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機構疑兒少性侵案 議員要求檢討安置量能
(中央社記者趙敏雅新北27日電)新北多童疑在安置機構遭其他孩童性侵,新北市社會局今天在議會進行閉門專案報告,議員鄭宇恩說,會中要求檢討安置量能、重建通報機制等,社會局表示,續強化多元安置能量。
民進黨新北市議員鄭宇恩8月初表示,接獲家長陳情,孩童疑在安置機構內遭其他孩童性侵,經查有多起案件。鄭宇恩於20日新北市議會臨時會上,要求社會局對安置機構發生連續性侵事件進行專案報告。經決議,訂由第1審查會於今天舉行專案報告。
社會局上午閉門進行安置機構發生不當對待事件專案報告,鄭宇恩會後在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發文表示,在會中要求社會局重建通報機制、自學評估,並正視安置機構不足問題。
鄭宇恩表示,新北市緊急安置量能不足,造成錯誤安置、社工負擔,本應安置12歲以上少年的安置機構,卻安置未滿12歲的孩子,還發生社工週末要帶兒少去住飯店、醫院的狀況。
另外,鄭宇恩認為,該案兒少被安排在機構自學,因此喪失對外求救的機會。她說,安置兒少就學權益遭忽視,任何情況都不能剝奪憲法賦予孩子的受教權,應建立包含社政、教育及警政的討論機制,來決定孩子是否能用自學替代到學校上課。
鄭宇恩提出,此案機構事發後橫向通報遲緩,案件發生於5月下旬,6月下旬機構才通知學校,學校通報警政系統,7月上旬才完成報案程序。她認為,冗長的調查過程無法在第一時間接住孩子,訂定時效規範,才能即時做出應變及處置。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表示,兒少安置機構與寄養家庭不足,是全台灣共同面對的困難,新北首創「類家庭」,創造兒少安置的第三條路,近年努力推展,目前已有23戶正在服務,也有外縣市陸續跟進,新北市將持續利用多元手段,強化多元安置能量。
至於安置孩童是否採用多元的替代性教育方式,社會局回應,將會納入團體決策,以孩子身心安全為前提維護受教權。
社會局說,本案是機構主動發現並通報社會局,家防中心第一時間聯繫婦幼隊,並依照中央規定流程,由社工調查事件脈絡,再陪同孩子前往警局製作筆錄,所有服務都以兒少利益優先,服務網絡之間並無延遲通報。(編輯:林恕暉)1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