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誰說不玩了?」宏達電靠AI眼鏡拔4根漲停,VIVE Eagle如何迎戰Meta、Google?
一款AI眼鏡,拉出連續四根漲停,帶著宏達電這位沉寂多年的股王,重新回到鎂光燈下。
就在幾個月前,宏達電的名字同樣登上各大新聞版面,但當時的市場氛圍,與如今截然不同。
「Google 砸 81.9 億買走宏達電 XR 團隊、智慧財產權!」消息一出,唱衰聲四起,因為被出售的研發團隊,負責的正是HTC近年重點開發的頭戴裝置產品線。市場一度認為,這代表HTC將認輸退出元宇宙賽局, 「是不是不玩了?」
沒想到就在8月,HTC驚喜端出新品AI眼鏡VIVE Eagle,給市場打了一劑意外的強心針。重量只有50克的半透明眼鏡,搭配「Hey VIVE」AI助理,能翻譯、查資料、聽音樂、拍照錄影,為了鎖定台灣市場,還為AI進行繁體中文強化。新品亮相一分鐘股價就急攻漲停,5天內連續拔出4根漲停,上市櫃個股單周漲幅第一,在各大論壇引發熱烈討論。
這副眼鏡算得上是HTC近年最大膽的一次跨界,歷時兩年半,從設計開發、通路合作,到市場策略都投注大量精力。《數位時代》獨家專訪HTC全球業務副總裁黃昭穎與全球產品負責人葉申(Shen Ye),深入了解這款產品的幕後故事。
設計:甩開「科技宅」標籤!AI眼鏡如何靠顏值圈粉?
無論是讓HTC「發家致富」的手機,還是2015年起押寶的頭戴裝置,20多年來HTC熟悉的科技產品領域,講求的是效能、規格和功能,相對之下,智慧眼鏡是一個更貼近「時尚精品」產業的領域。
「你可以想想自己買眼鏡時關心的第一件事,通常不是有什麼抗藍光護眼功能吧?而是戴起來好不好看、舒不舒服。」葉申在產品發展初期,就帶領團隊在各大眼鏡通路做市場調查,馬上就能深切感受到兩個領域的消費者偏好差異,加上門市裡試戴、驗光等專業流程,都為未來的銷售方式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因此,想跳進智慧眼鏡這片藍海市場,要跨越的難關可不少。
首先在外型設計上,為了讓這款產品跳脫極客(Geeky)的圈子,走進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團隊花了大量心力研究消費者偏好的款式,和多家眼鏡行合作,進行市場調查與實地測試,「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外型設計、顏色、材質上,目標是就算你不用這些科技功能,它也是一副戴起來很好看的眼鏡。」葉申說。
例如在最初期,HTC曾嘗試過把眼鏡做成霧面材質,畢竟在手機、筆電、耳機等科技產品線裡,最愛主打的就是不沾指紋、有質感的霧面觸感。但團隊後來才在通路的研究中發現,霧面眼鏡在亞洲市場幾乎賣不動,「因為根本不搭我們亞洲人的皮膚顏色!」
葉申表示,霧面的眼鏡視覺效果厚重,容易讓偏黃的膚色看起來暗沉、氣色不佳,因此團隊在後續設計時,更深度研究台灣消費者喜愛的配色與材質,最後選擇推出眼鏡市場最熱門的半透明膠框款式,包括黑、灰、棕三大日常色彩,以及一款鮮紅作為驚喜色,和暖調皮膚搭起來更亮眼。
在舒適度方面,則是另一個難題,為了讓消費者願意天天戴著它到處跑,眼鏡不僅要輕,重量分佈也必須平均,才能減少壓鼻或偏重的疲勞感。團隊為此製作了數十種原型機,包括不同的寬度、鏡腳角度和零件擺放順序都一一測試過,團隊成員也經常把眼鏡戴到各種真實環境使用,例如在震耳欲聾的演唱會音響前,試著透過麥克風對著語音助手下指令,或者到50度高溫的杜拜試看看機體的耐熱程度等。
密集且漫長的調整,讓VIVE Eagle在細節上與競品做出差異。例如HTC選擇採用磁吸充電器,而且是能邊充電邊用的設計, 「我們不想跟其他競品一樣,沒電時必須暫停使用、把產品放回充電盒,這根本不是一般眼鏡的使用情境。」 葉申說。
另一項值得一提的細節是,團隊刻意在鏡腳尾段留下空白,不放任何零件,努力在這樣的設計下保持重量平衡,這個細節是為了讓VIVE Eagle能像一般眼鏡一樣,交給任何眼鏡門市的驗光師隨意凹折、調整角度,「我們設計就是要符合眼鏡行現有的流程,降低消費者使用上的麻煩。」黃昭穎說。
通路:HTC門市、網購都買不到,為何他們要你走進眼鏡行?
