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生病之後,難道就不能穿自己想穿的衣服了嗎?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更新於 01月09日07:50 • 發布於 01月06日00:10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文/張西

「我所想像的美被歲月與疾痛一語道破。」華文暢銷作家 張西,罹病後脫去對美的單一執念、忠於自我

編按:各大書店暢銷作家 張西,曾以為30歲的自己能事事優雅,命運卻令她感到節節敗退,短短一年間接連遭遇至親離世、母親遭詐騙背債、健康噩耗等種種失去。在新書《有時幸,有時傷》中,張西坦誠的溫柔書寫下失去後的生活,並重新詮釋生命中的幸與傷。

我聞到濃濃的麥克筆味,從兩側乳房中間一路延伸,到鎖骨下方約莫五公分的位置。至少有一個月不能穿我最喜歡的那件V領洋裝了。偏偏夏天來了。

醫生和護理師說著一些我聽不懂的術語,我只聽得懂,有對到嗎,有,這邊也有對到了,那我要畫了喔,好。他們的語氣溫軟但沒有起伏。

我盯著天花板,儘量連眼睛都不要眨,讓自己只有身體在場。這些記號到治療結束前都不能被洗掉喔,護理師的叮嚀將我拉回大約二十度的診間,我這才同時聽到診間裡有著音量適當的鋼琴輕音樂,手腳有些冰冷。

只是暫時不能穿喜歡的衣服而已,至少不需要化療、不會掉頭髮。這算是一種安慰嗎。母親都怎麼安慰自己的呢。

我坐起身,向護理師和醫生說了謝謝,眼神亦是溫軟但沒有起伏。在醫院裡,罹患了什麼疾病先於我是誰。

我穿上那件V領洋裝,站在鏡子前,仔細盯量那條線如何從皮膚長出來、超過領口。我想看它超過多少。我還是不死心。如果只是超過一點點,我會硬著頭皮穿上這件總是能帶給我自信的衣服,甚至在心中預演,如果引來側目,我有莫名的底氣,我已經生病了難道還不能穿自己想穿的嗎。但還是超過太多了,多得超過我一閃即逝的底氣。

床下有個抽屜,我把它和其他幾件平常愛穿的較低領口的衣服摺起來、放進去,將原本放在抽屜裡的衣物換出來。這些衣服我都記得,是那些,每次想著等有一天我變漂亮了,我要穿的衣服。但我除了買回來當天在鏡子面前試穿、感覺到自己無論如何都差強人意之後,從來沒有穿過,有些吊牌甚至還掛在上面。

我感覺到乳房中間那條線正在裂開,我找不到著力點,於是掉進去,對美的既定概念落在身體之外,在穿上任何衣服以前,我該如何重新穿起我的皮囊;陷落在病體裡的我該要如何感覺她才算是健康。

放射線治療的保養方式是冰敷和保濕,醫生說會有像曬傷的感覺、會脫皮。於是我隨身帶著乳液,每次治療完,都會在更衣室裡將兩個乳房均勻抹上。總共十六次療程,大概到第十、十一次的時候,我的皮膚開始出現反應,確實就像曬傷,不過我發現雙側腋下特別紅。護理師一看就知道怎麼回事,放射線會做到腋下這裡,乳液記得要擦到腋下唷,她說。

因為錯過了前面十多次的保養,在療程完全結束後,我的雙側腋下先通紅再發黑,時不時出現的灼熱劇痛,就像大火,它們有自己消長的節奏,明明是我的身體,疼痛卻更像主人。於是不只喜歡的衣服,原來的內衣也不能穿了,只能穿有彈性的運動背心,以減少衣物和皮膚的摩擦。

事實上,我選擇穿戴、走出門去面對人群的,讓我充滿自信的衣物、在工作中的成就感、他人對我的能力的褒揚,抑或是朋友們說適合我的口紅色號、我努力站在的社會位置,所有可見與不可見的早就和我的皮囊有所摩擦,我矛盾理想的生活樣態必須包含至少符合當代審美的外貌,又不甘心美作為武器和手段;因為不擁有,才會想再多問一句,難道如果沒有漂亮的軀殼,我擁有的其他就會相形失色嗎。

我討厭自己俗氣地以某一種審美的想像評斷自身,卻又做不到足夠信任我的內裡其實充滿價值。那件洋裝是我能夠走到的美的最前線,失去它我就像手無寸鐵的逃兵,狼狽撤退回這些讓我更黯然的矛盾中。

我持續例行地冰敷、塗抹乳液,像曾經感到沮喪的日子,日復一日煮著無聊的飯、做著無聊的家務,執行著那些必須要做的事情,撐起著低谷。而當卸下喜歡的衣物,我對直視自己的身體產生了更強烈的抗性,她不漂亮,我並不想知曉她現在是如何地更為殘破。

