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會員經營的天花板!8 家零售業者會員破千萬,還要衝量嗎?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13小時前 • 發布於 16小時前 • 尤韻蓉

「有沒有會員?」幾乎成了零售現場的標準台詞,根據未來流通所《2025 趨勢分享:台灣數位零售產業新風貌》報告,台灣有 8 家業者會員數破千萬,分別是統一、全家、全聯、momo、蝦皮、PChome、東森購物網及遠東集團的 HAPPY GO 點數平台。

不過,台灣人口約 2300 多萬,千萬會員已達到人口總數的一半,還需要繼續衝會員數嗎?這會是企業經營會員的天花板嗎?

3 成營收來自會員,經營重點就必須從「衝量」轉向質化

協助會員經營的數據行銷公司紅門互動執行長張元溢指出,當一家企業營收有 3 成以上來自會員,通常經營會員的重點就會從量轉向質,想辦法增加既有會員的消費力。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分析師林進南也表示,接下來再追求會員數量增加,意義不大,主因是,新會員的消費力不一定跟上數量成長。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15~64 歲青壯年人口僅約 1617 萬,再繼續衝刺會員數,很可能得到的是青壯年以外的會員,恐怕陷入「等量不等價」的狀況──會員基數變大,但營收不見得跟著成長。

對大型零售商而言,他們現在思考的是怎麼從既有會員帶動消費,商研院國際所所長戴凡真指出,開發新客人的成本約是舊客的 3 倍左右,從舊客中挖掘需求,比增加新客更可控。目前,這些業者經營會員的方向,大致可以分成 3 種:

1. 建立會員分級,刺激消費:

林進南表示,為了刺激會員消費力,做法之一是調整會員結構,做會員分級。針對不同層級提供誘因,讓原本消費力比較低的會員增加購物,比如 momo 在 2024 年推出會員訂閱制度 moPlus,鎖定高活躍、高回購會員;遠東集團的紅利點數平台 Happy GO 在 2024 年啟動會員分級制,強化差異化回饋。

2. 異業合作、整合集團資源,擴大點數生態系:

戴凡真表示,現在許多零售業者都會發點數,想要增加點數效益,零售商可以整合集團資源或是和異業合作擴大生態系,例如統一的 OPENPOINT 會員可以在旗下超商、藥妝、餐飲通路使用,或是全聯透過全支付,讓會員走出全聯。這麼做還有個好處,合作的通路若做行銷宣傳自己品牌,因為點數互通,也有機會為自己帶來更多曝光。

3. 利用數據變現,挖掘會員需求:

林進南表示,未來零售商的會員經營會趨向利用既有數據,挖掘更多會員需求,從服務大眾轉向滿足小眾利基市場。他以零售媒體聯播網(RMN,retail media network)舉例,這是近年台灣大型零售業者正在嘗試的變現方式,因為擁有大量會員,可以分享數據,讓品牌主在自家通路下廣告,比如超商會員數據顯示某群顧客熱衷露營,就能與戶外用品品牌合作,延伸新消費。

除了 RMN,近年有些零售通路開始經營團購,例如在全家、統一超商就常見店員邀請消費者加入 Line 群組,在裡面分享團購優惠,這也是透過私域經營變現的一種方式。

8 家零售業者會員破千萬!電商、實體通路,誰更有優勢?

以目前破千萬會員的 8 家零售業者來看,張元溢指出,電商與實體零售各有優勢與限制,momo 跟蝦皮等電商在會員經營上比較成熟,因為電商是原生數位化,可以利用數據分析,測試與修正策略;實體通路的會員經營,必須把線上線下系統打通,有其難度,但是已經追趕上來。

業者 會員數 會員經營做法 支付工具 統一 > 1,850 萬 1. 集團擁有多通路,OPENPOINT 點數可跨通路使用。
2. 推出會員訂閱制。
3. 會員消費占比 50~55%。 icash Pay 全家 > 1,850 萬 1. 透過全盈+PAY,將會員場景拓展到多通路。
2. 會員消費占比約 50%。 全盈+PAY 全聯 > 1,500 萬 1. 福利卡、PX Pay 會員各破千萬。
2. 全支付可使用據點超過 30 萬家。 PX Pay、全支付 momo 購物網 > 1,200 萬 1. 集團通路包含 momo、台灣大哥大、凱擘大寬頻。
2. 推出會員訂閱制。 蝦皮 > 1,000 萬 1. 會員分級、蝦幣點數應用成熟。
2. 點數可用於折抵直播購物消費。 PChome > 1,300 萬 1. 本土電商品牌,會員基數龐大。
2. 被統一併購,未來可望用集團資源發展。 Pi 拍錢包、PChomePay 支付連 東森購物網 > 1,052 萬 1. 多角化經營,東森幣串聯線上線下業務。 HAPPY GO 1,100 萬 1. 台灣第一個跨產業、跨品牌、跨通路的紅利點數平台。
2. 擁有超過 80 萬合作通路。 HAPPY GO Pay

資料來源|《2025 趨勢分享:台灣數位零售產業新風貌》,未來流通所;尤韻蓉整理

張元溢解釋,像統一超商、全聯等擁有實體通路的大型零售業者,優勢在於大量門市、高頻次消費,所以容易累積大量會員,雖然速度較電商慢,但會員基數更大,能覆蓋更多元的消費族群。比如上班族買咖啡、家庭主婦採買日用品、學生臨時補貨等都可能與品牌接觸,品牌的滲透率與影響消費習慣的可能性很大。

不過,全聯行銷協理劉鴻徵表示,便利超商的消費頻次雖然高,但因為客單價較低,會員經營可能需要更多變化。這也是為什麼業者紛紛推出行動支付,「零售的最後一哩路就是支付,」張元溢表示,透過支付,不僅能放大會員使用範圍,更重要的是業者可以掌握到更多數據,不只是自家,還可以了解會員在其他地方的消費,進一步推出更精準的行銷,讓會員黏著度更高。

核稿編輯:林庭安

延伸閱讀

免運不夠吸引人?從「蝦拼 Plus」退場,看台灣電商推訂閱制有多難
美國運通營收連 6 季創歷史新高!解析入會費要價 20 萬簽帳「黑卡」,如何滿足頂端客戶?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SEMICON Taiwan 2025 登場!台積電與輝達都關注「矽光子概念股」一次看

科技新報
02

泰山前董事會糟了!處分全家股權、投資街口、擴建包裝水廠3決議 全遭法院判無效

太報
03

YouTuber、網紅注意!財政部出手課稅了 規範重點一次看

CTWANT
04

存款3百多萬!全押0050還是買房?網秒選:先下手

EBC 東森新聞
05

緯創(3231)、廣達(2382)、聯電(2303)...避九月魔咒,15檔個股宜「居高思危」:AI族群回檔才是買點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