之所以把通路流程也納入設計考量,是因為HTC即使有20多年的產品銷售經驗,這一次通路布局,仍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VIVE Eagle開賣後只有兩個地方買的到,一個是大型百貨公司裡的精品眼鏡門市2020EYEhaus,以及電信通路獨家的台灣大哥大。讓人意外的是,不只完全沒有網購通路,甚至HTC自家門市、官網也通通沒有銷售。
原因其實也很單純,因為眼鏡是需要試戴、驗光服務、的產品。葉申提到,過去觀察到許多品牌試圖用純線上的銷售方式推廣眼鏡產品,但實際結果並不理想,「有些品牌的退貨率高到甚至會賠錢。」因為眼鏡是高度個人化的產品,沒有試戴、沒有專人協助挑選顏色與調整舒適度,消費者往往戴上後才發現尺寸不合或顏色不適合自己,最後很容易就選擇退貨。
因此HTC很清楚,必須以實體通路為第一優先,而且要把眼鏡行也納入通路的一環。即使目前只有2020EYEhaus在眼鏡通路獨家銷售,能買眼鏡加上驗光配度數,但這款眼鏡的設計已經完全符合一般眼鏡行配鏡的規格和流程,代表消費者隨便走進一間街邊店,都能換鏡片、調鼻墊或鏡腳彎度。
至於台灣大哥大門市,雖然純賣眼鏡框,但也會有專業訓練讓店員能協助消費者挑選、提供使用教學,讓智慧眼鏡更容易進入消費者的日常選擇清單。
市場:練兵台灣,瞄準全球!HTC將布局迎戰Meta、Google
如此麻煩的任務,HTC為什麼還是選擇「把頭洗下去」?黃昭穎認為,智慧眼鏡當然是一場跨界挑戰,但從早期龐大、以高規格為主力的「PC VR」,到單純和主機連接的「頭戴顯示器」,每一次產品迭代,都逐步累積技術實力,也試圖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輕巧、隨身、長時間使用。
直到2年多前,生成式AI技術的崛起,讓這條路線瞬間變得更加清晰——人們需要一個貼近日常的載體,方便把AI助理隨時帶在身邊、協助完成任務。在這樣的需求下,天天掛在臉上陪你到處跑的眼鏡,確實就是最佳解答。
從市場的角度看,眼鏡也展現了比手機更廣闊的市場。黃昭穎指出,智慧型手機與智慧手錶已經改變了人們對隨身科技的接受度,眼鏡的滲透率和多樣性又更高,「每個人可能只有一支手機,卻會擁有多副眼鏡。」上班用的、運動用的款式,搭配服裝又可能是另一種風格。多場景用途,加上不分年齡層的眼鏡需求,意味著智慧眼鏡有機會開啟比手機更廣大的市場空間。
前景看好,VIVE Eagle勢必是一款HTC會銷往全球的產品,但令人意外的是,HTC選擇從台灣市場出發,而且開賣時只在單一市場上市。
對此黃昭穎指出,智慧眼鏡註定是一個需要高度本地化的產品,首先在軟體面,AI助手與穿戴裝置的深度結合,代表它需要「聽得懂日常自然語言指令」,牽涉到本地語言、口音與情境的精準理解。同時在硬體設計上,每個市場的頭型、臉型比例不同,從鼻托角度到鏡腳長短,甚至臉型對顏色的偏好,都需要重新設計與調整,也代表著要安排產線負責不同市場的產品。
也因為這樣,HTC選擇從最熟悉的台灣市場起步累積經驗。團隊針對繁體中文做了調校優化,從語音辨識到回覆語氣,都讓AI助手自然地融入日常互動。配戴上的設計,也針對亞洲人臉型輪廓反覆調整。至於海外市場,仍需要時間布局,預計先從使用習慣相似的亞洲市場開始延伸,再向歐美推進。HTC正密集尋找各地通路合作夥伴,為下一階段的海外銷售鋪路。
大膽跳進藍海市場,也準備好和大型玩家META、Google同場較勁,但談起銷售目標,黃昭穎顯得相對小心謹慎,「我們想先看市場怎麼反應。」因為對HTC來說,這款產品仍是一場賭注與試探。但他強調,這絕不會只是一款單一產品,未來計畫每隔數月就推出不同的造型款式,力求以眼鏡的多元特性,打進不同消費者的日常。
手機、元宇宙、智慧眼鏡,每個硬體科技的風口幾乎都能看見HTC的身影,這次也試圖用VIVE Eagle回應市場質疑:他們還在賽場上,也還敢押注未來。
延伸閱讀:宏達電殺進AI眼鏡市場!VIVE Eagle「繁中、純台灣製造」,售價1.5萬有哪些功能?
搶到AI眼鏡獨家首賣,台灣大為什麼要做「非典型」業務?3大盤算瞄準百萬級市場
責任編輯:李先泰
延伸閱讀
國旅涼了?台灣人「平均國旅1.39天」創10年新低,為何寧可買機票衝日本、越南⋯也不要墾丁?
Google推出Gemini 2.5 Flash Image!AI修圖不再「走鐘」,還支援多圖融合:5大亮點一次看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