療程結束後的某一天,她開始脫皮。

我赤身站在浴廁的大鏡子前,雙手舉高,內心興起一股隱隱的期待,這場蛻皮之後,疾病會還我原來的身體。這是第一次,我認真地看著,生來白底的膚色讓療程後的胸部顏色變化更明顯,雙側乳暈上彎月型的手術痕跡對稱,長度、弧度幾乎一致,應是醫生的體貼;乳暈周圍一直到胸下圍的毛細孔都變成黑褐色,像小小的芝麻粒,撥不掉;雙邊腋下各有一條為了檢查淋巴留下的術後刀痕。直面鏡子一眼就能看到的,有四條手術線,數不清的黑點和數個黑紅混雜的破皮處。

我忽然想不起來,我期待要被還回來的身體,她原來是什麼樣子,在沒有這些傷口以前,我明明看了三十多年,怎麼還是忘記了。像是鳩佔鵲巢,我的乳房不是慾望或美的載體,而是疾病的—雖然,慾望和疾病可能都是美麗的,它們因為真實、難以避開,而我們為了活下去,不得不將其如此定義。不知道這是對自己的殘忍,還是對生命的溫柔。

我將乳液擠在左手背,熟練地將一半抹在左胸、一半抹在右胸,白色的液態在皮膚上被均勻推開。我再看一次。再看一次。原來這是我的輪廓,我的腰線,我的肚臍,我的小腹;我試圖挺胸,前後任意擺弄肩膀,原來這是我若隱若現的鎖骨。原來這是我的身體。對美的單一想像和執著是太重的石頭,我一直放在口袋,衣服就脫不下來;終於因病脫去,終於讓觀看她變得必須。這是我的身體了。而我正穿著。

十多年前、高中升大學的時候,母親因確診第三期乳癌,需要切除半邊乳房加做八次化療。

乳房重建手術那天是我陪她去的。我在手術房外等她,將她對美的期待裝回自己身上。麻醉消退、她意識清醒後護理師走出診間,先確認我是她女兒,接著告訴我,妳進來幫她換衣服。我點點頭,故作我是個嫻熟母親病況的女兒。

走近病床時,我看見母親虛弱地躺著。媽,妳現在要坐起來,我說,我要稍微拉妳一下喔,一邊去觸碰母親的肩膀。她虛弱地將手伸向我,示意要我扶著她。她坐起來時因為無力而駝著背,雙眼半瞇,短髮凌亂。

媽,我現在要幫妳換衣服喔,我又說。她點點頭,將雙手微微地張開,幅度小得無法擁抱任何人。我替她脫下醫病服,她整個人纖瘦又脆弱,胸前裹著白色紗布。穿上她原本的衣服後,我蹲下來幫她扣釦子,儘量讓自己的手不要碰到紗布、不要碰到她的身體。我並不是個嫻熟母親身體的女兒。

母親愛美的程度,是要確定能排到乳房重建手術,才願意開刀切除半邊乳房。當時我生氣地問她,為什麼,疾病不是應該優先嗎。她沒有生氣或大聲反駁,而是音量漸弱地說,因為、我、我就是不想要只有一個胸部啊。我瞬間啞聲,失去我本來就不存在的立場。但生氣又懊惱,一個女性每天穿著的是到底是什麼,在身體、在社會、在自我認同和期待面前、在所謂的美面前,母親要裝回去的到底是什麼。

某次母親化療結束、身體狀況較為穩定後,我們相約在鬧區晚餐。

那也是個熱夏,她穿著灰色的亮面背心、黑色窄裙,戴著一副大大的銀色金屬耳環,腳上踩著黑色高跟鞋,原本就高挑的身型,因化療消瘦顯得更加修長。她走向我和妹妹們的時候是黃昏,天色微亮。哇,我跟妹妹們一起驚呼,媽,妳也太時尚了吧,我們接連說出的只有讚美,把驚訝收在高聲的稱讚裡似乎是默契。

母親露出有點害羞的笑容說,我想說,很熱啊,不想再戴假髮,很悶,就上網去找找看要怎麼搭配,這樣好看吼。超像雜誌上的模特兒欸,我說。對對對,超像的,那種時尚超模,妹妹們也附和著。那晚直到分別我們都沒有談光著頭的母親,沒有談她如何跨過碎了一地的對自己的認知。十多年後,當和母親有了一樣的病症,經歷比她輕微的療程,我才知道那是母親最脆弱,但又最堅強的時候。她亦從最前線撤退,可她不是逃兵。

在母親知道我確診為乳癌二期時,她說的第一句話是,只要沒有比我嚴重我都不擔心,因為妳不會經歷我所經歷的,我可以走過來,妳也可以,因為妳是我的女兒。十多年了,她還活著、還能坐在我前面告訴我可以如何面對病況,看著她清淡的表情,我不自覺地感到安心,我意識到自己除了繼承她的基因,也繼承了她對生命百態的主動;別過世間對美的各式定義、文化洪流裡美的複雜來歷,她是我的美的產地。

起初我以為母親是因為放不掉對美的執念,所以不畏病況加劇也要等乳房重建手術、不畏外貌改變也要換上另一套試圖達到審美標準的衣服;我也以為我是因為放不掉,所以不能穿喜歡的衣服時會失落、所以不願意凝視療程後脫著皮的身體。但我和母親,原來其實是想要回到無病的時候,我們深怕那些帶著缺陷的從前是最好的日子,而我們已經錯過。幼時母親以奶水孕育我,後來以裝回的乳房告訴我,我們的胸部不會只是疾病的載體,沒有誰占了誰的巢穴,不同定義繁複地共存著,但由我們的視角聚焦。

