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把別人工作的時間用來喝咖啡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更新於 01月09日07:50 • 發布於 01月06日01:30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文/東東槍

東東槍
曾任某國際4A廣告公司創意總監,並曾在國際快速消費品公司、科技公司、互聯網公司從事行銷、廣告及創意類工作,擁有十餘年一線創意文案經驗。

代表作:
《文案的基本修養》[1]
《六里莊遺事》

主理得到App課程:
《跟東東槍學創意文案.30講》

讀者朋友惠鑒:

我寫這封信,是想跟你聊聊如何在工作中偷懶。

以前聽過一種說法,「懶惰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意思是,人類進步全靠那些懶惰的人自己瞎折騰──有人懶得走路,就發明了汽車;有人懶得洗碗,就發明了洗碗機……人類文明就是被一些懶惰的人一磚一瓦地搭建起來的。

總覺得不對勁。那些人,算是懶惰的人嗎?怎麼我認識的那些懶蟲沒有一個從床上跳起來說我要發明個什麼?

想了好幾年,後來才想明白──這句話確實是說錯了。一個人如果真是生性懶惰,那他什麼也發明不出來、什麼進步也推動不了。中國古代笑話裡有一個著名懶蟲,媽媽出門,怕他餓死,烙了張大餅,挖了個圓洞,套在他脖子上。結果出門回來一看,他還是餓死了──正下方的吃完了,懶得把餅轉一轉。

這種餓死事小、出力事大的才是懶惰。懶惰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類進步的滑梯。

那麼,那些發明汽車、洗碗機的人呢?他們不是懶惰的人,他們是偷懶的人。偷懶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甚至是電梯。

──

偷懶和懶惰可不一樣。偷懶不是縱容懶惰,而是解決懶惰。

懶惰是不愛出力,所以就拒絕出力,乃至不產出任何成果;偷懶是知道自己不愛出力,但事情還是得辦,於是就想辦法盡可能少出力。

如果在工作上,懶惰就是儘量少做事、不做事,而偷懶是盡量少花時間在做事上,是減少工作對時間、精力的消耗。或者可以說,懶惰是勞動的最小化,偷懶是勞動時間的最小化。

要是說得再大言不慚一點,如果職場裡一個人特別擅長偷懶,那這幾乎可以視作更有效的時間管理的成果,甚至偷懶就是這個管理本身。因為偷懶意味著你要在比別人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工作,想辦法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完成工作。

以前在廣告公司工作,我老跟同事說「創意工作,唯快不破」。其實不光創意工作,天下工作都是唯快不破,只不過這一點在創意類工作裡表現得尤為突出。創意工作畢竟不是動作和產出都標準化了的生產線,不存在什麼「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有人的「靈光一現」就是能比得上,甚至能超越旁人的徹夜奮戰、廢寢忘食。不同勞動者之間,甚至每一個人自己的投入時間和產出品質都未必成正比。

──

這種情況下,與「產出品質」成正比的是什麼?如果先考慮自己的情況,我認為,「投入時間」至少要被修正為「有效投入時間」。

通常,完成一項工作要花的時間可以粗略地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把事情做對的時間」,另一部分是「把事情做好的時間」。可以想像成:你的任務是把兩根木條固定在一起,首先你得找釘子和錘子,確定釘釘子的位置,然後才是拿起錘子一下下把釘子釘結實。前頭找釘子和錘子、確定位置,都是為了「把事情做對」,後頭釘釘子是為了「把事情做好」。

完成一項工作,順利的話,需要的總投入時間是「把事情做對的時間」加上「把事情做好的時間」;但在實際工作裡,很多時間都浪費在了前者上,為什麼呢?

還拿釘釘子舉例:找錘子,找釘子,確定位置,釘進去,發現釘錯了,拔出來;換個釘子,確定位置,釘到一半,位置錯了,拔出來,重來;錘子找不到了,找錘子,找到了,釘子呢?……

可真正與工作成果(把兩根木條固定在一起)有關係的,其實只有「把事情做好的時間」。你用錘子砸了一下還是砸了五下,固定的結實程度可能會有些區別。至於一個人找錘子、找釘子、確定釘入位置是花了三秒鐘,還是花了三個小時,對最終木條固定的結實程度毫無影響。

──

那麼,怎麼偷懶?怎麼在減少總工作時間的同時,還能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呢?

