缺工的解方不在單一族群,而是回歸「多元人力」的策略布局,不是全靠高齡人口或單靠建教生、外籍生,或者二度就業婦女,而是這幾個族群都要補進來。
2019年,疫情爆發前一年,王品就開始著手研究銀髮勞動力,第一步,王品集團從平價火鍋品牌「石二鍋」展開測試,將兩區八個工作站的工作流程拆解分析,重新設計適合高齡者的任務,但接著疫情突襲,全台餐飲禁止內用,計畫被迫中止,直到2021年初,王品再度重新啟動這個「不急,但不能不做」的議題,這一次獲得高層支持,扣除疫情空窗期,王品的中高齡勞動力計畫實施已逾4年,而且有顯著的成果。
數據會說話,王品集團45歲以上的員工數,從2023年的251人,至2025年已增加701人,雖然占全體員工比例尚小,但短短兩年內增加近3倍,成效顯著。
從一張圖片開始 王品門市為銀髮族改裝
為提升銀髮勞動力的媒合效率與留任率,王品從3方面著手,第一,選擇與政府資源接軌,王品與六都勞動局與勞動力發展署的銀髮中心合辦「職場體驗活動」,每年每個城市都有一到兩場說明會,這些活動媒合成功率高達逾8成。
第二,落實在門市層面,王品為銀髮族重新設計工作指引,把密密麻麻的文字改成大字加圖片,一張簡報只教一到兩個步驟,「讓大家看得懂、學得快」。
林祐立說,王品並針對中高齡員工做一些工作流程拆解、再設計,「以前集團文化比較傾向所謂的SOP(標準作業流程)」,但這幾年因應缺工,門市因應人力開始調整,譬如說,原本一個服務生從倒水、點餐、送餐得從頭做到尾,現在可以拆解迎賓倒水等環節,專門讓銀髮族負責。
在彈性工時上,王品提供自由排班。林祐立說,50歲的可以做兩天休一天,70歲的可以做一天休三天,「我們要把他的續航力顧好,讓他來上班的時候是充飽電的狀態。」
第三,放大成功經驗的模仿效應,林祐立表示,王品每半年就會辦一次成果交流,表揚中高齡員工增加最多的門市,探討成功心法與遇到的挑戰,「找出含金量高的法則」。
台灣銀髮勞參率偏低 中高齡就業不單為了錢
現年71歲的林玉琴,是和牛涮林森北店的一員,一週排班4到5天,擔任內場廚務。她不諱言,選擇內場正是因為「怕東西記不住、也不太敢面對顧客」,但這份工作簡單、穩定、節奏剛好,是她再投入職場的最佳選擇。
林祐立認為,過去多數銀髮族因經濟壓力才被迫再就業,但現在開始出現新樣貌,一些人其實有存款,但考量國人平均年齡成長、健康狀況良好,選擇工作補貼生活;另一些人則是選擇用工作延續自我價值,「這都是潛力族群,若能引導進來,對台灣整體銀髮勞參率再提升,會有顯著幫助。」
你去演唱會我去進香 青銀共事化解代溝
不過,中高齡與年輕世代同工一線,挑戰自然存在。林祐立指出,源頭是彼此不了解,但「世界不是只有自己」這句話,是不少年輕員工在與銀髮夥伴共事後的新體悟。
「你去演唱會,我去進香;你期中考,我中元普渡」,林祐立笑說,中高齡與年輕人都有各自的生活要忙,但時間錯開排班,可以彼此互補,是意外的絕佳配方。
此外,門市也開始發展青銀共融的文化,有的店長會買宵夜、組Line群組「千歲團」,讓團隊情感更緊密。有「大姐」說:「我原本都不知道我的小孩在幹嘛,現在跟年輕人一起工作,才知道他們在玩什麼電玩。」
王品人資主管則表示,銀髮族加入職場的動力多數來自於自我實現與家庭需求,「他們的工作穩定性其實很高,只是不能完全取代年輕員工,因為排班彈性有限、有些無法久站,也不一定能上假日班。」
銀髮不只是缺工解方 盼讓中高齡穩定發揮價值
未來若服務業開放外籍勞工,王品是否還會延續中高齡勞動力的策略,林祐立斬釘截鐵地回答「會」,服務業尤其是體驗型品牌,王品非常強調在地文化與人際溫度,「大姐幫客人慶生、和長輩聊天寒暄,這些人與人的連結,是外籍人力難以取代的。」這也是為什麼,王品不全面導入機器人的原因。
林祐立坦言,「剛開始覺得『高年級服務生』好像不太可能,但這幾年努力扎根後,慢慢看見成果,但他也強調,王品開發銀髮勞動力,從來不是只為了解決缺工而已,而是「讓一群仍有能力的中高齡者,有地方可以發揮與燃燒他們的價值,這樣台灣社會才會安定。」
對銀髮員工而言,工作不只是收入來源,更是一段重新與世界連結、找到生命節奏的旅程,他們不是來填補勞動缺口,而是在餐飲現場,以歲月換來的智慧與溫度,滋養著整個團隊。(編輯:林淑媛、潘羿菁)1140729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