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出招要柯建銘釋兵權? 吳思瑤:黨團須擴大參與決策
〔記者陳政宇/台北報導〕大罷免落幕,總統賴清德每週三召集的高層會議,自8月起擴大納入立法院民進黨團7長,被解讀為要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釋出兵權」。對此,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今(26日)說明會議過程,坦承過去行政立法溝通不順,很多討論不夠充分、機制不夠頻繁,而黨團必須爭取擴大參與決策,這也彰顯賴總統更加重視國會聲音。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今證實,他於本月8日黨團大會,與柯建銘為普發現金一事爆發衝突。吳思瑤受訪表示,民進黨內部大鳴大放不是新鮮事,大家都來自草根基層,反映民意、討論國家政策的過程暢所欲言,表達自己意見,這是民進黨非常可貴的部分,代表民進黨不是一言堂,一定讓大家有發聲機會。
吳思瑤說,民進黨團最在乎的是,讓違憲成為合憲,透過行政院拿回預算編列主導權,送出特別條例修正案,大家對此達成共識,唯有如此才能讓普發現金成為可能,當天確實有很多大家坦率地交換意見;郭國文一向個性很直,大家都能體諒包容,民進黨應鼓勵多多討論議題。
對於要求柯建銘「知所進退」的外界輿論,吳思瑤認為,她僅能就自己的部分說明,當社會都看見內閣改組、黨部補強戰力,基於行政立法一體,府院黨及黨團密不可分的合作關係,黨團在新會期交接的時間點進行幹部調整,也能強化行政立法溝通;而過去溝通不夠到位,包括黨團意見整合要納入大家的智慧,這都是非常健康的事情。
至於,擴大高層會議被解讀要柯建銘「釋兵權」?吳思瑤回應,這是很跳躍的解讀,過去府院黨協調由總召和幹事長參與,現在擴大為7長,她非常樂見、也認為更有利於黨團意見傳達,這彰顯賴總統更加重視國會聲音,行政部門必須更加聆聽黨團建議。
吳思瑤不諱言,過去行政立法溝實陷入溝通不那麼順,有很多討論不那麼充分、或是討論機制沒那麼頻繁,增加討論都是好事,擴大參與也絕對有必要,她由衷期待擔擴大行政立法溝通協調機制,黨團51戰隊的每位成員都是戰將,代表地方民意導入政策決策最前端,黨團也不該只是在後端辯護、論述政策,更要在政策產出過程積極參與,她也在為黨團爭取參與決策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