那就得努力減少「把事情做對的時間」──儘量減少「把事情做對」那一步驟所耗費的時間。「把事情做好」這一步的時間不能減少,甚至可能還要多分一些過來才對。

但實際操作起來,「把事情做好」這個步驟肯定包含著無數個細節,每個細節可能又包括「把這個細節做對」的過程。也就是說,「好」本身是由無數個「對」組成的;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對這些細節的正確判斷,才能真正「做好」;都「對」了,自然就「好」了。

不好,可以花時間彌補;不對,那就越花時間越壞。「南轅北轍」說的就是這件事:

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吾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
曰:吾馬良。
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
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禦者善。
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還有一個我常講的故事:

一家電廠的發電機壞了,請了一位電機專家來檢修。專家來了以後,這裡看看,那裡聽聽,最後在電機的一處用粉筆畫了一個圈,說:「毛病在這裡。」工人們把那裡打開,很快修好了電機。廠家付報酬的時候,專家說:「一萬美元。」大家很不服氣:「用粉筆畫一個圈,要一萬美元?」

專家說:「用粉筆畫圈,收一美金;知道在哪兒畫圈,九千九百九十九美元。」

現實中,我見過很多畫了幾十上百個圈,錯了擦、擦了再錯的人,也見過已經知道在哪兒畫圈,但又白白花了好多時間研究怎麼把那個圈畫得再圓些、再美些的人。每到這個時候,我就想起魯迅筆下阿Q的那句至理名言──「孫子才畫得很圓的圓圈呢?」

──

如此說來,要正確地偷懶,似乎就要做到以下幾件事。

首先,應該用盡量少的時間把事情做對。其次,應該盡量把有限的時間都花在把事情做好上。最後,應該破除對「完美」的執迷(如果有的話),因為先「做對」才重要,否則怎麼「做好」都是浪費。你得時刻記著,別追求完美,先追求正確。

我以前還不小心說出過兩句「名言」,一句是「不假思索地開始一項工作,是浪費時間的最佳途徑」,另一句是「想明白,才能做明白」。

想明白什麼?是這四件事──確立標準,評判方法,安排步驟,預估時間。

要偷懶,就要記得提醒自己:如果拿到的是一張印刷模糊不清的試卷,一定別急著開始答題;答了也是白費時間。這是確立標準。

要偷懶,就先別急著「做好」,在確定怎麼「做對」之前,「做好」是不可能的。想想釘釘子的事情,沒找對位置,直接掄錘就砸?砸得越結實越費事。這是評判方法。

要偷懶,就要隨時回顧,分段確認。釘子砸進去了才發現位置有誤,這是常有的事。這是安排步驟。

要偷懶,就要比別人更專注、更敏銳,要更快速地瞭解情況,做出判斷。這是預估時間。

──

很抱歉,要做到這些,你需要比別人更努力,而且是更有效地努力,這樣,你才能在更短的時間內、花更少的力氣完成你該完成的工作,才能把別人工作的工夫花在喝咖啡上。

但好消息是,這些努力終究會變成你的「包漿」[2],變成你可以傍身的軟技能。更多的觀察與思考,會讓你更瞭解自己在做的事情,讓你今後每次都比別人更快地做出正確判斷,你喝咖啡的時間會越來越寬裕。

而且,也別忘了讓別人看到你的產出,要讓他們知道你雖然在喝咖啡,卻照樣有保質保量的工作成果。這會打消旁人對你的懷疑,讓他們建立對你的信心。這種情況下,你的工作成果就是你的護身符。

我經常鼓勵職場裡的同伴學會偷懶,我自己也喜歡那些擅長偷懶的人,因為偷懶的人往往是更加珍惜時間的人──他們在把事做對、做好的前提下,努力減少工作時間,是因為他們希望把那些時間用在更有價值、更有意義,或者更好玩的事情上。

我不認為世上有任何人應該或者能夠做到把百分之百的精力都投入到一項工作中。如果有誰這樣自詡,那他八成是信口胡謅或者居心叵測。如果有誰這樣要求別人,那你最好對他敬而遠之。

生命短暫,時間稀缺,我們註定不能在任何一件事情上無限投入。追求完美或許是個很好的口號,但它註定是個不可實現,也不可度量的目標。我們能做的,只有在有限的時間內努力產出,或者儘量減少無意義的時間消耗。我所謂「偷懶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就是這個意思了。

1.繁體版《文案的基本修煉:創意是門生意,提案最重要的小事》,2021年,時報出版。

2.包漿,古玩行話。意指古玩經長期摩弄而發出的光澤。

※ 本文摘自《軟技能》,篇名為〈把別人工作的時間用來喝咖啡〉,立即前往試讀►►►

軟技能:soft skills,讓你不過時、不貶值、不消失,工作與人生的升級說明書 - 劉潤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軟技能》電子書 - 為什麼你自認已經擁有了工作上所有的技能,卻始終無法在職場與人生更上層樓?***************************************因為,硬技...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松山機場等地傳跳電! 台電:新北捷運局挖損輸電線路釀電壓壓降

