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可避免的災難?美國海岸巡防隊揭「泰坦號內爆原因」
專門潛入北大西洋參觀「鐵達尼號」(RMS Titanic)殘骸的觀光潛艇「泰坦號」(The Titan)在2023年6月發生內爆事故,導致潛艇內5人全數罹難。對此,美國海岸巡防隊(USCG)近日在1份措辭嚴厲的報告中指出,安全措施不足、蓄意逃避監管,以及「有毒的職場文化」,是導致該起事故的原因之一,並將這場災難描述為「本可避免的悲劇。」
綜合外媒報導,這艘潛水器在商業航行中前往探索「鐵達尼號」殘骸時於大西洋失蹤,導致船上5人全部遇難。隨後的搜救行動從潛在的救援任務轉變為打撈行動,連續多日成為全球頭條新聞。
USCG的調查人員於美東時間5日發布了最終報告。歷時2年的調查報告長達300多頁,內容嚴厲批評了運營「泰坦號」的公司「海洋之門」(OceanGate)及其已故執行長拉許(Stockton Rush)。
報告基於對包括前員工在內的20多人的聽證會,描繪了「海洋之門」的企業文化:員工因提出安全問題而面臨解僱威脅和霸凌。這導致了一種淡化、忽視甚至偽造關鍵安全訊息的文化,以提升公司聲譽並逃避監管審查。
報告指出:「『海洋之門』的有毒安全文化、公司結構和運營實踐存在嚴重缺陷,其書面安全協議與實際操作之間的明顯差距是這些失敗的核心。在事故發生前的幾年裡,『海洋之門』利用恐嚇手段、科學操作豁免權以及公司的良好聲譽來逃避監管審查。」
調查人員發現,「泰坦號」的設計、認證、維護和檢查流程均存在不足。USCG海事調查委員會主席諾伊鮑爾(Jason Neubauer)在聲明中表示:「這起悲劇及5人的喪生本來可以避免。」
員工還告訴調查人員,拉許經常繞過既定協議,並無視經驗豐富的員工和承包商的擔憂。報告稱:「累積效應形成了一種專制且有毒的文化,安全不僅被忽視,甚至被積極壓制。這種以報復和霸凌表達安全擔憂者為特徵的有毒環境,加上缺乏外部監管,為『泰坦號』的毀滅性結局埋下伏筆。」
報告指出,2023年日益加劇的財務壓力導致「海洋之門」決定在加拿大冬季將「泰坦號」存放在戶外,「在此期間,潛水器未受遮蓋或保護,暴露於降水和反覆凍融循環中」,這可能進一步惡化了船體結構的完整性。
調查人員更認定,拉許的「疏失」導致了其它4人的死亡。若拉許倖存,此案可能移交美國司法部,且拉許可能面臨刑事指控。
除海洋之門執行長之外,內爆事故還導致法國探險家納爾若萊(Paul-Henri Nargeolet)、英國冒險家哈丁(Hamish Harding)以及英籍巴基斯坦商人達烏德(Shahzada Dawood)及其19歲兒子蘇萊曼(Suleman)遇難。
「海洋之門」公司發言人5日表示,公司已逐步停止運營,並將資源集中於配合調查。他在聲明中補充道:「我們再次向2023年6月18日遇難者的家屬,以及所有受悲劇影響的人致以最深切的哀悼。」
報導補充,「海洋之門」自2021年起開始運送付費客戶和研究人員前往「鐵達尼號」殘骸散落處,並將這些航行描述為推動深海旅遊的雄心壯志的一部分。
去年,納爾若萊的家屬提起不當死亡訴訟,索賠超過5000萬美元,指控「註定毀滅的潛水器」已充滿了問題,但「海洋之門」未披露有關該船及其耐用性的關鍵事實。
對此,USCG的諾伊鮑爾認為,此次調查將有助於預防未來悲劇。他表示:「需要加強監管,並為在現有監管框架外探索新概念的運營商提供明確選擇。」
達烏德家族對此表示贊同。他們在聲明中表示:「沒有任何報告能改變令人心碎的結果,也無法彌補我們家族2位珍貴成員留下的巨大損失。我們認為,如此災難性的失敗必須伴隨著問責和監管改革。」
該家族補充說,希望這場悲劇能成為潛水器行業的轉折點,「如果沙赫扎達和蘇萊曼的遺產,能成為監管改革的催化劑,幫助防止此類損失再次發生,這將給我們帶來某種程度的安慰。」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