於是當所以為所期待所想像的美被歲月與疾痛一語道破—美早已不是目的,而是一種經驗,從自我之外走回自我之內、從皮囊的裂縫中挖開,因為化被動為主動,而擁有再更多一種的、美的經驗;它不是個體融入群體,而是從群體中辨認出自己的過程:既然這是我的身體、我的發生,我選擇要這麼活。

本文摘自《有時幸,有時傷》,立即前往試讀►►►

有時幸,有時傷 - 張西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有時幸,有時傷》電子書 - 「讓我變得特別的是生活,讓我變得普通的亦是生活。這些噩耗是我的,這些愛也是我的。」最具感染力的 年度華文暢銷作家 張西睽違3年,從未曝光全新散文作品★寫給失去,...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松山機場等地傳跳電! 台電:新北捷運局挖損輸電線路釀電壓壓降

台視
02

長榮BR271掛「7700」緊急代碼!起飛「空中卸油」10秒Mayday對話流出

三立新聞網
03

10天2病患術後亡 高市網紅減重醫師遭勒令停業2個月

自由電子報
04

7月底熄燈!旅客到機場才知「航空公司倒了」:解鎖人生

三立新聞網
05

台灣人洗腎位居第1名 台大名醫揭真相:全世界沒有健康食品

壹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

可以啊!可是在醫院裡,誰知道,你是不是病人
01月10日02:51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童」心守護獨居阿公 華山急募到宅服務車續愛前行

台灣好新聞

羊咩咩與三鐵競賽成招牌 桃園市中興國小校長交接象徵地方教育持續深耕

觀傳媒

三峽新景點!長福橋改建工程 力拚明年完工

TVBS

8/23鬼門開!禁忌一次看 這幾件事千萬別做

EBC 東森新聞

一群人的善念延續 雲林志善環保行善協會成立 守護環境、關懷弱勢

觀傳媒

颱風「楊柳」將生成 氣象專家示警:恐走「這路徑」靠近台灣

民視新聞網

義消致力救災 獲頒獎勵金

中華日報

寶媽推嬰兒車搭捷運!「輾到路人的腳」遭瞪 怒開噴:又不嚴重

TVBS

玉井防疫總動員 玉井區公所啟動環境衛生消毒作業

中華日報

6億墊付轉賑災 適法性不足

中華日報

新颱風「楊柳」生成機會高!專家:父親節周末天氣曝光

民視新聞網

集氣!棕熊「小喬」疑腫瘤復發 北市動物園啟動安寧照護評估

CTWANT

跨黨派議員提案 明年度社區社團補助投入救災

中華日報

災後復工 經、財服務團進駐佳里

中華日報

三峽長福橋改建 明年7月竣工

中華日報

俗女養成記作者23日開講 市圖舉辦書香寶寶抓週趣

中華日報

女兒讀私小遇「嚴格」老師變得愛哭失眠,醫師媽果斷轉學:嚴格不是兇,尊重才是教育的起點!

媽媽寶寶

温貞菱、丁寧《倒數回擊》入圍亞洲影視內容大獎

青年日報

(有影片)/國道清潔工被撞好險!彰化醫院施微創手術重獲自由呼吸

觀傳媒

螢火蟲航太拿下NASA 新合約,執行 2029 年月球南極多探測器任務

科技新報

王義川嘲諷女性外貌挨批 民眾黨彰化黨部:停止嘲笑女性外貌

觀傳媒

東園少棒進軍美世界賽 蔣授旗

中華日報

協助風災重建 中醫師公會捐160萬

中華日報

彰化縣田尾鄉第二、三選區合併 明年地方選舉實施

觀傳媒

員林諾貝爾幼兒園舉辦第31屆畢典 劉美蘭園長感恩謝幕譜下完美休止符

觀傳媒

忠孝懷生公辦都更 上梁祈福

中華日報

看淡水煙火秀 搭大眾運輸超便捷

中華日報

書法學會拜會本報 宣傳南書盃

中華日報

高市學生世界青年會議放異彩

中華日報

漁村拚轉型 鱸魚創意料理驚艷

中華日報
影音

神秘女曝曾當金錢豹酒女「月收10萬」現靠回收度日

EBC 東森新聞影音

神秘女曝曾當金錢豹酒女「月收10萬」現靠回收度日

EBC 東森新聞

布袋戲創作徵件 總獎金65萬

中華日報

仁愛基金會攜手仁愛長庚醫院 父親節前夕關懷獨老送物資

台灣好新聞

OSAMU GOODS快閃店活動南美館二館登場

中華日報

阿里山封園重創觀光 業者叫苦

中華日報

「雄挺利」圓夢 特色船說 旗津媳婦烘焙海味麵包

中華日報

修復才兩年 三山國王廟漏水

中華日報

整修未全部完成 廟方盼集水槽與神房彩繪一併審議

中華日報

丹娜絲颱風重創臺南 議員林冠維要求市府爭取電桿地下化工程經費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