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輕急症中心」紓解急診壅塞 網友憂難治本
近年來各大醫院急診壅塞問題日益嚴重,不少民眾抱怨動輒得等數小時,醫護人員也長期承受高壓環境。為了緩解這樣的情況,政府宣布自11月1日起在六都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UCC)」,由部分無急診的地區醫院與大型診所承接輕症病患,提供週日及國定假日就醫服務。此舉盼透過分流機制,讓真正需要急救資源的重症患者能更快獲得治療,也讓輕症民眾在假日有新的就醫選擇。不過,這項政策是否真能有效分流?還是只是治標不治本的短期措施?
LINE TODAY 針對「為紓解醫院急診壅塞,政府推「假日輕急症中心(UCC)」,你的看法是?」發起投票,截至10月31日中午12時,已有超過1.7萬人參與。結果顯示,36.98% 網友選擇「醫護人手不足,無法解決病床關閉難題」、16.83%網友認為「輕症分流成功就能減少急診壓力」,另有 15.29% 網友覺得「效果有限,只解決部分問題而已」、11.69% 網友選擇「政府方向對,但要長期配套才有效」、11.59% 網友認為「真正的問題是待床病人太多」、6.33% 網友選擇「現階段只在六都,期望推廣到更多縣市」。
針對政府推動「假日輕急症中心(UCC)」政策,社會各界反應不一,部分網友質疑,政策恐流於治標不治本。有網友說,「變相廉價門急診,把一些沒有在職跟退休護理人員當廉價勞工使用,這只能短線操作,長遠還是要改善醫院人力現況,而且護理人員不調薪就不會讓離職的人員想回去醫院的環境。」醫療現場長期存在人力不足與低薪問題,若僅以短期方案支撐假日運作,恐難從根本改善困境。
有的網友關注的不僅是政策本身,而是整體醫療環境的惡化與專業尊嚴的流失,反映基層醫護對現況的無奈,就有網友分享,「台灣的醫療世界水準,但是對於醫護人員來說很不友善,高工作低薪資、付出回報不成正比,醫療事件頻傳,醫院、法院無法有效保護醫護人員。」另一名網友指出,「輕重急症差別是患者、患者家屬、醫護人員還是法律說的算?平白造成醫療糾紛的來源罷了,更何況現在醫護人員還不夠,成立一個部門就要安排人員入職,其他單位人員可能會被調走,人員不就更吃緊?」也有網友覺得,「低薪、勞累也就算了,最可怕的是得不到最基本的尊重,那才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草!」
也有人感嘆,「以前的技職教育系統建立得很完善,現在政府並不尊重專業,就連相關部門的長官都不見得是專業人員,一直有種外行領導內行的感覺,無法真正從問題根本解決,我們應該從善待專業人員做起,不然台灣醫療崩壞只是早晚的事。」同時,也有網友指出,「除了提高留護人員待遇之外,分流急診壓力是必要的,急診室真的常常一堆輕症在那邊排隊。」更有人補充說,「有病就去看醫生,不要拖到假日,所以也要向企業宣導或提供誘因,讓企業雇主資方,不要用出勤等同績效的概念壓死勞工,同時也增加醫療院所假日的負擔。」
LINE TODAY 「為紓解醫院急診壅塞,政府推「假日輕急症中心(UCC)」,你的看法是?」投票活動已結束。最終投票結果與更多網友意見也歡迎上投票頁面查看。想表達個人看法與觀點,想與不同人參與主題討論,歡迎上LINE TODAY焦點,每日一投讓你重要議題不缺席,暢通同溫異溫層。你的一票就是啟動對話的開始。