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大罷免失利原因 沈伯洋反思:台派做的圖為何不是由黨先做?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
根據日前全國多地罷免開票結果,顯示罷免方遭逢大敗,國民黨24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通通度過罷免難關。因此,外界檢討罷免失利的聲浪,排山倒海湧現於各大論壇,民進黨立委沈伯洋也發文檢討黨和行政體系,坦言需要更完整的社會溝通單位。他舉例說,最近看到台派做了很多圖,確實收到成效,但為何這些圖不是由黨自己先做出來?同時更直言道,「抗共」不是錯誤議題,很多淺藍民眾也會支持。
沈伯洋首先表示,仔細研究數據和催票率後,發現罷免團體在好幾個區域,皆是大有斬獲;反觀黨內,他則建議現階段除了聚焦於823之外,應啟動與726罷團的對話。「我自己這禮拜會先做,但之後需要黨系統性地做,也需要協助好不容易出現的地方凝聚」。
他接著表示,黨和行政體系也需要完整的社會溝通單位,「看到台派做了很多圖,確實有效,但我們要問的是,為什麼這個圖不是我們黨內自己先做出來?」。沈伯洋續指,他也不認為此次罷免戰主打的「抗共」是錯誤議題,事實上只要看數據,就知道抗共其實是針對淺藍的訴求。他甚至說:「我辦公室今天才接到淺藍民眾電話,說自己投同意,為什麼還這樣」?
沈伯洋說明,抗共與保台其實是一體兩面,自己的專長雖是中國滲透相關,「但是我們要完善更多保台工作:生活條件、基礎建設、勞動保障、育兒長照等等」。他無奈地說道,完全執政的時候,民進黨通過的法案大概只有10%與國安有關;卻被說「只會抗共」,那是話術,那是要我們「放棄討論威脅」的話術。
沈伯洋強調,雖然我們不應受話術影響,但也需要正視那個90%就是做得不夠、訊息也沒管道傳遞出去。他坦言說,未來應強調「三分國安韌性,七分安居樂業」,民進黨必須提出具體措施,重新對接公民、企業與專業團體;「建立溝通管道,我們需要用簡單方式,講清楚共同守護家園的方法」,沈伯洋說。
顯示全部
留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