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腰痛、尿尿灼熱當心是「結石」作怪!泌尿科醫師:多喝●●、做這些動作助結石排出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05月23日01:00 • 曾耀儀 整理

尿液中本來就含有鈣、草酸、尿酸等晶體成分,而水分不足會讓這些物質濃度升高,身體水分又經由汗水大量流失,尿液變濃,更容易讓這些成分結晶、形成結石。(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每年一到夏天,泌尿科門診裡總是有不少因為「水喝太少」而掛病號的病人,原來喝水量看似小事,卻可能帶來大麻煩。有些人是因為忙碌工作整天沒喝幾口水,也有人為了減少上廁所次數而刻意不喝水,結果導致泌尿系統問題接踵而來。

彰化秀傳醫院泌尿科温晨越醫師表示,在泌尿科,最常見的兩大問題是泌尿道感染和泌尿道結石,而這兩者的共同源頭,常常就是「水分攝取不足」。

夏季是高峰期!水喝太少、憋尿恐致泌尿道結石

温醫師指出,最近有一位三十出頭的女性上班族,長時間待在冷氣房裡,水喝得不多,還常憋尿。某天突然出現頻尿、尿急、排尿灼熱等不適,檢查發現是膀胱發炎,細菌甚至已經逆行感染到腎臟,演變成腎盂腎炎。還有一位五十多歲的男性,長期從事戶外勞動,卻很少喝水。有天半夜,他因為腰部劇痛,痛到滿地打滾,送到急診才發現是結石卡在輸尿管,這樣的情況嚴重時還可能導致腎臟功能受損。

温醫師進一步表示,泌尿道感染的發生,和體內細菌無法順利排出有關。這是因為當細菌進入膀胱時,若沒有足夠的尿液頻繁排出,細菌就容易滋生,破壞黏膜,進一步引發感染。尿液中本來就含有鈣、草酸、尿酸等晶體成分,而水分不足會讓這些物質濃度升高,身體水分又經由汗水大量流失,尿液變濃,更容易讓這些成分結晶、形成結石,這也是為什麼夏季是結石病人的高峰期。

泌尿道結石怎麼辦?跳繩、上下樓梯加速小結石排出

温晨越醫師說,對於較小的結石,通常會採取保守治療,鼓勵病人多喝水、多運動,像是跳繩或上下樓梯,加速結石的排出;同時搭配藥物放鬆輸尿管,幫助把膀胱裡的細菌或石頭沖刷出去。若這些方法無效,就會進一步安排體外震波碎石,將結石震碎成沙狀,再隨尿液排出體外。嚴重者,像是結石堵塞、引發感染,甚至影響腎功能的情況,則需透過內視鏡手術,從尿道進入膀胱、再進到輸尿管,將結石直接夾出。

想預防泌尿道結石,自我觀察尿液顏色

温醫師再次強調,「多喝水」是預防泌尿道疾病的最佳良藥,建議民眾每天至少攝取2000c.c.水分,尤其在氣溫高、活動多、出汗多的情況下,更應主動補水。觀察尿液顏色也是自我監測的小撇步,越清澈越好,顏色越深表示水喝不夠。保持良好水分攝取,不僅能預防泌尿道感染,還能大幅降低結石風險。別等到腰痛難耐、尿尿灼熱才想到喝水,日常小小的習慣,正是守護泌尿系統健康的第一步。

▲彰化秀傳醫院泌尿科温晨越醫師強調「多喝水」是預防泌尿道疾病的最佳良藥。(圖/彰化秀傳醫院提供。)

延伸閱讀
膀胱炎喝蔓越莓汁助改善?「這類型」喝了恐加重發炎!泌尿科醫師公開膀胱炎飲食6大重點
「間質性膀胱炎」解尿痛、持續有尿意…症狀一次看!會好嗎?怎麼改善?
手搖飲當水喝?20歲女「300多顆腎結石」,結石不痛就沒問題?醫師:恐癌變,超過●公分該治療

資料來源:彰化秀傳醫院

責任編輯:曾耀儀
核稿編輯:陳宛欣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守護心血管健康

保護心臟健康,降低死亡風險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吃個炒飯竟進ICU!專家點名5大「不能放隔夜」食物:這種細菌加熱也殺不死

鏡報
02

超愛吃「1食物」!表妹婿20幾歲罹大腸癌 譚敦慈:絕對不吃

鏡報
03

莊人祥59歲罹胃癌!醫揭早期無症狀 「4大地雷食物」曝光

三立新聞網
04

23歲女孤獨死1年「遺體如木乃伊」 向AI求救訊息令人鼻酸

中天電視台
05

愛吃「2美食」要注意!台中婦頭暈送醫驚罹大腸癌 醫:小心7徵兆

鏡報
06

「喪屍煙彈」暴增3倍!本世紀最危險毒品肆虐 醫:令人性情大變

中天電視台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