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朝元首同台將留歷史 習近平藉大閱兵展現「復興夢」
明天,中共舉辦「九三閱兵」,將首度出現中俄朝領導人同框畫面,不只大秀軍武裝備,習近平要展現他掌權後,進行現代化改革的共軍,因此,專家分析,閱兵不僅是軍事儀式,更有政治宣示,對內強化共產黨領導的合法性,對外搶奪國際戰略地位。
共軍儀隊正進行九三閱兵的最後集訓,他們將成為第一支通過北京天安門廣場的隊伍。共軍儀隊護旗兵崔航騰表示,步幅要求嚴格控制在75公分,即使1公分的差距,也會導致整個收尾方隊在視覺上產生明顯偏離。儀隊必須做到「橫看一條線,豎看一個人」的高標準。現場還動員了千人軍樂團進行演奏,共軍聯合軍樂團成員周磊指出,「站三個小時不倒,吹三個小時不錯」是最基本的要求。
中國大陸官媒大力宣傳這次閱兵活動,北京官方也罕見邀請外媒進入軍營觀看彩排。CNN北京分社社長Steven Jiang認為,這樣的閱兵活動目的在於激起民族主義和愛國情緒,特別是在當前中國經濟面臨嚴峻挑戰的情況下。同時,中國也向朋友與對手發出強烈訊號,展示人民解放軍的紀律與軍事實力,尤其在軍工體系腐敗傳言不斷的時刻。習近平藉此向國際展示其2012年掌權後重新改造的軍隊成果。
Steven Jiang進一步指出,習近平不僅投入數十億美元現代化軍備,還透過持續的反貪腐運動在軍中灌輸忠誠甚至畏懼。除了儀隊表演,閱兵中將展示新武器裝備也是重點,「鷹擊」系列反艦飛彈備受矚目,可在艦艇或戰機上發射,遠距離打擊水面大型戰艦。
國防院戰略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分析,閱兵想展現A2/AD拒止戰略的「鷹擊系列」各式反艦飛彈,包括鷹擊15、17、19、20,分別代表超音速及高超音速反艦飛彈。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飛彈不再放在彈箱裡,而是直接展示彈體,讓各國觀察家能從造型設計確認中國確實擁有這些能力。彩排期間還出現「水下間諜」超大型無人潛航器,以及被稱為「衛星獵手」的紅旗-29陸基飛彈,宣稱能攔截大氣層外的飛彈與低軌衛星。
文大國發與大陸所教授趙建民指出,這場閱兵更富政治意義,他分析,毛澤東時期靠反對帝國主義,鄧小平時期靠提高民眾經濟生活福祉,而習近平執政時期則強調偉大復興,回歸民族主義。因此,閱兵的主要意義是為共產黨繼續執政及習近平的歷史定位提供合理根據。趙建民進一步解釋,習近平將抗日戰爭定義為中國從危難國家到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點,並將中共的角色界定為「中流砥柱」。
蘇紫雲則認為,習近平主要目的是藉由戰略敘事剝奪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因為在二次世界大戰中,中華民國才是正規的同盟國,且是主導對日抗戰的主體,這是不容抹滅的歷史事實。這次閱兵不僅搶奪歷史話語權、對內鞏固政權,對外還邀請俄羅斯總統普欽、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作為座上賓。透過中俄朝巨頭同框的畫面,習近平展現其追求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國際戰略地位。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