台視
02

長榮BR271掛「7700」緊急代碼!起飛「空中卸油」10秒Mayday對話流出

三立新聞網
03

10天2病患術後亡 高市網紅減重醫師遭勒令停業2個月

自由電子報
04

7月底熄燈!旅客到機場才知「航空公司倒了」:解鎖人生

三立新聞網
05

台灣人洗腎位居第1名 台大名醫揭真相:全世界沒有健康食品

壹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一群人的善念延續 雲林志善環保行善協會成立 守護環境、關懷弱勢

觀傳媒

寶媽推嬰兒車搭捷運!「輾到路人的腳」遭瞪 怒開噴:又不嚴重

TVBS

集氣!棕熊「小喬」疑腫瘤復發 北市動物園啟動安寧照護評估

CTWANT

女兒讀私小遇「嚴格」老師變得愛哭失眠,醫師媽果斷轉學:嚴格不是兇,尊重才是教育的起點!

媽媽寶寶

温貞菱、丁寧《倒數回擊》入圍亞洲影視內容大獎

青年日報

(有影片)/國道清潔工被撞好險!彰化醫院施微創手術重獲自由呼吸

觀傳媒

螢火蟲航太拿下NASA 新合約,執行 2029 年月球南極多探測器任務

科技新報

王義川嘲諷女性外貌挨批 民眾黨彰化黨部:停止嘲笑女性外貌

觀傳媒

彰化縣田尾鄉第二、三選區合併 明年地方選舉實施

觀傳媒

員林諾貝爾幼兒園舉辦第31屆畢典 劉美蘭園長感恩謝幕譜下完美休止符

觀傳媒

書法學會拜會本報 宣傳南書盃

中華日報

仁愛基金會攜手仁愛長庚醫院 父親節前夕關懷獨老送物資

台灣好新聞

OSAMU GOODS快閃店活動南美館二館登場

中華日報

修復才兩年 三山國王廟漏水

中華日報

整修未全部完成 廟方盼集水槽與神房彩繪一併審議

中華日報

丹娜絲颱風重創臺南 議員林冠維要求市府爭取電桿地下化工程經費

中華日報

台中在地人激推!惹鍋后里店成旅客必訪名店,鄰近麗寶樂園的高CP值人氣鍋物

姊妹淘

【戀愛小教室怎麼紅?】Anna欸娜用內容逆轉人生

CTWANT

天赦立秋雙吉日 天壇湧人潮

中華日報

颱風「楊柳」醞釀中! 吳聖宇:恐走巴士海峽接近台灣

自由電子報

玉皇宮義賣補運金 籌設口腔中心

中華日報

領50萬做裝潢? 警銀聯手揭穿假投資陷阱

中華日報
影音

咖哩究竟拌不拌? 中信兄弟王威晨「偏激不拌派」

華視影音

咖哩究竟拌不拌? 中信兄弟王威晨「偏激不拌派」

華視新聞

搶「鮮」一步!鍋烤節首納「蔬食組」不葷主義上榜 中市經發局長親自貼紅榜

觀傳媒

強烈西南氣流重創彰化 多處排水系統與防汛設施嚴重損毀

觀傳媒

(有影片)/彰化榮家剪紙迎父親節 百歲長輩巧手創作傳遞滿滿祝福

觀傳媒

7月底豪雨致災 中市水利局積極啟動災後重建 全力修復市民家園

觀傳媒

還在煩沒地方創業?彰化「圓林園青創基地」熱烈招募中

觀傳媒

農村領航獎 溪口台部落主席獲肯定

中華日報

(有影片)/雲科大青創設計聯展在彰美館 73件作品展現青創設計力!

觀傳媒

桃園會展中心迎國際生醫盛會 ISOMRM與BIOMED-X共築生醫科技新紀元

觀傳媒

(有影片)/夏日英語不打烊 福德國小英語農場體驗課 翻轉暑期學習模式

觀傳媒

心臟功能剩不到兩成 中榮醫:植入式長效型左心室輔助器神救援

觀傳媒

東方美人茶評鑑 銅鑼曾郁芳奪特等獎

中華日報

松山機場大跳電「傳班機延後」 北捷手扶梯停擺!台電親曝原因

CTWANT

嘉基深耕泰國大谷地 推動醫療公衛建置診所年底啟用

觀傳媒

快來對獎!威力彩頭獎上看2.1億 最新獎號出爐

台視

張麗善訪花蓮 徐榛蔚導覽七星潭疊石藝術

中華日報

苗栗海洋觀光季 放流11萬尾魚苗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