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宜蘭員山深層地熱探測井深度達標 將在冬山鑽第二口井
為持續推進台灣地熱開發,中油2024年10月在宜蘭員山開鑽全台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中油今天(27日)指出,此井已完成鑽探目標,深度達4,000公尺,後續將花1個月初步分析是否具開發效益,且也還規劃今年10月要在宜蘭冬山再鑽1口探測井,盼能更全面掌握蘭陽平原的地熱潛能。
已請辭的經濟部長郭智輝在任內設定,台灣地熱發展目標2030年要達到1.2GW。經濟部能源署表示,今年地熱目標要建置20MW,以今年併網量12.6MW來看應可達標,而明年則設定要調查500MW的地熱量能。
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指出,已彙整全台上千筆鑽井溫度資料,台灣約有10大地熱潛能區,其中,以北、宜、花、東等地區潛力較大,約占全台8成,包括台北大屯山、宜蘭蘭陽溪中上游、花蓮瑞穗、台東的延平及知本金崙,尤以宜蘭的發展潛力最高,約有2成左右,且宜蘭的交通、饋線也有一定的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中油2024年10月在宜蘭員山著手開鑽全台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中油說明,雖然鑽探過程中,發現四稜砂岩地層硬度超乎預期,影響鑽探進度,不過,16日也已鑽探至目標深度4,000公尺,後續將開始分析是否具開發效益。中油探採事業部地熱處處長陳炳誠說:『(原音)員山1號井它本身是一個探勘井,它不是開發井,所以它只是搜集資料而已,我們是想要知道員山附近這個地方的地熱潛能,一開始會大概在1個月之內有初步的分析,我們也委由國際上的團隊來做(評估)這個員山地方的地熱潛能。』
中油表示,後續還將在今年10月在宜蘭冬山再鑽鑿1口探測井,深度同為4,000公尺,盼能更完整掌握蘭陽平原的地熱潛能;另外,宜蘭大同鄉的土場地熱電廠,已進入設備測試階段,預計9月正式併聯發電,裝置容量5.4MW。
中油強調,未來深層地熱潛能區的探勘與開發,將以宜蘭及花東地區優先,另一方面也會在大屯火山區做火山地熱探勘、開發,不過,此事需等國家公園法修法鬆綁規範。
能源署指出,為加速地熱開發,正與原民會討論簡化原民諮商的相關流程,以利在東部原民區域建置、鑽探;另一方面也擬擴大地方政府招商獎勵,由新台幣300萬元提高至1,000萬元,最高達5,000萬元,相關草案即將預告,盼於明年實施;而針對大屯火山區的地熱開發,因涉及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內開發,此事得要修法才能處理,有待跨部會、中央地方共同協商。(編輯 : 廖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