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嘴饞不是餓!營養師揭「假性食慾」真相:你餓的其實是心

壹蘋新聞網

發布於 11月02日16:00
許多人吃完飯還會嘴饞。示意圖。取自pexels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剛吃飽沒多久,又忍不住想打開零食櫃?明明肚子不餓,嘴巴卻很想吃甜食或炸物。營養師媽媽曉晶在臉書提醒,這可能不是「真的餓」,而是心理在發出求救訊號,也就是所謂的「假性食慾」——當人感到孤單、焦慮或無助時,大腦會誤以為身體在「餓」,讓人產生想吃東西的衝動。

根據國際心理學期刊《Frontiers in Psychology》研究,壓力會啟動體內的「壓力軸線」,導致皮質醇上升,使人特別想吃高糖、高脂的食物。這種情緒性進食短暫能讓人快樂,卻可能帶來更多焦慮與罪惡感,甚至演變成暴食或體重波動問題。簡單說,身體不是真的餓,是心靈在找安慰。

曉晶指出,「假性食慾」常見的5個徵兆包括:吃完正餐沒多久又嘴饞、心情差時特別想吃、明明不餓卻想找東西咬、吃完感覺空虛、晚上特別容易想吃。她建議民眾先問自己:「我是真的餓,還是想被安慰?」若發現是情緒作祟,可以先喝杯熱茶、深呼吸或散步轉移注意力。

她也提供「穩定型點心」的健康替代選擇,如地瓜配無糖豆漿、優格加燕麥或黑巧克力加堅果,能穩定血糖、舒緩焦慮。曉晶強調:「吃不是錯,但吃錯方向會讓空虛更大。」學會分辨「真餓」與「假餓」,才能讓食慾不再是逃避,而是與自己和解的開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2

靠性排解壓力 小心陷入「性成癮」循環!醫:這些人風險更高

健康醫療網
03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04

很多人中!「1習慣」像身體狂吃糖 害焦慮、失眠、大腦過勞

三立新聞網
05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06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