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關稅隱憂 紐時曝台美緊張2/降關稅傳川普「只要台積電」 郭智輝拋「再加4千億美元」
根據《鏡週刊》報導,川普真正願意在關稅上讓步的條件,是台積電要入股英特爾,或再砸4,000億美金,但分析師認為,這對台積電來說都是非常為難的要求,不只半導體,中油要不要向美國採購高達六百萬噸的天然氣也浮上談判桌,台灣還有哪些籌碼能換取降關稅?經濟部長郭智輝昨(4日)南下與產業界對談時,自己拋出「再投資美國4,000億美元」構想,引發熱議,但經濟部澄清,部長只是拿日韓舉例。
經濟部長郭智輝:「可能再加一些4,000億美金。4,000億美金你是希望,中華民國政府進去美國投資,還是從民間可以籌措 4,000 億美金下去美國投資。」
經濟部長郭智輝南下高雄產業對談,拋出投資美國 4,000 億美金,爭取降關稅,更反問產業願意讓什麼。經濟部長郭智輝:「繼續談一定是要有條件的,不可能沒有,不然要說什麼?那我要請教各位就是說,繼續談你認為你可以讓什麼?」
郭智輝投資美國4千億美元言論,引發外界關注,經濟部事後解釋,部長只是拿日韓舉例。《鏡週刊》報導,台灣想要降關稅,想要的從頭到尾都是台積電,並開出兩個條件,一個是台積電入股英特爾49%,或是再投資4,000億美元。
聚芯資本管理合夥人陳慧明:「這是不可能的。那我想川普在急可能是急,我希望你所有的先進製程在美國,但這是不可能的事,台積電其實在美國都已經承諾會做投資了,可能政府需要堅持原則,然後一般民眾可能需要去理解。」
美國《紐約時報》則分析,台積電和日韓投資差距大,台灣半導體終究面臨被徵收破壞性關稅的威脅,除了半導體,能源也被搬上談判桌。昨(4日)傳出中油將向美國阿拉斯加採購六百萬噸天然氣,成為台灣史上最大天然氣採購案,這是台灣向美方爭取降關稅條件之一。中油表示,相關採購及投資案正在推進中,目前無採購量、金額等交易資訊。經濟部則回應,由中油評估決策,最後定案由經濟部同意。
面對關稅壓力,政府談判底線能守多深,就等細節公布那一刻。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