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淞山觀點》國民黨主席選舉的「捉迷藏」遊戲?
Newtalk新聞
兩次罷免藍委投票結果,國民黨在「人人自危」的險境中大獲全勝,讓民進黨吞下了慘敗的苦果。按理說,緊接著即將上場的國民黨主席選舉,應該是搶破頭的政治廝殺,因為這對於2026地方選舉與2028中央大選而言,國民黨彷彿勝券在握,即將攻城掠地邁向再度執政。然而,我們卻意外地看到最想繼續連任黨主席的朱立倫,在823完封大罷免當晚直接表明要懇請台中市長盧秀燕接下黨主席的棒子,而原本就早已準備布局參選黨主席的盧秀燕,卻在隔天回應表態不參選,以「最困難的時候,媽媽會留在家」為由,婉拒朱立倫突如其來的好意。
究竟這場準備再執政布局的國民黨主席選舉會有何演變發展?朱立倫與盧秀燕各自在打什麼樣的如意算盤?其實相當讓人費疑猜!是以退為進,或者是想要眾星拱月,抑或都在想打「代理人戰爭」這張牌?真的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但是,至少還是可以確定,朱、盧二人都在想參選2028的總統大選,而黨主席選舉「進退之間」的政治攻防與操作就是關鍵所在。因此,他們必須穩紮穩打,謀定而後動,看情勢演變,但不排除打「代理人戰爭」這張牌。而馬英九、王金平、郝龍斌、侯友宜或蔣萬安等人,可能就是潛在人選。
其實,除了朱、盧之變外,國民黨內對於黨主席位置還具有足夠的政治競爭實力者,就是立法院院長韓國瑜,他同時也是下屆總統大選的可能熱門人選!然而,由於現行的立法院組織法規定,立法院正、副院長不得擔任政黨職務,而韓國瑜本身既是院長又是不分區立委,如果要擔任國民黨主席,則必須辭去立委與立法院院長職務。這對韓國瑜而言,是重大的政治抉擇與考驗。儘管有些黨內要角在數月前曾向他提出此建議,甚至有人還建議修法解套,但他的親近幕僚及黨內好友大多不贊同,最後作罷。只是,時過境遷,如今韓國瑜究竟是否改變想法,或有意角逐下屆總統提名尚不可知,但他的政治動向勢必影響朱立倫或盧秀燕的布局。在情勢未更加明朗之前,這也會是朱、盧必須考量的重要政治顧忌。
另外,下屆國民黨主席必須面臨2026地方選舉「藍白合」的棘手問題。尤其在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已經正式宣布參選新北市長後,國民黨在不可能讓步的情況下,還有其他幾個縣市長選舉可以和民眾黨談條件或合作呢?難道黃國昌宣布參選,只是為了多爭取其他縣市長席次的合作籌碼?抑或,只要國民黨願意在立法院配合民眾黨修改《刑事訴訟法》羈押要件,刪除「勾串共犯或證人」為羈押理由,並明訂必須有「具體」事實足以證明逃亡或滅證之虞才能聲請羈押,一旦完成三讀,讓前主席柯文哲解除羈押出獄後,藍白合就能水到渠成,國民黨也不用再割讓縣市長席次?這將是新任國民黨主席必須直面的政治挑戰與難題。尤其在國民黨目前沒有真正共主、僅是「諸侯政治」的情況下,新的主席能否展現實力與領導能力來排除萬難,實屬未知數。
儘管民進黨在大罷免戰役中大敗,內閣改組即將出爐,立法院黨團幹部大多請辭負責,但總召柯建銘仍不動如山,堅持其政治判斷。民進黨的問題雖不必苛責基層,而是出在賴清德總統兼黨主席自身。即便全面改組內閣與黨團,若領導人無法調整心態與格局,恐怕無濟於事。然而,民進黨的基本盤仍在,只要能「安內攘外」,團結一致,仍有機會與在野黨抗衡,甚至渡過2026與2028選舉的危機。
總體而言,國民黨主席之爭已陷入朱立倫、盧秀燕、韓國瑜三人「捉迷藏」的政治謎局。這不僅折射出國民黨式「宮廷政治」的宿命與悲哀,更把本應「當仁不讓」的政治承擔,變成權謀算計。再加上與民眾黨之間複雜的合縱連橫,一旦處理不慎,恐將演變成國民黨內部爭權的重大危機。未來如何破局與開局,就看他們三人的智慧、能力與格局了。
作者:陳淞山 (前總統陳水扁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